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前后,由于日军的封锁和灾荒,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兵包围和封锁等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了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陕甘宁边区这个中共中央所在地和经济落后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一度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用、没有菜吃、没有鞋袜穿、冬天没有被盖的严重地步。
关键时刻,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当然,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更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后来,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开展起来。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当年的歌谣这样描述:“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滩。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自1940年秋开始,朱德组织人员到延安周边实地考察后,发现南泥湾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近万亩土地可以开垦。
“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1941年3月,三五九旅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王震的指挥下,开始分批从绥德警备区开赴南泥湾,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垦荒屯田。刚开始,大家夜晚睡觉,就铺一层稻草,盖一床薄被,和衣而卧。最难熬的是,每逢阴雨天,到处泥泞潮湿,被子几乎能拧出水来,夏天还要忍受蚊虫疯狂的叮咬。
王震心里清楚,要扎下根来,首先要解决吃和住的问题。在当时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边开荒边抽出部分人突击打窑洞。粮食不够吃,干部亲自带头冒着风雪,破冰涉水到远离驻地的县城背运粮食;没有油盐酱醋,就想办法打柴集炭,拿到集市上与老百姓交换;为了改善伙食,战士们或者拾山货、挖野菜、找树皮、收野鸡蛋,或者扛枪打猎、下河摸鱼;没有农具,就用弹片打制成耕地的犁、锄头。闲暇之余,还编织草鞋。
那时,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无一例外参加劳动。为提高开荒效率,他们还开展劳动竞赛,每天公布成绩。王震身先士卒,率领部队你追我赶,其间涌现了很多开荒能手。三五九旅教导营排长刘顺清一天开荒4亩,补充团战士尹光普一天开荒4.2亩,等等。(www.xing528.com)
南泥湾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让很多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后,有2600多名将士在开荒中牺牲。1942年至1945年,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曾驻守在南泥湾九龙泉。如今,这里的烈士纪念碑记载了968位烈士的姓名。
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呈现出“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繁荣景象。据统计,1941年,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实现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万石,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为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万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万石。
大生产运动期间,三五九旅还先后办起了纺织厂、机械厂、纸厂、铁厂、肥皂厂、被服厂、军鞋厂、盐井、煤窑等工厂,并组织了有400多人、800多头骡马的运输队,开办了商店、客栈、军人合作社等服务机构,打下了“一个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
1943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在延安闭幕。当天,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作出杰出贡献的3个单位和22名干部受到了表彰奖励。毛泽东为八路军三五九旅题词:“发展经济前锋”,还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