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度高等教育在校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但其高校的数量却几乎占到世界高校总数的一半,是美国和欧洲高校总数的四倍、中国高校数的七倍。目前,印度共有18000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学院(college),大学(university)只有370所。这370所大学中只有1/3(大约120所)拥有本体以外的附属学院,其他都是没有附属学院的单体大学。在印度,只有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国家议会和州法律有权批准大学的建立。同时,国家政府还可以授予私立或公立学院名誉大学(deemed university)的身份。在印度高校中,私立院校与公立院校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一般而言,一所高校如果是由政府建立和发展的,一般被称作公立院校;如果是由民间发起人建立和发展的,则被称为私立院校。但是,一些私立院校(包括大学和学院)也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制约。这些院校尽管从技术层面上可以说是私立的,但事实上它们是公立院校。[37]
6.3.1.1 发展历史
印度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形成与产生是在殖民时期。随着私立学院的纷纷建立,为巩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853年英国政府以立法形式颁布《伍德急件》,确立了从初级学校到大学的教育制度,建议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3个管区城市创办大学,并将原来的私立学院划归为这些大学的附属学院(Affliated College)。至此,印度近代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公立和私立教育相统一的系统。
1947年印度重获独立。这个新生的联邦制共和国从殖民统治者手里收回了教育主权。独立后的印度高等教育结构基本保持了独立前的结构特色,对高等教育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是除了一些重点院校仍保持着“选拔招生”政策外,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中采取“开放招生”的政策,即学生只要通过由邦一级的中等教育委员会或大学组织的中学毕业考试即可进入高等院校。印度高等教育采取“开放政策”,使私立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从数量上看,1951年,印度的私立学院有695所,1961年增加到1542所,1971年发展到3064所,1981年为4722所,1991年已达到6912所。也就是说,90年代的印度,其私立学院的数量已超过6000所。从数据分析,印度从独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40年间私立学院净增6217所,平均每年增加155所,私立学院增长如此之快,印度一些学者称之为“爆炸式扩充”。[38]
独立后,印度政府一方面赞助私立学院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开始雄心勃勃地试图承担高等教育的任务,把它们全部纳入国家管理之下。于是出现了独立初期以后开始的印度高等教育的国有化,为私立院校提供补助金,使之制度化,几乎对当时所有的私立高等院校进行了“国有化”。其国有化的突出表现就是私立高等教育大部分被纳入国家资助体系,成为受助私立高等院校。1947年印度独立时,政府几乎把所有的大学及学院进行了“国有化”,就是对它们进行直接资助,纳入政府拨款资助制度(GIA:Grant in aid system)。即政府提供私立学院的运行经费,主要是工资,偶尔也会提供其他项目资金,于是那些原来由私人创办和维持的学院成为受助私立学院(grant-in-aid college/aided private college),所接受的政府资助占学校运行经费的95%。随着公共资助而来的是大量的政府控制,即对自主性的侵蚀。在很长时间里这类受助私立学院成为当时私立高校的主体,其余的就是未接受政府资助的私立学院(Unaided Private College)。[39]正是由于赞助费筹资模式的推广和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补助金制度,私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的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赞助费筹资模式充分吸纳了社会资源,为高等教育争取了宝贵的资金,大力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国有化政策使受助私立学院接受国家补助,把私立高等教育纳入整个国家公共高等教育体系之内管理。受助私立学院教职员工的工资与公立学院同等对待。赞助费筹资模式在后来演变为一种营利渠道,使高等教育面临商业化的危机,真正制度性地实施这种做法则是在1962年。受助私立学院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快速增长,成为独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私立高等院校的主要类型和高等教育增长的主要力量。到了大约80年代末期,一些重大的转折使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变革时期。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在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影响下,印度政府在1990年实行结构调整改革。结构调整意味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将缩减,而代之以高等教育的私有化。其主要表现是公立高校通过提高学费及举办自筹经费专业等措施提高经费自给能力、受助私立学院的转制以及自筹经费私立高校的发展,私有资金在私立高等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明显增加。这股东风推动了私立高校的迅速发展,包括自筹经费学院、私立大学以及私立非正规高等学校在内的许多院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40]
6.3.1.2 印度高等学校类型
印度高等学校有以下几种类型:大学、准大学、国家重点高校、学院。其中,大学包括中央大学、邦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大学还可分为附属或单一制大学。准大学是在大学拨款委员会推荐下由中央政府认可的有着较高教学与研究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分公立和私立两类。国家重点高校主要包括7所印度理工学院和6所印度管理学院,都是公立的,它们在印度高等教育中占据显要地位,具有世界声誉。这几类高校都具有独立颁发学位文凭的权力。大部分学院是大学的附属学院,只有极少数不是附属的,而是独立的。前者的合格毕业生能够获得附属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而后者的毕业生无法获得学位证书。附属学院分为三类:公立学院、受助私立学院、自筹经费学院。
1947年独立时,印度有20个大学和496个学院,有237546个学生,其中私营部门和家庭在支持高等教育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1950—1951年间,印度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资助份额为49.4%。在80年代早期上升到约80%。私营部门管理的高校在80年代占到了高等教育的57%,到90年代又升到75%。[41]从全国的情况看,现有367所大学,其中100所为私立的。17000所学院中,4300所为公办的,5750所为受助私立学院,7540所为自筹经费学院。即私立大学占27.2%,三类学院的比例分别为:24.2%、32.5%、43.3%。这里所说的大学包括中央大学、邦立大学、准大学、私立大学等,其中中央大学和邦立大学都是公立的,而准大学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自筹经费私立性质的。可见,在全国范围内,私立性质的大学占到整个大学数量的27.2%,而自筹经费学院占到整个学院数量的43.3%。另外,据阿加瓦的统计,按照大学、准大学、学院、外国高教机构来分,它们中的私立高校比例分别是2.83%、62.37%、43.40%、100%。不考虑大学、准大学、学院、外国高教机构的类型划分,整个高校中私立高校的比例为43.43%,与前面的数据43.3%也基本一致(见表6-6)。[42]
表6-6 印度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规模及私立高校的比例(www.xing528.com)
注:∗表示4225所是公办学院的机构规模,5750所是受助私立高校机构规模。资料来源:Pawan Agarwal,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The Need for Change,ICRIER Working Paper 180,2006.Table 1:Typology and growth t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从学科看,最初主要沿袭殖民时期的文科独霸天下的学科结构布局。20世纪80年代后各类专业教育受到私立办学者的青睐,特别是工程技术教育、医学教育等,90年代后不仅这两类专业教育的地位不断巩固与壮大,新的专业教育也得到发展,比如管理教育、护理教育等等。从形式看,最初主要是正式的学位文凭教育,现在各种非正式高等教育也大力发展起来,使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
表6-7 印度私立高校学生规模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Pawan Agarwal.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The Need for Change ICRIER Working Paper 180.2006.Table 1:Typology and growth t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有关调查显示,在2005—2006财政年度,有接近30%的高校学生就读于私立高校。在另一项更为详细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高校的学生规模,以及其中私立高校学生规模的比例。其中在大学方面,私立大学学生规模为1000人,占整个大学学生规模的0.1%。在准大学方面,私立高校学生规模为4万人,占了66.67%的份额。在学院方面,私立高校学生规模为315万人,占据50.81%的份额。而在印度的外国高教机构全部是私立的(见表6-7)。[43]可见印度在私立高校读书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学院”当中,达到315万人,占全部私立高校学生的98.4%(315万/320万)。总之,私立高等教育已经构成印度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之一,为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