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底,《国民日日报》停办,陈独秀遭到了当局的追捕。在此种急迫的情况下,1904年初,陈独秀为了躲避迫害由上海回到了故乡安庆。
再次回到故乡的陈独秀,起初并未脱离危险处境,但其一刻也闲不住,几乎每天都到桐城学堂会见老朋友。当时的桐城学堂,在安徽地区颇有名气,学校里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其中校长房秩五曾留学日本,接受过西方文化。其思想激进、向上,与陈独秀在教育背景及性情上有着较多相似之处。除房秩五外,桐城学堂教师吴守一亦与陈独秀有着深厚的交情。所以,初回故乡的陈独秀经常去桐城学堂与房秩五、吴守一等人见面聚谈。志同道合及学贯中西的朋友为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提供了人力支持。
事实上,在两次安庆藏书楼演讲中,陈独秀便萌发了办报的念头。在发表爱国演说、准备筹建安徽爱国会的过程中,陈独秀为了能够改变民众不知“国为何物”的思想,便倡议办一份能够“运广长舌,将众人脑筋中爱国机关拨动”的《爱国新报》。虽然办报事宜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但因时局紧迫所逼,陈独秀两次计划筹办《爱国新报》均未果。即便如此,陈独秀并未放弃办报的想法。这一念头不断地在陈独秀的脑海中酝酿,并成为陈独秀回到故乡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的原动力。
1904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办报的风潮,各地均有面向本地民众的通俗易懂的报纸。上海、杭州、绍兴、宁波、苏州、潮州等地都办有白话报,白话报的发行使得各地风气为之一变,民众的思想及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相比之下,当时的安徽则缺少一份向民众宣传思想的报纸。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决心办一份属于民众的报纸,通过报纸宣传各类理论、学说,启蒙、开化民众的思想。陈独秀说:
上海有中国白话报,杭州有杭州白话报,绍兴有绍兴白话报,宁波有宁波白话报,潮州有潮州白话报,苏州有苏州白话报,我都看见过。我就想起我们安徽省,地面着实很大,念书的人也不见多,还是没有这种俗话报。[4](www.xing528.com)
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中,陈独秀说:
第一要把各处的事情,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现在东三省的事,一天紧似一天,若有什么好歹的消息,就可以登在这报上。[5]
在诸种因素的共同促成下,《安徽俗话报》于1904年3月31日创刊,由房秩五担任教育版面的编辑,吴守一担任小说版面的编辑,其余稿子由陈独秀一人承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