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案例示范:实用教育指南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案例示范:实用教育指南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再加上教者交代简单,讲解抽象,价值运用未能到位。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案例示范:实用教育指南

【案例1】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书柜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错误之一: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错误之二:没有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2】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激,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思考:阅读案例,请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分析: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案例3】

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一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孙坚力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 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教师保存。这样一来,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请思考:“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分析:

优点:“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3.能够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www.xing528.com)

不足:

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

3.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

5.不适于大班的评价。

6.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

7.如果各科都建“成长记录袋”,学生也会觉得烦。

【案例4】

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这样引导:“一首诗,妈妈说它精彩极了,爸爸又说它糟糕透了,你们看法如何?请大家细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细读体会后,教者让学生谈体会。结果,有的说精彩,一个孩子能写诗不容易;有的说糟糕,因为是孩子写的第一首诗肯定不行。教师马上做出结论:“都有道理,反正都说明了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学生看教师说得有理,赞同地点了点头。

分析:教师知道了差异运用的必要,便抓住重点句子引导阅读体会,并借助讨论,让学生陈述观念以形成差异。遗憾的是教师就此止步,越俎代庖,以讲代导,失去了放大生成的机会,使得差异运用的价值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要使差异成为教学资源,不仅要关注差异本身,更要关注差异运用,关注差异运用的过程。没有差异,就谈不上运用,也就谈不上差异资源的生成;仅有差异而不加运用,或者轻描淡写地运用,那差异的资源价值就会大大丧失。

另外,教师也忽视了资源生成的主体。教者抓住学生对近义词理解的差异,加以引导,促进理解,应该肯定。但问题是教师讲,结论是教师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教者交代简单,讲解抽象,价值运用未能到位。可以在学生提出“是在不同的场合说的”这一见解时,及时引导:“有人说是为了避免重复,有人说考虑到了人物说话的场景。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联系各人说话的背景,谈谈你们的理解。”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细读课文,从人物说话的目的和场所分析,那课堂一定会出现“差异资源”生成的亮丽风景。学生必定能知道,从说话的目的看:第一句是安慰,声音要轻,所以用“说”;第二句是号召,声音要大些,所以用“叫道”;第三句是警示,声音要更大,所以用“大声喊”。从说话与听话者的距离看:姑娘在身边,只要说就能听见;小朋友们在周围,而且在傍晚时分的马路上,有些嘈杂,所以要大声叫才能听到;而小伙子在远处汽车的驾驶室里,只有大声喊才能听到。

教师须从“台前”退至“幕后”、由“独唱”转为“伴奏”,做一位帮助发现真理而不是拿出现成答案的人,使教学变得开放起来、流动起来。

【案例5】

自主质疑:观看了《草船借箭》的动画过程后,请提出不明白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1:诸葛亮为什么叫兵士把船一字儿排开并擂鼓呐喊?他就真的不怕曹操派兵出来吗?

学生2:为什么诸葛亮要兵士高声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学生3:为什么曹操只敢用火箭去攻击诸葛亮的船队,却不出兵追击?否则,诸葛亮的船队肯定就完了。

……

教师:“想不到你们的思维这么活跃,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希望你们每堂课都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只要学会动脑、学会思考,你就一定能成为现代社会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要解决这些问题不难,但是,老师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你们。请你们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请教同学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分析:学生提的问题,有的与理解文章内容有关,有的恰好与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关。教师首先要表扬善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对其夸奖:“科学家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善于发现,就会成功!”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概括,但对于学生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自己回答,可以以学生之口代替教师回答。教师不再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讲给学生,而是让感悟了的学生告诉未知的学生。这就让学生学会了群体学习的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