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深明大道,深契大道“不争”之妙。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里,老子接着说: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所谓道,天下人都知道叫作“大道”。天下人也都知道老君所说的道特别大,大到无所不包,宇宙虚空,都在大道之内。正因为道如此之大,用啥比喻、譬喻都难以尽述它。若要说“大”,再怎么描述都不像大道的那种“大”。故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大道无形无相,无色无臭,不能用名色形象譬喻来形容。若勉强要用某个形象来比喻,比如说“大道似水”“上善若水”,这样的比喻也只能描述大道的一部分特性、体性而已,难以尽述大道本身。若大道可以轻易被描述成像啥,那老早就可以也被称为小道了。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大道之大,也叫作“逝”“远”“反”。在前面《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老君有提及“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个“反”字,是天道好还,是反观内察,是深入万事万物而万物并不知道其存在。所以老君所说“久矣其细也夫”之“细”,其实也可以形容大道,但也只是大道的一个特性而非全貌。(参阅《老子略说29——宇宙之母》)
明道的人,可以窥见大道的全部特性。明心见性之后,本来面目清清楚楚。明道之人,会自觉合乎至道,表现在个人气质方面,会效法大道,保持着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故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第一宝,当然就是慈悲心、菩萨心肠自然而然体现在方方面面,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植物乃至对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慈悲对待。慈,其实是“无为”、不假造作人为。大道无为,万物在大道中自然成长,这正是大道的“慈”。
第二宝是俭,就是不挥霍、少消耗、省心省事。这还是“无为”!大道无为,至简至易,人若效法于大道,当然该谨记降低能量消耗,素简俭约。效法大道清静、自然、无为,不造作,不故意,这都叫作“俭”!
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教人做不敢冲锋陷阵的懦夫,也不是教人要“敢为天下后”。而是要效法大道,处柔处下处后,不争先恐后,不自见不自是,不先持有成见对待万事万物。但保持身心放空,契合至道,别无他求。(www.xing528.com)
有了慈悲,就少了敌意,有了慈悲、无为,就有了舍我得道的勇气,哪怕再苦再累,也有勇气面对、承担!故曰:“慈故能勇。”好比带兵打仗,若懂得爱兵如子,士兵们归服于你,才愿意舍命为你打。这也是“慈故能勇”。
大道之大,无所不包,万物莫不在大道之中。大道明明在我们之中,但我们却不知道大道“身”在何处。这是大道在以身示教:不张扬而俭约,不挥霍而俭朴。宇宙万事万物莫不在大道静悄悄无为俭约中生生灭灭,大道俭约而无所不化,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大道无形而广大悉备。这些都是“俭”的特性使然。故曰:“俭故能广。”这里的“俭”也通“简”。简单的,才是最好的。好比今天的微信支付,远比拿一堆现钞支付简单多了。越是简单的、简约的东西越容易推广。现在连乞丐都用二维码讨饭了,可见老君“俭故能广”之言不虚。
效法大道,不去争先,而是处下、处后,如大海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最后,反而能容纳千川百流。“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比一个单位里,懂得“不敢为天下先”的同事,在功名利禄面前往后退一步的人,往往更能获得领导的器重、同事的尊敬。说话做事总爱争先的,往往不能成大器,千古皆然。
大道本来要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可是在老子生活的那个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却“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各国诸侯带领了失道、无道的社会风气。人们舍弃本该有之慈悲而好勇斗狠,舍弃本该有之俭约而广大其欲望,舍弃了本该处柔处后的性情而奋勇争先攻城略地。老子无不感叹地说这个时代算是完蛋了。这就是“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慈悲,本来可以让人没有敌人,慈悲可以战胜杀戮的欲望。故曰:“夫慈,以战则胜。”哪怕是带兵打仗,懂得用慈悲心爱护自己的子弟兵,子弟兵才会同心同德跟你打胜仗。一个将帅,若能把一个“慈”字一直放在心上,“持而保之”,哪怕是在和平年代,敌人知道你爱民如子,也不敢轻易来犯。故曰“以守则固”。
好比打仗时处于防御阶段,若能把第一宝“慈”放心上,大家就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护好城池不被敌人攻陷。统帅若能懂得用慈悲心体恤百姓,慈爱子弟兵,当然可以战则胜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道运行,若人需要获得天道的救助,必先用慈悲把自己的心地放空、照亮了,天才救得了你。天助自助者,天道一直都在救度我们,护卫我们,可惜我们并没察觉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