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我军很多遵守纪律的事迹被传为美谈。
早在井冈山时期,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得知有的红军战士因饥饿吃了农民地里的苞米。他立即通知部队集合,就地进行群众纪律教育,并亲自在一块竹牌上写道:“因为我军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苞米吃光了,违反了纪律,现在把两元钱(光洋)埋在地里,请收下。”
还有一个红军工兵连“在彝民区受辱”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为抢渡大渡河,必须通过彝族居住地。由于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彝民极其仇恨汉人,对汉族军队更是恨之入骨。为顺利通过彝族区,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和一个工兵连组成中央红军先遣队,率先向大凉山进军。
工兵连刚走进一个山谷,几个彝民拿着土枪、长矛、弓箭等,拦住了道路。指导员罗荣带着会说四川话的战士上前解释,刚讲了几句,只听那几个人喊了几声,突然许多彝民冲了上来。有的彝民挤到连长王耀南身边,通信员小刘上前阻拦。他们一下就把小刘按倒在地,连枪带衣服抢了个精光。连长见状,拔出手枪。这时,周围的战士们也哗啦一下拉开枪栓。猛然间,连长想起了军队的纪律。很快,指导员也被扒了衣服,但他还在大声喊:“总部命令,不准开枪!”连长马上收回枪,向周围的战士命令:“不准开枪!谁开枪谁就违反党的政策。”结果,全连指战员的衣服都被扒了个精光,所携带的架桥器材、武器和其他用具也被一搜而光。
一开始,工兵连指战员们是有情绪的,但是当听说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顺利结盟后,他们更加明白自己忍让的意义。
邱少云——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战士作为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范而载入我军史册,更被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挂像英模之一。1952年10月,志愿军战士邱少云所在连队于发起总攻前一天的夜里,隐蔽潜入391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他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而且他后边还有一条可以利用的小水沟。但是,他想,一滚动,如果被敌人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的胜利,邱少云咬紧牙关,顽强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www.xing528.com)
我军严明的纪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厚爱。
当年,在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中,曾经广为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露珠虽小,但是它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我军露宿街头的一件小事,改变了荣毅仁的初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此前,许多资本家都纷纷逃离此地。那一年,荣毅仁才33岁,却是上海有名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当时,他不了解中共的工商政策,也打算举家迁往香港。然而,5月28日早晨,荣毅仁像往常一样推开大门,突然看见门前的大街上,躺满了解放军。他们的军衣上满是尘土,绑腿上还沾着泥,甚至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看上去,他们很累很累,却睡得很熟很香。
原来,5月27日夜,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二十三军、二十七军连夜入驻上海城区。十万解放军严格遵守《入城守则》,没有发生一起入住民房的事件。荣毅仁看到这个情景十分感慨,当场说了一句话:“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他马上作出决定,把已在香港的妻子、儿女接回,全家留在上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