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真实案例导入做有根的教育

教学过程:真实案例导入做有根的教育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过程:一、汇报预习,导入课题1.课前,就本单元布置的“综合性学习”中所涉及的环保内容,学生已经上网或从书中找到许多资料。由树木的环保功能引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真实案例导入做有根的教育

效果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终极目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与评析[1]

教学目标:

1.自读自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方法。

[点评:新课标要求对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此例中可以看到,设计者在目标中运用“自读自认”“自悟”“自主”等字眼,充分表现了他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汇报预习,导入课题

1.课前,就本单元布置的“综合性学习”中所涉及的环保内容,学生已经上网或从书中找到许多资料。组织学生说一说有关树木作用方面的资料。汇报时,让学生注意倾听。

2.在学生说出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土、让人放松心情、阻挡风沙等有效作用后,引导学生走入一个小村庄,看看这个小村庄因为树木有了怎样的变化,并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点评:“汇报预习,导入课题”环节的设计,既注重调动学生围绕主题查找资料的积极性,又不忘设计学生“说”即表达和倾听的训练,这符合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课前预习与综合性学习合二为一,既立足于本课学习,又使整个单元具有连贯性,从而便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由树木的环保功能引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水到渠成。]

二、课前积累,自主认读

1.自读课文。组织学生说说看过课题后,自己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请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www.xing528.com)

2.同桌互检互学。

3.汇报交流。

4.观察书写。

[点评:“自读课文”的设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桌互检互学”和“汇报交流”是在“自读课文”基础上的提高,也是教学重点“合作探究”的落实。“观察书写”环节的设计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用不同色彩的字进行标注,提示学生注意,这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而非教师生硬地讲解,又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自悟课文,合作探究

1.初悟课文,浅谈所感

组织个别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同学读音不准的地方,及时纠正,并画出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就学生发言情况,归纳出“你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你谈出了自己的想法”等评语,让学生明白主要内容怎样归纳,什么是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什么是读后感

2.小组学习,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提出小组合作建议,用课件打在屏幕上。围绕课文内容,共同商量,给大家提一个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并把问题写下来。教师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指导学生根据书中小泡泡或课后练习题来提问,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到本上进行分类、整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并排好先后顺序。小组同学出现的不同意见,可经过小组所有成员讨论、研究,最后列出一个问题,其他问题在小组内找到答案,解决疑问。

3.答疑解难,共同感悟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找出能感悟中心的或能解决本文重点、难点的问题,如“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体会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的深刻含义,用课件打出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感悟。一个问题可由几个学生补充回答,感悟到位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升华情感。

[点评:在字词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了“自悟课文,合作探究”的环节。设计者先让学生个人主动“初悟”课文,并“浅谈”感悟“怀疑”;在个人有“悟” 后,第二步小组的学习的质疑,可以说是集中个人的思想,让智慧的火花开始碰撞。“答疑解难”环节,完全让学生放开手脚,从分类到整理,从整理到提取,从提取到排序,从排序到讨论和研究,直到问题的最后解决,无一不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特点。设计者让教师在把握住重点线索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思想有范围地驰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其中,师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教师的信任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求知的信心。]

四、抒发情感,课外拓展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学生们懂得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小村庄里的人们的错误行为以及这个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学生回读课文后,畅谈自己的读后感。

教师对于学生的感悟,只要不偏离中心,都应给予肯定。在学生积极的交流后,引导他们对小村庄的人们说点什么。把要说的写下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