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69岁的萧华经检查诊断为胃癌并伴有全身转移。病重期间,护理员经常播放《长征组歌》给他听,以缓解病痛。有一次,护理员问他:“《长征组歌》那么长,您最喜欢哪一句?”萧华脱口而出:“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诗,出自《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草地》的歌词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萧华在动笔时,问爱人王新兰:“你对长征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对方回答:“一是路长无尽头,二是饥饿让人慌。”于是,他细细琢磨,最后写下了“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诗句。
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雪山低头迎远客”中的“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草毯泥毡扎营盘”中的“毯”“毡”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突现了红军胸怀远大革命理想的钢铁意志。“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再次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理想境界,塑造革命军人的光辉形象。
他们哪能忘记,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悲壮的一段历程,那是以战友的遗体作为“路标”的行军。
红军是在没有路、缺少粮食和衣物,以及“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进入雪山的。很多战士都来自南方,雪域高原六月天还在下雪,加上高原反应、极度疲惫等因素,导致很多红军牺牲:有的冻僵了,一坐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有的滑倒后,像炮弹一样飞下冰崖没了踪影。
一天,有支红军队伍在雪山行军,忽然,许多战士围在一起,神情肃穆。警卫员告诉带队的指挥员,一个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已经冻僵。他身上落着雪,神态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指挥员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有人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指挥员愣住了,眼睛顿时湿润。很快,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如果说长征是一部恢宏史剧,过草地就是胜利前的英勇悲壮的一幕。(www.xing528.com)
1935年8月,红军决定北上向草地进军。四川草地海拔较高,天气变化快,随时都会遇到大雨、冰雹,遍地都是危险的沼泽。
红军一共过了三次草地。第二次比第一次的路程更远。第三次路程更长、时间更久,牺牲的人更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粮,连野菜、皮带都被吃光。
张思德“勇尝野草”的故事曾经广为流传。由于缺粮,部队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一次,有个战士忽然叫起来:“吃蘑菇!吃蘑菇!”张思德过去一瞧,发现水塘边长着一丛丛野草,顶部像萝卜叶子。那个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一把夺回,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马上吐出了一股股清水。他急忙对大家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其他同志。”
当年,800多名红军战士在即将走出草地到达若尔盖县班佑村时,由于极度饥饿、疲劳,再也无法跨过眼前20米左右宽的班佑河,长眠在了河边。而过了河就是有人烟的地方,就能够活下来。当时,已经越过班佑河的彭德怀还派了一个营去,打算将他们背过河,但是到了一看,发现这些战士已经牺牲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在长征前有8万多人,但经过南下战斗及雪山草地,最后只剩下了4万多人,可见雪山草地的严酷。
红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过雪山草地,靠的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他们始终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胜利,而这种精神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