首页 理论教育 泼墨挥毫,谈诗论词-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泼墨挥毫,谈诗论词-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年陈独秀在著述之余,经常与欧阳竞无、苏鸿怡、高语罕等人聚在一起谈诗论词、交流书法。逢年过节、民俗庆典之际,陈独秀还给附近的村民写对联、条幅。陈独秀的书法,笔法婉转流畅、凝练有力,深受人们称赞。1940年,将近年关之际,多年好友朱蕴山带几只鸭子来看望陈独秀。再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此确是晚年陈独秀处境及心境的真实写照。陈独秀在江津时虽穷困潦倒,但笔耕不辍,挥毫泼墨,留下许多诗词书联与墨迹。

泼墨挥毫,谈诗论词-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晚年陈独秀在著述之余,经常与欧阳竞无、苏鸿怡、高语罕等人聚在一起谈诗论词、交流书法。逢年过节、民俗庆典之际,陈独秀还给附近的村民写对联、条幅。

陈独秀的书法,笔法婉转流畅、凝练有力,深受人们称赞。

陈独秀的书法深受民众欢迎。龙门乡螺丝桥的农民陈相国茶馆开业,请陈独秀为茶馆题字,陈独秀遂以黄山谷字体录陶渊明归去来辞》以表庆贺。该诗写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1939年11月11日,杨鹏升写信求字,陈独秀遂回信,并寄付了自己的一幅字,题为《鹏升夫人和平女士索书率幅一绝》,诗的内容为:“前年初识杨夫子,过访偕君昨日情。寂寞胭脂坪上月,不堪回忆武昌城。”

1940年3月的一天,江津县县长罗文宗,来到陈独秀住处问安求字。陈独秀铺纸挥就“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说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邀”一诗。

1940年,将近年关之际,多年好友朱蕴山带几只鸭子来看望陈独秀。陈独秀与朱蕴山是安徽同乡,曾经都是同盟会成员,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两人交往了近三十年。再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临别时,朱蕴山请陈独秀题诗作留念。陈独秀挥笔写下:“贯休入蜀唯瓶钵,山中多病生死微。岁晚家家足豚鸭,老馋独噬武荣碑。”朱蕴山问道:“贯休是五代时的名僧,前三句好懂,后一句怎样讲?”陈独秀回答说:“支那内学院的欧阳大师有本《武荣碑》,我写了这首诗送他,他便把《武荣碑》给我了。”

杨鲁承孙女杨树君在成都读书,回江津度假之际,也前来请陈独秀题字。陈独秀赠诗一首,前两句是:“相逢鬓发重重老,且喜疏任性未移。”杨树君念念有声,不解其意。陈独秀停笔道:“最近,我的朋友从苏联回来见到我,我写这首诗送他。意思是虽然我们都两鬓斑白了,但是高兴的是我们的性格和意志都没有变。现在我把这首诗转赠你,望你在两鬓斑白时,永葆青年时代的意志和性格。”说着,挥笔写完此诗。(www.xing528.com)

住在鹤山坪期间,有一次,在参加完村民婚礼后,陈独秀有感而发,吟诗《江津乡间闹洞房》:“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嬉笑赋关关。花如解语应嗤我,人到白头转厚颜。”陈独秀入乡随俗,体验着淳朴的民风、乡情

1940年的秋雨夜,因读到老朋友章士钊送给自己的诗,陈独秀吟《答孤桐》诗一首:“竟夜惊秋雨,山居忆故人。干戈今满地,何处着孤身。久病心初静,论交老更肫。与君共日月,起坐待朝暾。”

身在异乡,物是人非,晚年的陈独秀时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力不从心。半夜,他时常从梦中惊醒,在偌大的院子,一人望月,品味孤独。回忆起当年自己意气风发的时代,陈独秀心生感慨,于是铺纸挥毫,写下了《对月忆金陵旧游》一诗:“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何处渔歌惊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过去统领千军万马之人,如今孤身而立,没有跟随者,如同江上的孤舟,到处漂泊。此确是晚年陈独秀处境及心境的真实写照。

陈独秀在江津时虽穷困潦倒,但笔耕不辍,挥毫泼墨,留下许多诗词书联与墨迹。后人评价陈独秀的诗说道:“其诗风格既有诗经之纯朴、自然,也有乐府之古风、遗韵,更有魏晋之恢宏、恣肆;既有李白之奔放、豪迈,亦有杜甫之深沉、练达,更有韩柳之犀利、俊俏……他的诗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率性而作,挥洒自如,毫不掩饰,雅俗共赏,读来使人头脑清新,精神振奋,从不令人生厌。”[1]

陈独秀在狱中及蛰居江津期间的诗作,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其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当之无愧的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