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金融业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增量上都稳居全国首位。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中心,金融业各项发展指标均占长三角的20%~40%,凭借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长三角金融业蓬勃发展。此外,浙江、江苏也都形成了金融特色产业,与上海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长三角金融“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然形成。
在长三角加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于2020年8月发布《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对长三角29个核心城市的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创新特点、科创板上市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
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全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均值首超7%,反映金融业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重点行业。长三角金融业在总量和增量上都超过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根据长三角各城市在金融业增加值、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服务、金融人才发展、金融创新水平等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评选出2019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排名前10的城市(见表6.1),上海金融“龙头”的地位显著,在金融开放创新、金融科技、自贸区金融等方面持续发挥区域金融引领带动作用,浙江在科技金融领域成果较为丰富,江苏积极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金融、重塑金融流程成效明显,南京与杭州各具特色,总体不分伯仲,宁波的排名较2018年略有上升。
表6.1 2019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排名前10城市
(续表)
资料来源:赵永超.《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正式发布[EB/OL].[2021-01-25].https://www.sohu.com/a/415428611_748530.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一刻也不曾停歇。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0年长三角金融创新趋势出现分化(见图6.1)。市区两级政府、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金融市场本身和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受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有所下降,科创板进一步提升了各地的科创水平,成为长三角提升科创产业能级的重要平台。截至2021年春节,已有229家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总市值超过3.4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市盈率91.89倍,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互联网科技等硬核产业融资汇聚源头活水。其中上海、苏州、杭州三市占长三角科创板企业数量超过七成,企业市值份额占比超过八成,毋庸置疑地成为长三角科创“引擎”。
图6.1 2019—2020年长三角金融创新
资料来源:赵永超.《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正式发布[EB/OL].[2021-01-25].https://www.sohu.com/a/415428611_748530.(www.xing528.com)
2019年8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是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第一份科学、全面的规划,明确了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开始加大发展步伐,完善技术,明确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目前,普惠金融、特色金融成为长三角金融创新主流领域,金融科技成为引领并赋能创新、革新和重塑金融模式的重要驱动力(见图6.2)。一方面,金融业务拉动技术创新。新冠疫情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向数字世界的迁移,非接触金融、智能化金融、金融科技强监管成为业务发展长期趋势,是未来金融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当下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而是开启了“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金融机构主动拥抱云化、分布式、微服务等新技术,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以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不仅改变了金融渠道、获客等前端环节,也在驱动产品设计、风控、合规等中后台领域形成变革。金融是目标,科技是手段,充分发挥业务推动技术和技术引领业务的双重作用,使得金融价值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长三角金融发展沃土的上海,良好的金融生态和营商环境、完善的要素市场、健全的产业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优质的政府服务,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入驻。近年来已大力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为金融科技产业的集聚起到了示范效应。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同时上海出台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若干举措》,以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双城辉映”,卡园、软件园和信息园“三园融合”为载体,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载区。
图6.2 长三角金融创新重点
以陆家嘴为例,建立了陆家嘴金融科技产业园,成立了陆家嘴金融科技协会,以政府支持、平台主导、企业主体的模式,打造金融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其高集聚度的金融机构和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肥沃土壤,目前已有重点金融科技企业50余家。比如,外汇交易中心下属的中汇信息技术公司,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瑞银、摩根士丹利、盛宝银行等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银联、华软科技、万得资讯等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和示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联合业界共同扶持和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发展。在集聚大量金融要素和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断释放出金融开放创新活力和金融配置资源的巨大能量。
“中国金融科技引领城市”的称号,杭州当之无愧。2019年10月,第三届钱塘江论坛发布了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产业40城(Top 40 Global FinTech Cities by Industry),聚焦城市中的金融科技上市企业及累计融资5 000万美元以上的头部企业,涵盖遍布全球六大洲的70多座城市。全球金融科技产业40城已形成“8+32”格局。在第一梯队8个城市中,中国占据4席(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杭州排名第6,紧随伦敦,排在深圳前面。不仅如此,杭州在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均值等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杭州还跻身全球七大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在用户体验榜单中排第一位。
杭州在金融科技领域能取得如此成绩,和阿里巴巴产生的积聚效应、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规划推动密切相关。阿里巴巴的入驻,引发的行业积聚效应十分明显,同花顺、连连支付、PingPong金融、挖财网等一批细分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杭州涌现,由金融科技、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普惠金融等产业构成的杭州金融科技生态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人才。目前,杭州市金融人才集聚程度居全国第四。除了龙头企业的积聚效应外,背后更多的是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打造营商环境的助力。在国家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浙江连续19年上榜企业家人数位居第一,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天堂,而民营企业是对效率最敏感的主体,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它们对创新有着本能的渴求。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加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支持,金融科技在杭州的发展水到渠成。另一个直接的推动力就是政府的行政支持。杭州金融产业的定位是长三角南部的区域金融中心,为此,2019年5月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专项规划》等政策,发展金融科技的决心昭然若揭。
保险是长三角金融创新活跃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其中江苏省是保险大省。2019年江苏省实现保费收入3 75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4 647元/人,保险深度为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40.9亿元,同比增长9.6%;人身险保费收入2 809.3亿元,同比增长14.3%。江苏省保险业规模实现高速增长,机构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江苏的保险创新远不止如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电梯责任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创新产品覆盖经济发展各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创新产品还形成了特色模式,在全国各地推广,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锡模式”、大病保险“太仓模式”、新农合“江阴模式”以及农险“联办共保”模式等。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锡模式”为例,在环保部公布的22个省份环责险的4 556家投保企业名单中,江苏投保企业数量占一半以上,位列全国第一,推动环责险地方强制保险,无锡正在探索全国第一个地方立法开展环责险。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未来几年将进入关键阶段,金融将成为激活长三角内外双循环的动力源,注册制将进一步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金融的融合发展有望进一步加强。杭州的金融科技和江苏的保险产品创新,只是一个开始。展望未来,长三角区域有望形成以陆家嘴金融城为门户型枢纽、区域级金融中心城市为依托、若干功能性金融节点为补充的全新区域一体化金融格局。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要素,对金融产业尤其如此。据2019年11月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Institute)与浦东国际金融交流中心联合撰写并发布的《2019中国长三角金融人才白皮书》显示,中国金融行业人才总量逐年增加,内地的核心职能投资管理人才接近15万人,占全球的10%。金融人才总量上去了,但高端人才稀缺依旧没能改善。数据显示,地区核心职能金融从业人员占该地区金融行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中国长三角为2%,而美国、英国为6%~8%。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的高端金融人才还远远不够。
可见,目前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集中表现在:各地金融政策缺乏协同,还没有形成主动进行金融政策“同频共振”的理念;长三角金融行业协同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还没有在促进区域金融行业发展方面形成相关平台机制;长三角各城市还没有形成围绕核心金融城市的金融功能布局和衔接体系;长三角各地区在金融差异化布局、协调性发展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金融要素协同的链接机制;长三角地区在金融人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重要的金融要素协同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特别是高端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输送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