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泥湾英雄旋律:红色故事中的歌声

南泥湾英雄旋律:红色故事中的歌声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演好《南泥湾》,鲁艺秧歌队的负责人安波找到贺敬之,请他写一首歌颂三五九旅的歌词。《南泥湾》的歌词创作好了以后,时年25岁的作曲家马可承担了谱曲的任务。最后创作完成的《南泥湾》歌舞,从词到曲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南泥湾英雄旋律:红色故事中的歌声

自1942年起,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强烈吸引着许多知名人士。他们络绎不绝地前去参观访问,并写下了不少诗文。著名抗日爱国将军续范亭写的诗作《南泥杂咏》(20多首),著名诗人萧三的诗歌《我两次来到南泥湾》,诗人何其芳散文《记王震将军》等,都对南泥湾垦荒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

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渐入高潮,作为“生产模范”的三五九旅,更是声名远扬。这一年初春,延安军民精心筹办慰问品,并准备带上文艺节目,到南泥湾去慰劳三五九旅全体将士。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准备文艺节目时,就想到应该排练一个与三五九旅有关联的节目。编创人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女演员挑着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最后一段名叫“南泥湾”。

说起这个秧歌队,其实很不简单。鲁艺成立后,汇集了很多追求思想进步的艺术家,而且大多都是留洋的高才生。刚开始,鲁艺的教学风格与形势脱节,受到了老百姓的诟病。在边区“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鲁艺为了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开设了秧歌课。秧歌队演出的节目很接地气,当地群众编了一首赞扬的歌谣:“诸位同志听我话,种谷要种狼尾巴,种花要种绿籽花,看秧歌就看鲁艺家!”

为了演好《南泥湾》,鲁艺秧歌队的负责人安波找到贺敬之,请他写一首歌颂三五九旅的歌词。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枣庄,诗人、剧作家。1940年到延安,进鲁艺文学系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后,在鲁艺文工团创作组工作。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教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化部代部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42年5月30日,毛主席在鲁艺给师生们作了《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的讲话,对贺敬之的创作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贺敬之走上了向群众学习的道路,他以边区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民族化的诗歌、歌词和秧歌剧,深受边区军民的喜爱。

贺敬之为南泥湾创作歌词时才19岁,而且并未到过南泥湾。但是之前,他从延安几家媒体的报道中、从专场事迹报告中、从战友和同学讲述的亲历中,了解了三五九旅建功南泥湾的壮举,也被将士们创造的南泥湾奇迹所感染。他接受任务后,那些在采风途中抄录的歌谣争先恐后跳入脑海,于是他在窑洞里满怀激情,用信天游的形式写出了南泥湾的今昔对比,和对模范的致敬。(www.xing528.com)

《南泥湾》的歌词创作好了以后,时年25岁的作曲家马可承担了谱曲的任务。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他是河南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弃工从文,跟随冼星海在延安学习作曲。他广泛学习和研究了陕北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成了娴熟吸收和运用民间音调的能手,创作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为了创作,马可前往南泥湾采风。与上次路过看到的情景相比,这次他觉得变化非常大。在那里,他看到,用白桦树皮摆成的标语“把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耀眼夺目,战士们的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喜悦。马可还吃上了米饭和野猪肉。晚上,一排排窑洞像夜明珠一样。第二天一早,他就被劳动的号子惊醒了。起来一看,大家都在开荒、挖田、纺线,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里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他采用陕北民歌的调式谱曲。《南泥湾》全曲共用一个民间气息极其浓厚的音调,采用了对比性复乐段的结构形式,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抒情性长句,后半段的节奏出现了明显变化,以节奏跳跃的对比性乐句转折,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还采用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马可的女儿马星海说:“在这首曲子中,我父亲遵循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思想,借鉴了起承转合的顺序,用民歌换尾的手法,把创作的内容融化在个人感情里面,所以非常感人,朗朗上口。”

最后创作完成的《南泥湾》歌舞,从词到曲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