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周时间,王晓岭把歌词创作好了,并马上交给了印青。
“到现在,我的作品已经将近2000件,50%以上是军事题材的歌曲、歌舞剧、舞蹈音乐和影视作品。这些也是我最在意、最用心的作品。”印青说,“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我创作军旅歌曲的宗旨,也是我灌输的一种精神和情怀。”
印青的许多歌曲都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上创作的,成了时代的符号。他创作的《当兵的历史》《出征歌》《边关军魂》《祖国在召唤》《战士与母亲》等一首首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旅歌曲,在军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他说:“听到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我特别兴奋,于是创作了《走向复兴》。”这首歌曲的音乐稳健大气,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定沉着、创造辉煌的决心。
歌曲的音乐既要切题,又要求新,是印青一贯的追求。“采用C自然大调,4/4拍,进行曲风格。”在为《强军战歌》谱曲时,他一反传统军歌从正拍起的惯例,采用了“抑扬格”,即从弱拍起的形式。印青说:“这就像‘回过拳头打人’,打出去更有力量。”通常,许多弱拍起的作品,第一个音总是处于低音区。如果这样处理,将不利于《强军战歌》开头的词意。于是,他选择在弱拍的高音启动,并延续中国五声音阶上行后接入下行的方式,使这个主题依词而生,在音调与节奏上都具有中国军队情绪高昂的时代气息。
在歌曲的节奏方面,他下了一番功夫:如进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作品,弱拍起都在低音区,通常叫不完全小节。但是,《强军战歌》在高音区出现了——“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印青说:“这比较少见。这就是旧中见新、平中见奇。”
第一乐段配合歌词的两个并行长乐句——“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这实际由四个“短句”构成。印青说,要在“我们”的部位,于小节的第二、三拍加以强调。由于这个“特写”的需要,第三个短句中就安排了重音移位于第二拍的节拍交错,四个“短句”之间的对比统一,形成了节拍节奏上的起承转合“四句头”。还有一个细节是,第四个“短句”含有较大跳动的音调,颇有西方大调式的余韵,这也为下一段音乐中的调式交替做了预示。(www.xing528.com)
作为第二乐段的副歌部分,“将士们!”开始派生自第一段音乐主题五声音阶下行,音调的两次展衍构成第一个大“长句”,坚定的意志得到一再强调。在第二“长句”中与前段位置类似的第三“短句”中,“不惧强敌敢较量”的歌词,客观上要求出现新的对比元素。印青当即引入了西方音乐大小调体系中的小调式,环绕小调式主音构成了“不惧强敌”的紧迫感,上行六度大跳又促成了“敢较量”的大无畏精神。结合第四“短句”对前乐段的“合尾”处理,以全歌充满活力的昂扬气质,再次形成了音调上起承转合的格局。
作曲完成后,他们特地到北京卫戍区一个连队去请战士试唱。印青比较担心的是,大家能否适应“弱拍起”的进行曲节奏,为此还预先设计了用行进步伐“左——右——左”的口令表示“歌起左脚,为正拍(强拍)起步”和“歌起右脚,为弱拍起步”的通俗讲解方式。结果,战士演唱时,很自然地就将歌曲顺利起拍,且跑步演唱、立定齐唱、原地踏步演唱全部达标!
推广《强军战歌》,专业演唱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军专业歌舞团的同志们采用了歌唱家独唱、领唱及合唱队齐唱的几种方式进行检验,也大获成功。
印青深有体会地说:“我想,这是音域控制的原因。我把这首歌控制在六度音域,要把这首歌完成,不但要有起伏跌宕、节奏变化,还要有律动,所以音域控制是很重要的。”
王晓岭评价:“印青的作曲特别符合我对这首歌曲调的想象,铿锵有力,很大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