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泥湾》热情赞颂英雄事迹,红色故事流传全中

《南泥湾》热情赞颂英雄事迹,红色故事流传全中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曲《南泥湾》完成了公开的首唱。《南泥湾》的首演是小合唱形式的表演唱,而最初作为独唱节目,是由王昆演唱的。后来,随着《挑花篮》在陕甘宁边区的巡回演出,这首歌迅速在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这首歌热情颂扬了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将士,使他们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接到《东方红》剧组的邀请时,郭兰英正在国外演出。

《南泥湾》热情赞颂英雄事迹,红色故事流传全中

1943年3月,延安文艺界劳军团和鲁艺秧歌队80多人赴南泥湾劳军。

当时,慰问演出在野地山坡上进行。旅长王震等领导在主席台上观看,演员在台下的战士们中间表演。当延安鲁艺秧歌队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时,只见于蓝、石风、蒋玉衡等八位漂亮的女同志挑着八对花篮,边走边演边唱。这个最接地气的节目受到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的欢迎,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演出结束后,王震高兴地上前,与表演该节目的演员一一握手,并与她们合影留念。歌曲《南泥湾》完成了公开的首唱。

《南泥湾》的首演是小合唱形式的表演唱,而最初作为独唱节目,是由王昆演唱的。后来,随着《挑花篮》在陕甘宁边区的巡回演出,这首歌迅速在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

这首歌热情颂扬了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将士,使他们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对此,王震始终铭刻在心,率领部队始终保持顽强、忠诚、团结、争先的作风,敢于牺牲,敢打硬仗,不断为人民建立新的功勋。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时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的王震主动请缨说:“我们就不到北平当卫戍部队了,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毛主席问他:“你准备到哪里去?”他说:“要么到新疆,要么到西藏,要么到云南更边远的地方建功立业。”毛主席笑着说:“既然你有这个想法,其实我也是很想你们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创业,但是那可是吃大亏了。”王震说:“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最后毛主席说:“你们就到新疆吧,那里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你可以把那里建成第二个更大的南泥湾。”陕甘宁青诸省解放后,1949年9月,王震率部直逼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最终实现解放大西北、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务。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领导剿匪、土改等工作,改造和团结起义部队;按照“南泥湾精神”指挥军队屯垦戍边、兴修水利、发展各项事业,迅速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创建的。1956年以后,王震同志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他领导农垦战线的广大职工、退役军人,在祖国边陲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创建了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使之成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一支主要力量。(www.xing528.com)

196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进入了筹备阶段。《南泥湾》这首歌之前都是由美声唱法演绎,但在《东方红》大联排的时候,周总理提出,要用民族唱法重新演唱《南泥湾》,并点名由郭兰英来演唱。

郭兰英,1930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遥,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她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她成功塑造了《白毛女》中的喜儿、《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众多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获“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20世纪50年代初期,歌剧界、声乐界曾发生过所谓“土洋之争”。很多人对郭兰英说:“你那土嗓子吃不开了。”郭兰英顶着压力,不愿意改唱美声。在一次文艺工作者招待会上,周总理听了她的诉苦后,出面解围:“兰英同志的唱法,已经在广大群众中很有影响了,我看还是让她按照自己的路子发展下去吧。”

接到《东方红》剧组的邀请时,郭兰英正在国外演出。等她匆忙回国,离公演只剩下10天的时间了。郭兰英回忆说,“走了一次台之后,第二次就是彩排,第三次就是正式演出了。”在短短的时间内,郭兰英对舞台上的动作手势,都做了特别的编排。比如,她托举着花篮,在表演中走的不是之前的秧歌步,而是戏曲的台步。因为她有深厚的戏曲和民歌功底,所以她用民族唱法演唱时得心应手,并很快进入角色。《南泥湾》在人民大会堂的成功演绎,再次把人们带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现如今,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