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音乐活动主要体现在大唱革命歌曲方面。这种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先是在红军中开展起来的。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在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之后,部队在井冈山的步云山训练。当时,除了军事训练外,部队中还开展了政治思想教育,并把大唱革命歌曲列为对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歌咏活动便成了部队极为重要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战士们无论是在学习、操练,还是在行军、战前动员时,都要唱革命歌曲,领导同志还带头唱革命歌曲。
朱德同志搜集了部队的歌曲,把它装订成册,随身携带,并经常要部队传唱。据《伟大的道路》(史沫特莱著)一书记载:“这本歌本前面几首是反映从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人的倾诉,其他的则是旧调填新词。有一首是《国际歌》,另一首是《国际青年歌》……”唱革命歌曲不仅可以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气氛,而且能鼓舞斗志,激发战士的革命热情。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兴国潋江书院崇圣祠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时,不仅亲自领学员唱《国际歌》,还亲自教学员唱《工农革命歌》。1933年12月30日,中央机关举行盛大迎新晚会,周恩来同志亲自指挥大家演唱《国际歌》。在党的领导带领下,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歌咏活动普遍兴起,为苏区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红军每到一处,便要迅速开展政治宣传鼓动工作。文艺宣传便是当时一种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每次宣传前,红军都要先唱几支歌,然后再教群众唱,有时还边唱边讲解歌曲内容,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随着红军宣传鼓动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革命歌曲很快便在群众中流传开来。除唱革命歌曲外,还有说快板、革命歌舞、化妆宣传、小型戏剧和活报剧等文艺宣传形式。这些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非常受群众的欢迎。许多群众在听完和看完宣传之后,还热情地请红军宣传员教他们唱歌、跳舞和演戏。在红军宣传活动的影响下,一个生气勃勃的群众性的革命歌咏活动便在整个苏区蓬勃兴起。
当时主要唱的是《国际歌》和根据学堂乐歌《中国男儿》的曲调填词而成的《工农兵联合歌》。《工农兵联合歌》在传唱过程中多次进行了修改,最后定名为《工农兵联合起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传统革命歌曲之一。
这首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唱词为: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杀尽敌人。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我们奋斗,我们牺牲,杀向那国际帝国主义的大本营,最后胜利毕竟归于我们工农兵。
由于根据地刚刚创建,没有成立文艺机构或文艺团体,也没有专门从事文艺工作的干部和演员。但部队特别注意开展部队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成立了“军人活动室”,经常组织做游戏、开晚会、唱歌、识字等活动,以娱乐的方式来开展政治教育。在“军人活动室”组织的文娱晚会上,来自各地的红军战士,有的唱起了家乡小调,有的唱起了地方戏曲,自唱自乐。群众性的、业余的、自娱性的文艺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无论是在战斗之隙,行军路上,或是驻地宿营,处处歌声不断,开始有了“旧瓶装新酒”的新歌创作和即兴的文艺表演。《红米饭、南瓜汤》便是当时出现的一首著名歌曲。这首歌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荆竹山雷打石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首次提出“三项纪律”。次年1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部队分兵发动群众的经验教训时,又首次在遂川李家坪提出“六项注意”。后来,部队把它谱成歌曲来唱,称为《红军纪律歌》。这首歌在红军中广泛传唱,凡是刚参加红军的新战士,都首先学唱这首歌,并严格按照这首歌所规定的内容去做。
最初《红军纪律歌》的歌词如下:
红军纪律最严明,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公买卖,不相欺,保护小商人。行动听命令,不可胡乱行。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工农群众个个都欢迎。
红军纪律最严明,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禾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坏要赔银。大便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大家照此行。
该年4月初的一天,毛泽东同志在桂东沙田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战士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行军时背着它,宿营时挂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作为检查行动的标准,认真执行。
红军纪律歌
1927年11月,红军到达井冈山茨坪后,便建立了自发性的业余宣传队,在对群众的政治演讲中增加了文艺宣传的形式。在红军宣传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鼓舞下,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不仅在部队,而且在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开展起来。根据地最初出现的红色歌谣,大多数是反映劳动人民受压迫剥削,控诉地主阶级罪恶的,如《雇农苦》《倒苦水》《诉苦情》《新十杯酒》等等。这一类歌谣都真实地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军民对吃人的剥削制度的憎恨。根据地的人民就是唱着这种诉苦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很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革命斗争。
1928年1月,毛泽覃和何长工同志写了一首名为《过新年》的诗,配上遂川的民间歌舞灯曲调教给群众唱。诗中提到的萧家璧和罗普权,都是遂川县有名的恶霸地主。
过新年
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中,根据地的人民又唱起了反映这场斗争的新编歌曲,表达翻身做主后的喜悦。如《土地革命歌》《还我地来还我田》《劳苦工农庆翻身》等。还有歌颂党和革命领袖、歌颂工农红军的歌。如“三湾来了毛司令,带来将官带来兵。红旗飘飘进三湾,九陇山沟闹革命!”“北斗星,亮晶晶,毛委员,爱人民。一片爷娘心,恩情说不尽。”还有《只有跟着共产党》《两句歌》《拥护共产党》等等。
1928年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分别在军、团、营正式成立了宣传队,使红军的宣传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保证,从质量上得到提高,促进了红军政治任务的顺利完成。两军会师后,于5月4日在宁冈县砻市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红军战士自告奋勇上台唱山歌、唱小调。有一位叫佟罗的女同志还表演了京剧清唱,博得热烈欢迎。这次大会开得欢腾热烈、盛况空前,被誉为中国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为庆祝两军会师,宁冈龟边乡苏维埃的暴动队员还编唱了一首四句头的山歌《朱德来会毛泽东》,到处传唱。
朱德来会毛泽东
1928年6月下旬,红军在七溪岭下的龙源口,以3个团的兵力打垮了国民党三六九军杨如轩、杨池生的两个师,活捉二杨,取得了龙源口大捷后,群众很快编出了《七溪岭战斗歌》。在红四军于宁冈召开的祝捷大会上,军宣传队演出了小剧《二“羊”大败七溪岭》。在龙源口提灯晚会上,永新县组织的妇女慰劳队手执绢帕,载歌载舞,踏着赣西采茶“踩莲船”的舞姿,演出了《打垮江西两只羊》。
龙源口战斗结束的时候,红军俘虏了大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士兵,何长工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托,编了一首瓦解敌军士兵、提高他们觉悟的歌,配上泗洲调,向大批俘虏兵演唱,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歌名为《劝白军弟兄们》,共14段唱词:
国民党是反革命,保护土豪和劣绅,受尽苦工农士兵,哎呀受尽苦工农士兵,哎呀受尽苦工农士兵。
升官发财不要脸,三民主义做本钱,新军阀罪恶滔天。(重复第三句,下略)
我们工人和农民,莫跟军阀去当兵,大家要认清敌人……
劝告白军弟兄们,不要穷人打穷人,大家都是工农出身……
而今世界大造反,无产阶级要共产,俄罗斯有好榜样……
工人农民暴动起,豪绅地主不欢喜,打土豪划分田地……
共同消费共生产,不纳租税不还粮,这就是红军主张……
红旗就是共产军,青天白日是反革命,工农兵认清敌人……
三六九军穷光蛋,士兵半年没发饷,有大洋都归师长……
红军当兵真快乐,官兵发饷一样多,讲平等自由生活……
江西兵少难布防,到处都是共产党,王均贼失了主张……
共产党军来到了,三六九军快起跑,杨如轩带花潜逃……
土豪劣绅要反共,买合军阀杀工农,敌兵们莫受利用……(www.xing528.com)
希望你们快觉悟,拖枪过来当红军,这才是一生光荣……
1928年7月,朱德同志率领部分红军离开了井冈山去扩大根据地。出发前,在茨坪举行了8000多人的群众大会,会后表演了文明戏《打倒肖家璧、罗普权》和其他音乐、文艺节目。同年8月,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编了一首《告湘南各县工农兵群众歌》。
在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祝捷大会上,红军战士演出了套用京剧《空城计》形式填写新词的《空山记》,又名《毛泽东守空山》。该剧故事完整,情节引人,是苏区戏曲的第一个剧目,是当时很受欢迎的一出戏。其中的一段词写道: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你既占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还敢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该把山进,为何还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南瓜红米,红米南瓜犒赏你的投降兵。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来谈谈革命。
这段唱词调用京剧西皮二黄,速度较慢,悠哉游哉。京剧《空城计》本身便是一段妙趣横生的戏,以唱词通俗易懂、流畅易学而得以广泛传播,改编后的唱词平仄有序,颇具京剧韵味。从此,采用地方戏曲小调填写新词的清唱节目蜂拥而出,以《送郎当红军》为代表的歌舞小戏,唱遍全苏区,流传四方。
每当红军打了胜仗回来,根据地的妇女就唱《慰劳歌》和赞扬红军的歌曲。妇女们有时留在前沿阵地用唱歌的方式向白军进行宣传。这类歌曲有《告白军士兵歌》《白军士兵十二月痛苦歌》等。
当时,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唱歌活动,即为了动员妇女放脚和剪发。由理发师背着工具箱,到各个村庄去挨家挨户唱《放脚歌》和《剪发歌》,充分发挥歌谣活动移风易俗的作用。
《剪发歌》唱词如下:
革命高潮大家来剪发,我劝你青年妹,莫再迟疑了。剪了发,乐陶陶,天光出门好,省得梳妆免打扮,不用镜子照。
封建社会妇女受煎熬,缠双脚梳辫梢,家务压弯腰,想从前打辫梢,头发又起绞,越梳越结气死人,决心来剪掉。
打破封建男女讲平等,新社会真光明,事事喜人心。姐妹们要记清,剪发是革命,没有剪发的姐妹们,快做革命人。
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根据地还创造了用歌谣的形式来宣传政策的新方法,甚至直接用歌谣来公布党的方针政策,然后由群众用山歌小调来传唱。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到达赣南各县后,帮助各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穷人翻了身,便产生了歌颂革命领袖的《日头一出红彤彤》,宣传革命的《十二月革命歌》,歌唱红色政权的《鸡心岭上金灿灿》和为发动妇女参加革命而编的《十诉妇女困苦歌》等红色歌谣。《十诉妇女困苦歌》传唱之后,在定南油汶湖地区动员了80%的妇女参加革命,该地区至今仍有许多老年妇女能逐字逐句地唱出这首歌,可见这首歌是多么深入人心。
《十诉妇女困苦歌》歌词:
一诉妇女姐妹们,姐妹听来诉分明,常年在家做奴隶,有福冒(没有的意思)享受苦辛,枉费出世姐妹人。
二诉妇女实在难,屋中讲话爱(要)细声,行路唔敢抬头看,做到半夜还骂懒,投到外家也当闲。
三诉妇女好凄惨,天晴落雨都冒闲,天晴上山捡柴草,落雨推磨并补衫,做人媳妇心唔甘。
四诉妇女唔甘休,再苦再重也爱(要)受,家官一使就爱(要)去,好比阎王把谱勾,又怕丈夫两拳头。
五诉妇女冒点权,好比牛马来使唤,家中钱粮冒过手,年年有酒唔敢端,想起妇女心都酸。
六诉妇女冒自由,爷娘把你当猪牛,如果有人出高价,八字马上就带走,唔管狐狸和猪狗。
七诉妇女心唔平,丈夫嫖赌唔敢声,洗衣荡衫都挨打,兄弟叔伯冒让情,只有上吊一条绳。
八诉妇女苦难当,丈夫死了守空房,年纪多来还较得,年纪轻轻哭断肠,现在世道暗冒光。
九诉妇女把头抬,受苦不是命运该,大家起来闹革命,打倒地主反动派,雨过天晴日头来。
十诉妇女爱分想,共产真是救命王,各族姐妹要团结,参加革命出间房,自由平等笑洋洋。
在宣传中,红军宣传队除了演唱革命歌曲和用山歌小调配曲的红色歌谣外,还创造了化妆宣传和小型的歌舞剧。化妆宣传是一种演讲和表演相结合,以演讲为主的艺术形式,中间穿插一些唱歌、跳舞或随编随演的街头活报剧。活报剧的内容,多半是取材于当地的土豪劣绅压迫剥削农民群众的典型事例,通过化妆表演来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号召群众起来进行土地革命斗争。小歌舞剧则是在化妆宣传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红军在化妆宣传时,往往会插演一些根据真人真事自编的小话剧,如《打狐狸精》《打尹道一》《活捉肖家璧》等。为了增强表现力,一些话剧演出时还加上了音乐配合,演唱几首插曲,慢慢地便出现了有歌有舞有表演有戏剧情节的小歌舞剧。歌舞剧的音乐素材主要是山歌、小调和采茶戏音乐。当时比较著名的歌舞剧便是七溪岭大捷之后由红四军宣传队编演的《二羊大败七溪岭》。演出时乐器也很简单,主要是民乐二胡、笛子、月琴、唢呐等,有的也有口琴。
这个时期,红军部队中还没有专业的文艺队伍,更没有专门的音乐工作者。起初,士兵委员会的娱乐科,仅于纪念日或每月举行工农兵联欢会或红军纪念会,有演说、有新剧、有京剧、有双簧、有女同志跳舞、有魔术,这些多能引起士兵的快乐。随着部队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部队把一些文化娱乐骨干集中起来,调到宣传队里来,开始把宣传队的演出与业余的文娱活动结合起来。宣传队演剧时,不论指挥员或战斗员,都可以参加。特别是担任政治工作的同志们—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指导员、宣传员,都把演剧当作政治任务来积极参加。只要是一支独立行动的革命队伍,每逢打了胜仗,进一城,占一镇,总要召开群众大会、祝捷大会,演上几个剧目。据赵品三同志回忆:红军第五军第五纵队政治委员何长工同志,第二支队政治委员陈奇同志,大队队长、政委洪超,姜启华,盛农等同志都成了经常的业余演员。特别是何长工同志,每剧必参加,每个节目必出台。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根据地的音乐活动是从政治宣传中产生的,是围绕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进行的。红军的指战员就是文艺宣传员,他们对苏区音乐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这个时期的音乐活动,基本上属于群众自发性的业余活动。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也大都是群众的口头创作,用文字写成的很少。我们今天收集到的一些当时的音乐作品,也是群众口头传唱的记录。从这些还处于萌芽和兴起阶段的苏区音乐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获得翻身解放的根据地军民是如何自发地运用他们熟悉的民歌、民谣形式来歌颂土地革命斗争与红军的胜利,抒发他们翻身的喜悦的。
这个时期的音乐、歌谣创作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革命性。作品内容多是歌唱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和红军战斗的,虽然题材不够广泛,但它紧密配合了我党开辟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第二,真实性。作品真实地记录和描写了土地革命初期的斗争和现实生活。
第三,群众性。作品大都是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又配有群众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形式大都比较短小,通俗易懂,易记易唱,便于流传。
第四,典型性。作品通过具体的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来反映土地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现实,具有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典型环境下产生的典型艺术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