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主持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的萧华因患肝炎卧床治疗。4月下旬,在周总理的命令和安排下,萧华由夫人王新兰陪同到杭州疗养。
这时,全国正准备庆祝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许多单位约请萧华撰写有关长征的作品。他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亲历者,早就有讴歌长征的冲动,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写出来。
萧华(1916~1985),原名萧以僔,出生于江西兴国县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家庭。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亲自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萧华参加学习。1933年9月,“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宁都正式成立,萧华任政委并作了誓师讲话。会上,大家齐声高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日在江西誓师出征去,高举着少共国际光辉的旗帜,坚决地勇敢地武装上前线,做一个英勇无敌的红色战斗员,最后的一滴血为着新中国。”从此,萧华和红色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萧华参加长征时才18岁,之后,先后担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部长、第二师政治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他们从瑞金出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西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萧华亲身经历了长征中的一场场生死考验。他把红军挑战生存极限的英雄壮举,视为中国共产党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早在1958年的夏天,萧华看到黄镇在长征中创作的《西行漫画》画集后,如获至宝。当时,他对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说,除了画册,还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他还对爱人说,如果有个完整的时间,一定要写一写长征。遗憾的是,繁忙的工作一直使他无法拿起笔来。这次的杭州疗养,萧华终于有了创作的机会,决心倾其全部才华,在艺术舞台上展示出一个全景式的长征。(www.xing528.com)
1964年9月开始,萧华投入到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他经常浮想联翩,吃不好饭,夜不能寐,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长征中那一幕幕战斗场面。
到底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长征呢?萧华擅长诗词歌赋,到杭州后,又集中精力大量阅读了唐诗宋词中的名家之作。中国古典诗词凝练、概括、含蓄及其极强的表现力,加之优美的格律和高度的形式美,对他启发很大。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并根据舞台表现通俗性的要求,确定了总体创作原则:有一定的格律,但又不囿于格律。最后,他确定采用一种新的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组成,一诗一韵。
为创作《长征组诗》,萧华熬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看到他加班太晚,王新兰这位9岁参加红军、11岁参加长征的女战士,此刻也无法劝说丈夫休息。夜深人静之时,她只能悄悄地站在丈夫身边陪着。长征途中从没流过一滴泪的萧华,如今将感情的闸门向逝去的历史打开了。他从长征历史中选取了12个典型场景,采用中国古典诗词风格,创作了《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12首诗。
后来,他在追述创作情形时说:“长征这段历史是十分感人的。我在写《长征组诗》的时候,泪水经常打湿手稿。有些段落,就是一边流泪一边写的。每每我写到最艰苦的地方,就会想起那些与我一起长征过的战友,他们有的已经牺牲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创作,萧华终于完成了气势磅礴、语句铿锵的《长征组诗》,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为总标题,还让秘书送到北京征求意见。周恩来总理第一时间仔细阅读,随即打来电话:“萧华同志啊,你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大好事,我谢谢你!”在电话的另一头,萧华拿着话筒,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