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现当代音乐史纲: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月刊合作

江西现当代音乐史纲: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月刊合作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系由政府资助的官办机构,成立于1933年,于1944年解散,抗战中内迁后方,曾驻遂川、吉安、泰和、赣州等地。1933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后,下设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戏剧组、音乐研究组、合唱队、钢琴班、提琴班、口琴班、《音乐教育》杂志、抗敌歌咏团。此外,《音乐教育》杂志持续刊登了音教会要闻、工作报告和相关规程。主编缪天瑞对《音乐教育》杂志的特点做了如下评述:《音乐教育》的

江西现当代音乐史纲: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月刊合作

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系由政府资助的官办机构,成立于1933年,于1944年解散,抗战中内迁后方,曾驻遂川、吉安、泰和、赣州等地。1933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后,下设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戏剧组、音乐研究组、合唱队、钢琴班、提琴班、口琴班、《音乐教育》杂志、抗敌歌咏团。

“音教会”采取委员制,程懋筠任主任委员、管弦乐队及合唱队指挥、话剧团团长。

1933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职员一览表

“音教会”学员多为青年学生、音乐爱好者和社会青年,举办过各种音乐“传习班”,开展过合唱、钢琴、提琴、口琴、南胡、胡琴、清音、新编歌曲等培训,举行过多次音乐会,开设中小学、幼稚园音乐教师补习班,编写审定音乐教材,督察民众音乐状况,指导社会音乐活动,修改旧唱本剧本(如将“蒋老五殉情记”改为有“抗日内容”),取缔“恶劣之音乐戏剧”,创作新歌曲、戏剧、话剧等艺术活动。

1934年10月,江西音教会组建了管弦乐队。该乐队是继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之后创建的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又一支管弦乐队,程懋筠担任指挥。乐队汇集了当时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如小提琴家盛雪、大提琴家张负敝等),演出了许多水准不低的欧洲名曲,如:莫扎特《魔笛》序曲、罗西尼《阿尔及利亚人在意大利》序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兰该《花歌》、瓦格纳《结婚进行曲》、布瓦尔迪厄《巴格达首长》序曲、奥芬巴赫船歌》、塞兹《提琴协奏曲》、苏菲轻骑兵序曲》、《诗人与农夫》序曲等。

由程懋筠担任指挥的合唱队,初约40人,宗旨是“联合同好,研究合唱,随时参加音乐会以推行音乐教育”。这个组织在抗战中更名为“抗敌歌咏团”,曾经唱过不少进步歌曲、抗日救亡歌曲和一些艺术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黄自作曲)、《抗日军歌》、《好铁要打钉》(程懋筠作曲)、《伏尔加船夫曲》、《幽静的岸滩》(荷恩作曲)、《满江红》、《长恨歌》、《海韵》等。

在“音教会”所组演的音乐会活动中,上演了各种形式的器乐、声乐节目,如钢琴、提琴等乐器的独奏、重奏,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声乐方面有独唱、重唱、齐唱、合唱、混声合唱等,涉及欧州音乐史上各个时期的大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等,曲目相当广泛。而这些活动,几乎都少不了程懋筠参与其中。从音乐艺术本身看,这在50年前的中国,也属颇为不易的事了。

“音教会”还设立了口琴队,曾邀请外地口琴队来省演出。

由程懋筠任团长,邵惟任副团长的“音教会”话剧团,宗旨是“研究及公演近代话剧,藉以提高民众欣赏程度,促进社会文化,期达到艺术教育之目的”。该团初有团员24名,每月公演两次,抗战中曾演出了一些进步的、抗日救亡的剧目,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曹禺日出》《雷雨》;又如《烙印》《电线杆子》《血洒晴空》等。

《音乐教育》月刊原为“音教会”定期向教育厅报告工作的文件汇编,后变成音乐月刊。1933年4月创刊,开始3期由萧而化和程先生合编,后由缪天瑞任主编,至1937年底,共出刊5卷57期。

《音乐教育》是我国近代音乐期刊中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册数最多、内容丰富、质量很高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刊物,在中国音乐期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音乐教育》所设栏目非常丰富,内容广泛,如创作、评论、记述、理论、译介、感想、随笔、通讯、乐闻、报告、乐曲解说、器乐技巧、声乐技术、中外音乐史学等,介绍的中外音乐家多达几十人。

为《音乐教育》月刊撰稿的人几乎都是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的精英人物:萧友梅、王光祈、青主、赵元任、缪天瑞、廖辅叔、肖而化、江定仙、刘雪厂、贺缘汀、老志诚、邓尔敬、陆华植、张贞献、李抱忱、柯政和、钱君甸、张定和、章枚、吕骥、王云阶、陈田鹤、陈歌辛、陈洪、邱望湘、林声翁、蔡继现、李元庆、欧漫郎、李焕之等,以及部分作家、译者和中小学教师乃至科学家。如钱学森当年还为此刊撰写过《美国通讯》(第4卷第4期)。钱学森在《美国通信》中曾经给杂志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其中提到《音乐教育》的封面装帧问题。《音乐教育》创刊时是由当时的江西省省长熊式辉的题字“音乐教育”作为封面(见第一卷第1~3期。)自1934年第二卷第一期,《音乐教育》杂志请到开明书店的音乐美术书籍编辑兼装帧设计者钱君匋为《音乐教育》做封面设计。钱君匋组织过“春蜂乐会”,在《新女性》上发表过一些抒情歌曲,曾经编写《唱歌》等音乐教材。同时,钱君匋在当时的装帧艺术界名气很大,素有“钱封面”之称。下图是其设计的1934年第5期和1935年第9期封面:

《音乐教育》杂志的定价较低,1933年4月,《音乐教育》定价为每期大洋两角,含外埠邮费。1934年起,音教会将杂志价格减低为每期一角,并征求订户,价格为全年12期共一元,含邮费在内。

从《音乐教育》的稿件质量及撰稿人的学术水平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杂志的稿源很好,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订阅数量不断增加。

杂志从创刊开始,每期都刊登适合音乐教学的作品,共计274首(部)。其中儿童歌曲27首、小学歌曲77首、中学歌曲68首、一般歌曲47首、合唱轮唱8首、器乐曲15首、中国器乐曲一首、儿童节奏乐队29首、学校乐剧两部。这些音乐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音乐教材缺乏的情况下,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参考。音乐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外国儿歌,也有一部分是中国作曲家为中小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如老志成、陈洪、陈田鹤、江定仙、唐学咏、赵元任、刘雪庵、邱望湘、贺绿汀等人为中小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两部学校乐剧,分别是程懋筠、坪内逍遥、周作人创作的《猴儿酒》,陈田鹤、钱光毅、廖辅叔创作的《皇帝的新衣》。

此外,《音乐教育》杂志持续刊登了音教会要闻、工作报告和相关规程。这些内容十分详尽地记录了音教会战前在南昌的工作情况,内容包括音教会的各种规章、音教会每月的会议记录、管弦乐队练习的曲目、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视察娱乐场所记录、音教会举办音乐会的节目单等。这种借助大众传媒记录官方文本的情况在中国期刊出版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主编缪天瑞对《音乐教育》杂志的特点做了如下评述:

《音乐教育》的特点是面向中小学音乐教师,采取“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方式加强与音乐教师的联系。一方面,《音乐教育》每期都刊登一批歌曲和乐曲,包括创作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合唱曲、翻译歌曲、儿童节奏乐队用曲、民间歌曲、中外器乐曲等,为中小学提供音乐教材;另一方面,为验证这些歌曲和乐曲是否适用于中小学,编者和读者之间经常相互交流,并针对音乐教师提出的疑问和视察中小学时发现的问题来组织、编写相关文章,以期帮助解决音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还刊登相关的评论、报道、理论、乐曲解说、声乐和器乐知识、音乐家和歌剧知识、音乐教育理论等,着重介绍西方音乐作品、教育理论和方法,如儿童节奏乐队等。除进行介绍外,还指导学校教师开展试验,使这些外来的音乐和教学方法“本土化”。(www.xing528.com)

《音乐教育》曾出版许多专辑,有《小学音乐教育专号》《中国音乐问题专号》《乐曲创作专号》《音乐教育情况专号》等。特别是1935年以后,该刊发表了不少抗日救亡作品,报道了各地救亡歌咏活动,音教会于1940年9月18日出版了《音教抗战曲集》,共收录了117首歌曲,包括冼星海、黄自、贺绿汀、舒模、江定仙、何安东、夏之秋、陈田鹤、陆华柏、胡然、周巍峙、章枚、吕骥、刘雪庵、赵元任、宋居田、程懋筠、唐学咏、沙梅、老志诚、塞克、劫夫、朱洪干、李惟宁、周淑安、洛宾、刘天浪等音乐家的作品,并且出版了《救亡歌曲特辑》《苏联音乐专号》等。《中国音乐词典》“音乐教育”条(P465)说它:“1935年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展开,开始刊登有关当时进步音乐思潮的论文,并加强学术性。”这个评价,大体得当,是可信的。(见缪天瑞:《纪念程懋筠先生》,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音乐教育》曾采纳吕骥同志的意见,每期都刊登我国各地的民间歌曲。例如:第5卷各期共刊载各地民歌30首,如《短歌六首》(绥远民歌,吕骥采录),《小白菜》(北平民歌,章枚采录),《十二步》(厦门民歌,李焕之采录),《要陪送》(河北乡间民歌,老志诚采录),《山歌三首》《“唱春牛”歌五首》(均为广东小北江连景山歌,梁得灵采录),《十朵鲜花》(北平民歌)、《打雷》(山东儿歌,均为刘贵英采录),《手扶栏杆》《打骆驼》《十送》(均为江西修水民歌),《桃竹树上开红花》(湖南平江民歌,均为晏即曙采录),《踏秧歌三首》(四川渠县民歌,廖正斌采录)。《音乐教育》所登载的歌曲,至今常有被采用者,例如:《摇船歌》《清流》《雷峰塔影》(均为贺绿汀作曲),《岁月悠悠》《唱不完的轮唱曲》《晚歌》《竹叶船》《不倒翁》《黎明》(均为江定仙作曲),《葵园景》(赵元任作曲),《月光光》(陆华柏作曲),《纺纱歌》(胡周淑安作曲),《燕子哥哥》(刘雪庵作曲),《晨歌》(陈田鹤作曲),《蝴蝶不飞来》(刘已明作曲),《合作》(程懋筠作曲);外国歌曲(译词):《漂泊者》《小夜曲》(均为舒伯特作曲),《莲花》(舒曼作曲,均默生译词)等。此外,还有一些儿童节奏乐队曲。

《音乐教育》所登载的论文被辑入《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中的有:《选择小学唱歌教材的标准》(李垂铭)、《小学模范音乐教科书的编辑经过》(柯政和)、《部颁小学课程标准内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钱光毅)、《怎样发达儿童听音的官能》(光毅)、《小学音乐教学的环境及方法》(刘忠谋)、《北京市的合唱团》(李抱枕)、《六年来的教学印象》(王抒情)、《中学音乐教学经验谈》(刘己明)、《一个乡村师范的音乐教学》(俞拔棠)、《我们的歌咏团》(刘锡蹯)等。

被辑入《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有:《音乐的势力》(萧友梅)、《通信》(王光祈)、《音乐会的功用》(曾学薰)、《什么是民族社会主义的音乐》(青主)、《音乐教育心理学》(邹敏、铁明)、《关于音乐的欣赏》(健人)、《音乐艺术往哪儿去》《音乐真是高于一切么—评青主〈乐话〉》(章枚)、《音乐中的思想和感情》(邦瑟Bomser著,欧阳采薇译)、《音响心理学概观》(高野浏著,曾葆译)、《诗与音乐之比较》(哈道著、马葆炼译)。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各种音乐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各种主要的音乐思潮与音乐界的热门话题在《音乐教育》杂志内都有所反映,《音乐教育》杂志为音乐学者讨论音乐热点问题提供了平台。

1.关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文章

唐学咏的《音乐的社会作用》、艺轻的《音乐救国》、萧友梅的《音乐的势力》、沈隐痕的《由音乐艺术谈到社会文化》、青主的《音乐当作服务的艺术》、蔡脱妲的《音乐的效用》和《谈谈音乐的功用》、章枚的《歌唱艺术的复兴》等文章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音乐启蒙到音乐救国都是对音乐启民的一种理解与认同。程懋筠于1934年在江西省立南昌女子中学校的讲演稿—《女性与音乐》,从音乐对于人的德行、对于人生的作用方面解释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也发表于《音乐教育》杂志。

2.关于国乐改进

《音乐教育》杂志内出现了一些关于国乐改进的文章,如:青主的《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问题》、陈洪的文章《国乐的定义》、萧友梅的《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吾国旧乐不振之原因》、柯政和的《新国乐的建设》等。1934年第8期《音乐教育》杂志特别出版了《中国音乐问题专号》。

3.关于黎派音乐

20世纪30年代,音乐界对于黎派音乐的批判体现了中国近代音乐的雅俗之争。音教会成立后开始禁止地方学校及娱乐场所演唱黎派音乐,审查学校音乐教材,视察娱乐场所的音乐活动,将黎派音乐置于被禁之列。在《音乐教育》杂志内曾发表多篇关于禁止黎派音乐的文章,如:罗亭(贺绿汀)的《关于黎锦晖》、程懋筠的《黎锦晖一流剧曲何以必须取缔》、光毅的《从部颁小学音乐教材说到黎锦晖》、章枚的《爵士音乐黎锦晖一流音乐与广东剧的检讨》等。

4.对音乐教育及音乐课程标准的关注

1934年,陈洪针对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撰写的《部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检讨》一文发表于《广州音乐》(1934年第11期,此文又见于《音乐教育》1936年第1期),在文中,陈洪认为课标的制定没有考虑到中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标准过高而授课时间过少,目标难以实现。针对教育部颁布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有人撰写文章。钱光毅的《部颁小学课程标准内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发表于《音乐教育》(1936年第6期),文章论述的问题包括:(1)我国的昆曲评剧是否有使儿童欣赏的价值?(2)我国各种普通乐器的选择及独奏合奏的欣赏;(3)应否在演奏的作业内增列“作曲练习”一项?

5.对音乐救亡思潮和民间歌曲的关注

在抗日救亡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杂志受到救亡音乐思潮的影响,先后刊登了章枚的《音乐艺术往哪儿去》、高中立的《论民歌》、裴回的《民歌记录法》、陈必宗的《大众的歌声弥漫了厦门》等文章。章枚在文章中呼吁用音乐宣传抗日,充满了音乐参与抗日救亡的激情,在文章中章枚号召:“学音乐的艺术家们,有眼睛的就看吧!有耳朵的就听吧!看看这是什么时代,听听前线是什么声音。朋友,如果你那支《秋怨》还未作好,就不必作下去了,我们需要一支《马赛曲》。”1936年12月,《音乐教育》杂志开始征集各地民间歌曲,并于1937年1月开始登载中国各地民歌。1936年11月,《音乐教育》刊登了《本刊征集各地民间歌曲办法》,规定应征的歌曲歌词和曲调都要忠实地记出。在第5卷中共刊登了各地民歌30首。

缪天瑞回忆说:“每期刊出后(指《音乐教育》),程先生(指程懋筠)都会很有兴味地拿来吟唱。他还要求乐队的演奏人员,如发现本地有好的民歌,要介绍给《音乐教育》连载。有一次,他听说当地工人‘打夯歌’唱得很好,就带我一起去听,学习工人们的演唱。”

除了关注音乐启民、国乐改进、音乐教育、救亡音乐及禁止黎派音乐外,《音乐教育》杂志内还刊登了一些关于音乐译著文章,如:青柳善吾的《音乐教育论》、门马直卫《音乐解剖学》、Dr.Goetschius的《曲调的转调及其他》、高野澍与曾葆的《音乐心理学概观》。

《音乐教育》杂志于1937年底发行了最后一期《音乐教育情况专号》后停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