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浙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举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切实把教育理念、教育行动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定位转化为优先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坚定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浙江省把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作为重要职责,投入更多资源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2021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0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其中大学(含职业本科)19所、学院22所、独立学院19所、高等专科学校2所、高等职业学校48所。全省普通本专科招生36.94万人,比上年增长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2.4%,比201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4.2∶4.3;普通高考录取率维持较高水平;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招生43 064人,其中博士生4 694人,硕士生38 370人,招生总数比上年增加11 293人,增长35.5%;在学研究生(含非全日制)110 093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17 173人、92 920人,在学总数比上年增加17 725人,增长19.2%。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0.41万人,比上年增加0.8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04万人,增加0.37万人。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达到44.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86.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4 453.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23万平方米,增长4.4%;图书12 704.37万册,比上年增加598.21万册,增长4.9%;仪器设备值322.99亿元,比上年增加30.34亿元,增长10.4%。
浙江省始终坚持“以本为本”,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优化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办法,调整优化高校本科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交叉融合专业和民生急需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继续着力推进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大工程中心、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智库。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推进专业认证。
大力支持“双一流”高校提升发展,制定了浙江省服务“双一流”创新项目方案,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和若干个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实省一流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重点建设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学校进一步瞄准高水平、聚焦“双一流”。早在2010年12月,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就印发了《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提高省属高校基准拨款定额,推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同时,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广度,减少“水课”,增加“金课”,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推动高校实施“五十百亿”工程,组织引导高校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浙江省市属高校服务亿元以上产值企业的省级以上纵向科研平台已达128个,横向科研平台有101个。浙江省已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布局,重点支持服务于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生命健康、“八大万亿”产业等省域重大发展战略的专业。2019年6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举行,并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对新农科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同时,浙江省还成功承办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得赛事举办和比赛成绩双丰收,充分展示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和数字经济建设的成就,金奖数列全国第二。
(2)研究生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部署,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切实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对焦打造三大科创高地,着力充实高素质人才储备,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科学专业结构,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科教产教深度融合,迭代升级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研究生教育扩容提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研究生人才。
近年来,在浙江省教育厅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招生43 064人,其中博士生4 694人、硕士生38 370人,招生总数比上年增加11 293人,增长35.5%;在学研究生(含非全日制)110 093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17 173人、92 920人,在学总数比上年增加17 725人,增长19.2%;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毕业生为23 743人,其中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为1 951人、21 792人,毕业生总数较上年增加2 868人,增长13.7%。
浙江省始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处理好研究生培养量和质的关系,立好质量标杆、明确培养路径、把好管理关口,落实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学院的责任以及研究生导师四方责任。按照国家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着眼新阶段新要求,深入实施高教强省战略,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19年浙江省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省级抽检,坚持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育强,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开放合作,真正把肯钻研、能钻研的学生选拔出来,最大限度地把创新潜力、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推动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增动力,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作贡献。
(3)服务数字经济和科创特色的产教融合。据2021年7月浙江省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截至2020年12月,浙江省网民规模达到5 321.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2.4%(见图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占全省网民总数的99.7%。2020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7 019.9亿元,同比增长13%,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网络零售额规模稳居全国第二,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www.xing528.com)
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49.8万千米,居全国第三,并发布了国内首部建设工程配建5G设施强制性地方标准,建成5G基站6.26万个,实现了5G网络规模商用,网络通信能力持续增强。“5G+互联网”的科创特色加速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了制造、港口、建材三大浙江重点行业提质增效。到2022年,浙江省要建设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率先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5G网络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同时,加快应用落地和新业态培育,加速打造5G产业集群,聚焦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车联网、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打造5G发展新高地。
图2.5 2012-2020年浙江省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http://www.zj.gov.cn/col/col1229536499/index.html。
浙江省各高校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积极组织高校服务数字经济和科创大平台建设,把产教融合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的全方位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大对实践项目的经费投入,加强管理,完善评价激励,提高建设质量,强化典型示范,提升育人价值。2020年,浙江省立项建设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第三批人才培养类示范基地)25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5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96项。
浙江省继续统筹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结构,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扩大校企合作范畴,鼓励企业多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扩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规模,并重点向各产业集聚区推广建设。
引导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培育实施高等教育“五十百亿”工程,以适应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数字经济的需求,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对于产业、行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利用高校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引领、培育、支撑一批5亿元、10亿元、100亿元产值的产业或企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学科专业,浙江省都给予相应的扶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