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大刀进行曲》写成后,麦新在上海浦东大厦亲自指挥首次演唱,激起了听众强烈的共鸣。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抗日口号声震动了大厅。
1937年8月8日下午,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在上海南市文庙召开成立大会。开会前,麦新站在文庙前的石阶上,又亲自指挥自发而来的千余名群众演唱《大刀进行曲》,并唱了一遍又一遍。时值酷暑,天气炎热,人们汗流浃背,群情激昂的歌声划破天际,直冲云霄。看到现场越唱人越多、越唱越激动,麦新更是投入。指挥棒被挥断了,他就举起拳头指挥。从那以后,《大刀进行曲》成了每次重大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
麦新注意到,群众在演唱时,总是习惯性地把原作中的第一句歌词——原本节奏和旋律四平八稳的“大刀向”唱成切分音符并有延长音,这样的音乐语言和节奏更显铿锵有力,更有气势。而且在歌曲的高潮和结尾处,群众总要加上一声激昂的呼喊:“冲啊!”“杀!”。这种发自内心对作品中两处不经意的改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麦新说:“还是群众唱得对,用切分音符,更能表现出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麦新根据群众的意见,修改了几处旋律,并在传唱过程中把歌词“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而且拿掉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使歌曲更具有广泛性。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www.xing528.com)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定稿后的《大刀进行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是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从节奏看,歌曲开始的两小节为逆分节奏,有呼喊的性质,如同“战士们正呐喊着举起大刀”冲向敌人。第三、四小节为附点节奏,具有一往无前的推动力量。第五小节的“砍”字是一个长音,活生生就是挥刀“砍”的过程。第六小节休止符的运用,干净利落,如同鬼子的脑袋已被砍下坠地,展现我军抗日战士英勇的形象。
在旋律上,第二句的开始音采用第一句的结束音,第三句的开始音采用第二句的结束音,是承接的发展手法,具有绵绵不断、一往无前的力量。第四句纯四度上跳,情绪高涨,有强烈的号召力。后三句旋律起落不大,整体稍回落,为后面的高潮作铺垫。第八句至第十句是全曲的高潮,“看准那敌人”中的“人”字有一个长音,像是一双双愤怒的眼睛在盯着敌人,那就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急切的怒吼:“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两个休止符的运用和紧凑的节奏安排恰到好处、妙不可言。另外,歌曲做到了首尾呼应。最后一句,是主题乐句的变化再现,有气势磅礴、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意境。最后一个“杀”字,更是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充满着必胜的信念。
1937年9月,郭沫若会同上海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刘晓、潘汉年以及文艺界进步人士夏衍等人,筹建了战地服务队。他们于11月前往浙江西部的抗日大后方江山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江山,麦新热情地教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激发了江山人民参加抗战的热情,街头出现了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参加抗战的感人场面。
后来,这首歌发表在《大众歌声》第二集上,田汉又通过百代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大刀进行曲》开始在上海传唱,接着如疾风闪电迅速传遍了全国,成为振奋民族精神、争取民族解放的号角。
《大刀进行曲》一诞生,就受到全国亿万人民的热烈欢迎,上海的学生唱着这首歌走上街头募捐,要为前方的将士赶制大刀。全面抗战爆发后,喜峰口内的共产党人王平陆和他的战友们,坚决执行党中央、毛泽东关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的指示,又挥舞起二十九军将士用过的大刀,直指喜峰口日伪据点所辖的清河沿关卡,从而拉开了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序幕。1938年3月23日,日军进攻的炮声震荡台儿庄。台儿庄军民高唱《大刀进行曲》,奋起抵抗。
1938年夏季,喜峰口内5000名中华儿女揭竿而起,加入了抗日大暴动的洪流,掀开了抗日斗争的崭新篇章,创建了冀热边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扩大游击区,使日伪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从大刀队的英勇杀敌,到后来的《大刀进行曲》的诞生和传唱,喜峰口的大刀之役已经从具体的历史事件,转化为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
同时,这首歌也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大刀进行曲》诞生不久,世界反法西斯阵线42个国家曾在巴黎举行反法西斯大会,新音乐运动的斗士任光指挥旅欧华侨在会上演唱了《大刀进行曲》等救亡歌曲。那激越澎湃的旋律引起各国代表的强烈共鸣,他们都感动地说:“中国的现代歌声蕴藏着中国的无限希望,也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