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重在社会改革

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重在社会改革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在食不果腹的战乱流离之际“犹不忍象五兄弟之废学”,辛苦做活挣钱为儿子觅得良师授课,并告诫儿子:“吾家累世以教书为业,毋至若辈坠读书种子也。”象五以母病力辞。母亲去世后,衍中承母亲遗愿,以兄行代父之任。陈衍中仕途不得意,却在教育领域找到知识分子的出路,开设学馆,以执教为业,桃李天下,名声日盛,致有“皖中名士,半出其门”“四方来者日众”之称颂。

陈独秀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重在社会改革

义门陈氏可谓书香门第,“习儒业十二世矣,而功名俱未显”。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有一定的学识、才干和修养。他精明能干,迥异于常人,“上恢先绪,下启后昆”,学问极其深醇,古道热肠,周济他人也很慷慨,虽居住城郭而深恶奢华,“老成足羡,官长咸称”。陈妻劳氏“善于勤俭持家,母义足训,教子一端,尤足世风”,为人“淑德堪型,贤声外著”,却于陈独秀出生前九年去世。“咸丰之季,诸寇犯安庆,城中故族转徙他乡,象五父及长兄投笔从戎。象五及季弟随母避乱乡间。家徒四壁,无以为生。”[8]季弟就是日后陈独秀的嗣父陈衍庶(昔凡)。1853年初,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部从武汉顺长江东下,于二月中攻克九江,急下安徽,占领安庆。太平军拿下安庆后分水陆两路向南京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在首次攻克安庆后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南京,后改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国都。六月,太平军西征部队进军安庆,扩大了守备兵力以保卫天京。陈章旭率长子衍藩秉承报国之志弃笔从戎,从清军镇压太平军,而劳氏带着陈衍中和陈衍庶全家避乱乡间。家徒四壁,无以为生,陈家全仗陈章旭的夫人度日——“劳太恭人勤女红以度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在食不果腹的战乱流离之际“犹不忍象五兄弟之废学”,辛苦做活挣钱为儿子觅得良师授课,并告诫儿子:“吾家累世以教书为业,毋至若辈坠读书种子也。”这位勤俭持家的传统女性唯恐这个书香世家传至这一世失了色彩。从此,衍中自励发愤,岁试为“优廪贡生”,但嗣后则屡困场屋,没有圆了母亲期望儿子中举当官的梦。

经过大约八年的战乱,清军收复安庆,劳太恭人携子回到安庆。令母亲高兴的是象五终于考得秀才,劳太恭人喜颜道:“吾儿本窭人子,而亦得入仕林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陈氏族谱中记录象五的孝道:

劳太恭人积劳成病,象五亲尝汤药,依依膝下。宁国孙太守慕象五名,延为西席。象五以母病力辞。太恭人趋之行曰:家无长物,若恋我转无以供菽水,非云孝也。象五重尊母意,遂行。比至宁国,而太恭人已物故矣。象五闻讯奔丧,痛哭血下。先是太恭人以季子昔凡弱,不能成立为虑。象五承母志,训诲季弟无微不至。太夫人丧不数年,昔凡举乡矣,而象五之心始慰。[9]

母子情深,催人泪下。1870年11月23日,劳氏去世。这位老太太似乎至死也未见夫君回家,很是凄凉,但亦算未得大儿子衍藩死于战乱的噩耗。

母亲去世后,衍中承母亲遗愿,以兄行代父之任。二十三岁的衍中无微不至地教诲小自己三岁的小弟陈衍庶。陈衍中仕途不得意,却在教育领域找到知识分子的出路,开设学馆,以执教为业,桃李天下,名声日盛,致有“皖中名士,半出其门”“四方来者日众”之称颂。

【注释】

[1]吴晓:《陈独秀一家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吴晓:《陈独秀一家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www.xing528.com)

[3]陈松年:《回忆父亲陈独秀》,《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1辑。

[4]朱洪:《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5]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6]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7]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8]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9]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