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全新的、多彩的导入方式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有裨益,为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导入设计可以说是教师的一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执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调试,基于教学目标的思考,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的整体构想,精心设计和安排。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教学的导入可以说是“艺术中的艺术”。这其中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融合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关注点,体现着教师的综合素养,更关系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教学的导入技能是构建高效语文教学的重要技能,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有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导入的设计,并为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意地培养、训练、发展、强化教学的导入技能。
1.教学导入技能的概念界定
“导入”顾名思义,即一“导”二“入”,又叫作“导课”“引入”“开讲”或“开场白”。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正式启动,是课堂教学伊始,为使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出引导的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技能”是一种通过学习重复和反省而习得的体能、心能和社会能力,个体对这种能力的提高也许是无止境的。“导入技能”则是意在通过学习、设计、训练等多种手段可以掌握和形成的一种高效教学技能。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李渔本意是用此来说明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其实,教学的导语亦该如此,务必要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能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导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
2.教学导入技能的理论启示
纵观国内外许多经典教学理论,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视和关照。这也有助于执教者提升对教学导入价值的再认识,为导入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导入设计和教学导入技能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指出:“先行组织者” 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旨在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这无疑与导入的联结新旧知识桥梁的作用相契合,有助于更好地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出发,合理引入学生的已有知识,使之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机联系起来,为新知识的习得做好充足的准备。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情境——陶冶教学策略”和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都强调指出,教师要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和音乐渲染等方式,为学生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期激起学生的情绪。这两种理论启发我们:在导入设计时,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宜情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改造、重组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的过程。借鉴皮亚杰的理论到导入教学,为达成我们的导入目的和初衷,可以采用与该理论相适应的“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
除此之外,主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罗杰斯倡导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为导入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启示我们在导入环节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手段。这些理论都涉及课堂导入的设计,无疑会对优质教学的实现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为优质导入的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3.教学导入技能的现实依据
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堂40分钟的课时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分为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在常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至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而在最后10分钟内,思维水平逐渐下降。
这一规律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在第一阶段,新课一开始,教师要加强信息强度,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导入的设计反复斟酌,力求科学合理,恰当安排,巧妙组织,灵活运用。这是因为,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从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成功与失败。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导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在整个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承载着特殊的功能。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导入的现实基础和意义,是符合学情的重要教学环节的。
4.教学导入技能的原则
(1)导入要有目的性、指向性和针对性
作为执教者,要始终清楚和明确导语的目的和功用在于把学生引入新课。因此,导语必须紧扣课题,针对教学的目的与内容。导入内容应突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并且指向性明显,不能使导语与后面所讲的内容彼此分离,互不相关。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点和课型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确保教学从一开始就驶向正确的轨道。
(2)导入要有趣味性、调动性和艺术性
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导语必须新颖有趣,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独具匠心地设计导语,同时把新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加以综合考虑,体现这一堂课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听到导语便能自觉地顺着思路往下听、往下想,接受新知识、训练新能力。(www.xing528.com)
教师在教授《田忌赛马》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一个比大小的扑克牌游戏。”教师出示红花、黑花两种扑克,红花牌分别为10、8、5,黑花牌分别为9、6、3。学生选红花扑克。结果,不管学生先出哪一张牌,教师总是输一局,胜两局,赢得胜利。教师讲解自己是受《田忌赛马》的启发,学生就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知识。
(3)导入要有概括性、简洁性和统领性
课堂导语应当抓住最本质的、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简驭繁。在设计课堂导语时,要充分考虑时间,使导语恰到好处,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自然衔接。这样做,既能起到导语的作用,又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导入环节不仅需要时间简短,而且语言的简洁性也是必要的。导入语言不能拖泥带水,要在有限的三五分钟内把导入恰当地完成。导语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概括作用,概括性也就是强调语言的高度凝练。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考虑内容的概括性,要充分考虑语言的简洁性。导语不能芜杂拖沓、纷繁赘余,应真正做到言简意赅、明细透彻,给学生以明快感和利落感,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做到统领整堂教学、提纲挈领、一语中的。
5.教学导入的作用
(1)集中学生焦点,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眼前的一切事物。”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设计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的首要任务,课堂导入存在的意义首先就在于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迅速地把关注点转移到课堂中,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样一来,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教师的授课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2)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求知状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众所周知,孔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就应努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迫切希望开始新课的学习。这样一来,语文教学活动就会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获取新知,使课堂学习变成探求知识的愉快的过程。
(3)连接新旧知识,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新知识的学习必然要以旧知识为支撑,在学习新知识前,必定要激活易于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条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课前需要复习,温故而知新一定要追溯到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用于激活与此次课堂学习有关的原有知识。导入既是先前教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本堂课教学的开始。它承担着“承上启下”“以旧带新”的作用,充当着联系课与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导入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激活旧知识,为“同化”新知识提供方便,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动力。
(4)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快速抓住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预设的方向。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否则课堂将失去方向,教学则无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都有自己的理解,课堂教学也为所有的执教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但是,教学活动并不等同于生活世界的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并通过教师的教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为更好地有方向、有指向、有目标地学习提供条件和可能。
教学导入承载着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作用,强化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引起学生的足够注意,并且给学生学习以定向,产生对学习的期待,这是其保持注意,维持学习动机,自觉主动地控制和调节学习活动的重要保证。
(5)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快速寻求情感共鸣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秀的导入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教师用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教学情境,便于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体验到心灵的启迪、审美的愉悦、情感的享受。
为学生预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情境,便于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想象,这就为教学任务的展开提供了可能。成功的导入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能增加学生欢乐之感的情绪体验——情感增盛。这种情感能鼓舞学生深化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有效能的情感。而且心境处于愉快喜悦的学生,会排除师生间传统的紧张关系,化解学生对教学的抗阻情绪,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尊重感、敬佩感,随之从心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