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运关系,可上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今鱼台和定陶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即“通于商鲁之间”的菏水[1]。夫差顺着淮河支流北上,由泗入菏,再由菏入济,到达济水岸边的黄池(在今封丘南)大会诸侯。菏水大致相当于今万福河。济水,古为四渎之一,分为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南的部分实际上是从黄河分出的一条支津。菏济相通,可视为最早的黄运关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凿鸿沟。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概括地谈到鸿沟的情况是:“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鸿沟是人工为引用黄河水凿成的水道,它和它的支流还分别与济、汝、淮、泗相会合[2],在黄淮之间形成了一个以鸿沟为主干的水运交通网,上述的菏水运道也包括在其间。战国后期地理名著《禹贡》记载徐州地区[2]的运道是:“浮于淮、泗,达于河”。据《说文》、《水经注》,上文之“河”应作“菏”。就是说此运道系由淮入泗,由泗入菏,由菏入济,再由济而达于黄河。《禹贡》这段记载反映了鸿沟水系形成后的航运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黄运关系。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在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清河以东数郡”[3]。由于王莽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造成黄河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之久,一直到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命王景治河。王景与王吴,“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因势利导,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在今滨州市蒲城)海口千余里”[4],固定出一条新的河道。王景一方面整治黄河;另一方面又整治汴渠。于是“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5]。王莽时至东汉初年黄河泛溢时,作为鸿沟水系的重要水道汴渠曾遭到破坏,王景治理后汴渠又继续发挥作用。在《水经·谷水注》中载有阳嘉四年(135年)原刻在洛阳建春门石桥注上的一篇诏文,其中有“成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说明当时江淮一带的贡赋通过汴渠入黄河,然后由黄河溯洛河到洛阳。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战争频繁,需要利用水路运输军队、军粮,在黄河南北开凿了不少运河,使黄运关系有进一步的发展。
建安年间,曹操进攻袁氏,经营河北,开凿白沟、利漕、平虏、泉州诸渠,沟通黄河、海河、滦河三大水系。其中白沟直接与黄河相通,而且还利用了黄河故道。据《水经·淇水注》记载:“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黄河本身自宿胥口(在今滑县西南)北流,其后决口东行,北流故渎犹存,曹操开白沟,主要就是利用这条故渎加工而成的。
早在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在浚仪(今开封市)与睢阳(今商丘县)之间开睢阳渠,引黄河水入淮,沟通黄河和淮河的水运。曹操死后,曹魏政权还先后在黄河之南,淮河之北修了贾侯渠、讨虏渠、广漕渠、淮阳渠、百尺渠等,沟通了沙、颍、汝诸水。这些水道的开凿,更加便利了黄河和淮河水系的漕运。魏晋时,汴渠的地位很重要,从黄河入汴渠至大梁向南沿沙(蔡)水,可转入涡水通淮河,也可由沙入颍通淮河。三国时曹魏伐吴和秦晋淝水之战时前秦攻晋,大致都由此经过[6]。(www.xing528.com)
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率水军溯泗水到金乡(今金乡县),由于大旱,水道不通,命毛穆之开渠三百余里,南起菏水,北达巨野泽(在今梁山、郓城、巨野、嘉祥诸县境)。这条渠称桓公沟,亦称洪水[7],该渠沟通泗、汶、济,并从济水下游通黄河。东晋义熙十二年至十三年(416~417年),刘裕北伐,其主力部队,也是自淮、泗,经桓公沟、清河而后入黄河[8]。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巡视徐、淮一带,回京时“泛泗入河,泝流还洛”[9],大约还是经过桓公沟,这表明直到北魏后期这条运道还是与黄河间接相通的。
隋代,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使黄运关系有所发展。隋代大运河分为广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其中与黄河直接发生关系者为通济渠和广济渠。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谷、洛水入河,又从板渚(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河入汴,至今开封近郊与汴分流,折向东南,经今商丘南,又经今永城、宿州、灵璧、泗县,在盱眙之北注入淮河[10]。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11]。永济渠主要是引沁,即引沁水南达于河,再从沁水北岸开渠引沁入永济渠。永济渠主要是利用白沟及黄河故道,最后溯桑干水(相当于今北京市南面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郡治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隅)。通济渠和永济渠的开凿实为南北大运河与黄河发生关系之始。
唐宋时代,通济渠通称为汴渠,在漕运上仍继续发挥作用,但由于水源来自黄河,黄河多沙善淤的特性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汴河。唐代在安史之乱前曾规定“每年正月,发近县丁男,塞长茭,决沮淤”的制度[12],对汴渠进行疏浚。北宋时除靠按期挑浚和加高培厚河堤来维持汴河通航外,还在改用水源上采取过一些措施。元丰二年(1079年)曾引洛入汴,泥沙大为减少,史称“清汴”。元祐年间(1086~1094年)又一度引黄河水入汴,但不久即再引洛水通汴[13]。直到北宋末年,汴河的水源仍以洛水为主。北宋灭亡后,南北分裂,汴河长期得不到疏浚,遂淤塞湮废。永济渠,在宋代称为御河。熙宁八年(1075年),程昉等建议由王供埽(在今卫辉市东)引黄河通过沙河注入御河。沙河是御河的支流,原已淤塞,北宋时进行修浚,以通漕运,目的是避大河风涛之险,这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引黄济卫。次年,文彦博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引黄会给御河带来淤淀和决溢。是年12月宋朝政府派官员去视察,果然如彦博所言。北宋时,黄河多次在豫北决溢流入御河,尤其是元丰四年(1081年),河决小吴埽(在今濮阳西),对御河影响较大。如苏辙奏称:“昔大河在东,御河自怀(州治今沁阳)、卫(州治今卫辉市)经北京(在今大名东北),渐历边郡。……自河西流,御河湮灭,……今河自小吴北行,占压御河故地,虽使自北京以南折而东行,则御河湮灭已一二百里,何由复见”。王觌也奏称:“缘边漕运,独赖御河,今御河淤淀,转输艰梗”[13]。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在今滑县西南沙店集附近)以西决河东流,经豫鲁之间,由泗入淮。在此以前,黄河虽也曾由泗入淮,但为时较短;而此后南泛入淮却长达720余年。金代,黄河南徙,由于当时汴渠已失去作用,故黄运关系矛盾一时尚不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