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对民族语言的认可
(1)民族语言是教育教学的辅助语言。
“民族语言指同一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是民族内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构成的重要特征之一。民族共同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它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其中最有影响的方言为基础,兼容并蓄其他方言的合理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语言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一个民族的发展以及对它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都离不开本民族的语言。”[18]民族地区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寨小学,学生在入学之前主要是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很少有机会接触地方方言或者普通话,教师必须借助民族语言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因为“用儿童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儿童能完全听懂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运用这个工具去掌握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就是民族语言的教育功能”。[19]田野调研中一位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说:
“我自学了四门语言,我教过的学生有苗族、侗族、壮族、瑶族和水族。如果你不会讲他们的语言,你的教学就无法开展,学生听不懂啊,所以你不得不学他们的语言。”(T9,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一位正在村寨小学任教的老师也谈道:
“我们这边的教学都是双语教学,先用普通话讲,如果学生还听不懂,你必须用侗话翻译。一般一二年级用双语教学,三年级以上差不多都用普通话。教育局没有要求,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肯定要用我们的母语给孩子翻译,因为他们天生就不会讲普通话嘛,你不翻译,学生就听不懂啊!”(T2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下旬)
一位很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在访谈中也谈到民族语言重要性的这个问题:
“作为非民族地区(外地)的老师,在教学上,当需要借助当地民族语言和术语才能让学生理解的时候,语言的交流和沟通是一大难题,如果不懂得当地民族语言,你无法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经常会请教当地的老师,我也会主动去学习当地的民族语言和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T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研究者于2018年9月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C县城关A小学观课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用汉语进行讲解,然后时不时地用一些研究者听不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从学生的点头和面部表情看得出他们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20]有研究者在孟波镇中学调研时也发现,学生上课听不懂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位傣族生物教师举例说:在她的生物课上有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听不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她就用傣语向学生解释,学生听后,马上会说“哦,原来是这样啊”。[21]可见,“思维和语言从来密不可分。母语是一个人生下来就接触到和首先学会的语言。这个学习过程是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完成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结果用语言来表达。因此,母语是儿童启蒙教育的最佳手段。”[22]从某种程度上说,“用儿童的第一语言来教学,是永远正确的途径”。[23]访谈中多位老师和学校领导也谈到:学校一般安排会讲民族语言的本地老师教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安排外地教师去教高年级学生。因此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特别是在边远的村寨学校,教师需要用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和内容。
(2)民族语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助推器。
民族语言不仅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这位学生是研究者在C民族中学田野调查时认识的一名苗族学生,他非常喜欢历史,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相关的历史知识非常熟悉,是一个非常健谈、自信和乐观的学生。这是访谈中的一部分内容:
研究者:教师是否会讲民族语言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会有影响吗?
学生:会!会!会!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个男生,他有点跳(调皮),然后那老师就没有拿普通话讲,老师就用苗话跟他讲,好像老师也跟他爸爸认识的,就是叫他不要跳(调皮),要好好学习。
研究者:你觉得老师用苗话讲(提醒)学生而不用普通话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因为这样的话那个同学就有面子啊!如果班上其他同学听到就不太好啦!
访谈中一位老师强调民族语言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意义:
“我们当老师的不光是教学生学点东西,我认为教育他们怎么为人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懂他的民族语言,学生就不会欺负你,我们小时候也会用老师不明白的语言讲老师坏话(笑)。如果他骂你,你听不懂他的语言,就不会批评他,这样他会得寸进尺,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T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另一名教师也谈到民族语言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的优势:
“在少数民族地区来讲,你要和学生拉近距离,虽然学校要求教学工作都要用普通话,但是有些时候特别是你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如果用他们的民族语言和他们交流更能拉进一些师生之间的距离。既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你多多少少还是应该会讲一些民族语言。如果你上课一贯都是板着脸,很严肃,一直都用普通话,效果也不会怎么样,如果你要不要(时不时)说点民族语言,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有趣,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T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以上来自学生和老师的例子都说明民族语言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民族语言是民族情感的纽带。每个民族都有强烈地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愿望,民族语言具有认同的作用。当一个人身处异地他乡,与同一民族的人用彼此熟悉的共同语言沟通后,就会产生亲近的感情,共同的民族语言唤起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是民族语言的心理功能”。[24]
(3)民族语言是家校沟通中的重要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因而民族语言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位老校长在访谈中谈道:
“会民族语言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如果你是外地老师,能用他们当地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这样交流起来就会亲切一点,如果你说普通话,有些(家长)听不懂,有些(家长)不买账不理你。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我们家人一样,虽然到外地工作(说普通话),但回到家都讲本地话一样,有一种亲切感。”(T11,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一名小学教师在访谈中这样谈道: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到这个地方教书还是应该会(民族语言)才比较好。如果你在侗寨工作,不会侗族语言,到苗寨教书,不会讲苗语,工作开展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我们这些民族地区工作,老师会讲民族语言还是重要的,这样便于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我去接手现在这个班的时候,他们以前的班主任就是因为语言方面的原因没法和家长很好沟通交流,所以不愿意当班主任,我才来接这个班的。”(T16,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一位突破女生入学(帮助女生入学做了大量工作)的教师也谈道:
“我们是侗族的,不懂苗话,但是我的工作主要是突破女生入学,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苗族地方,在我去之前,那个村子里没有一个女生上学的,这项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然后再做学生工作,不会他们的语言你就得学他们的语言,如果不会他们的语言你就无法沟通啊!你还必须要像他的亲人似的关心他们,他们才信任你。把他们的思想工作做好了,他们才配合你的工作。”(T6,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中旬)(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民族语言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民族地区工作,如果教师会当地的民族语言,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就会多一些信任感与亲切感,如果教师不会民族语言,与家长可能存在沟通方面的障碍或困难。
综上所述,民族语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而言意义重大,不管是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族语言的心理功能和教育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研究中也发现,教师掌握民族语言的必要性与所在地区、所教学段关系很大:在民族文化浓郁、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以及交通闭塞的地区比其他地区的教师更需要掌握民族语言;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更有必要掌握民族语言;尤其在那些学生的母语为民族语言的地区,教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必须掌握民族语言。有研究者在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研究中也有相同的发现。[2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汉化非常严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就不存在以上的语言问题。访谈中一名县城小学教师谈道:
“在我们这里,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几乎不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啦!都是讲本地方言,和普通话也比较接近,我们上课都是用普通话,学生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T3,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一名中学老师在访谈中也说:
“我们虽然是少数民族,现在都差不多汉化完啦!像我的孩子我们的民族语言他一句都不会!学校里面教学都是统一的普通话,我觉得与外面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啦!”(T21,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2.教师了解学生的民族风俗具有多重意义
(1)了解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尊重学生。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多方面的活动之中,并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它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6]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教育教学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文化的基础之上,因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元素。所以教师“需要了解并且需要善于帮助学生了解一种文化的信念、价值观、风俗、传统、禁忌、规范或行为方式、习惯以及精神信仰。所有来到学校的学生都带有基于这些重要文化元素的独特文化身份”。[27]在访谈中一位教师这样谈到了解当地学生民族风俗的重要性:
“我最初到苗寨去教书的时候,过节了,学生都没来上课,我觉得好奇怪,后来慢慢也接受了。因为他们过的苗年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虽然不是法定放假,学生都过节去了,老师只能默认。还有像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风俗习惯,寨规寨矩啊,法律上是没有什么规定的,但是大家能很好遵守,它们都有自己古老的故事传说。像占里人不喜欢外面的人来占里定居,他们认为外面的人进来会把一些不良习性带进来,这样会破坏他们的民风。同时占里的女儿一般不外嫁,男生也不娶外寨的姑娘。因为姑娘嫁在本寨能够得到与哥哥或弟弟一样多的田地,如果哪位老人的男孩不幸早夭,老人可与女儿女婿居住,可见占里人的骨子里,是没有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的。男子不外娶主要是不愿意让外面人把一些不良风气带进来。占里人现在依然民风淳朴,我认为这可能是他们纯朴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心灵深处发挥作用的结果吧!”(T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一位中师毕业后就一直留校任教30年的老师很有感触地谈道:
在我们这个地方当老师得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在上课的过程中渗透与学生民族相关的东西,那么孩子们就很喜欢。老百姓也会觉得这个老师不错。还有这里过的节与国家法定节日不完全一样,侗族、苗族、瑶族的节日也都各不相同,因为不是法定假,不能放假,老师得灵活处理。比如苗年就是苗族最隆重的节日,那学生就过节去了,不来上课,这类事情我们也跟村支书反映,书记说:“这能怎么办啊,这是我们民族的节日啊!”那我们老师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些当地的风俗对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很多时候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它。当然它也有很多自己民族的很好的传统,如他们寨子里老百姓如果有什么纠纷都是自己解决,自家人什么都好说,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法律手段,他们就能很好管理自己的生活。所以中央电视台来这里拍节目的时候就说:“真是神秘的从江啊!”(T24,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中旬)
(2)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入乡随俗。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凡是人类社会中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心理到口头再到行为,所有形成习惯制世代传承的事象,都属于民俗。”[28]“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可以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29]访谈中,多位教师都谈到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还应该入乡随俗,其中一位老师这样分享道:
教师要入乡随俗,比如你到别人家做客,要看菜吃饭,你要学着他们的样子,比如他们用手抓糯米饭吃,你也要用手抓饭吃,这样表现出不拘束的样子他们就高兴,还有懂他们的语言,他们就更高兴。还有这里牛、羊瘪[30]是侗族同胞最爱吃的菜之一,是侗族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它可以增进我们的食欲,帮助消化,据说还有可以治疗各种肠胃疾病的药效,有着“百草药膳”的说法。它的味道闻起来有点“臭”,但是吃起来可香啦!如果你吃不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但千万别做出难吃的样子,要不然主人会感到不高兴的,因为这是他们招待客人最好的菜。(T9,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9月中旬)
还有一位在村寨教过书的老师谈道:
“一般村寨都很小,如果有人家办好事,你去送送礼,寨上的人都觉得你这个老师不错,觉得你这个人随和,大家都很尊重你。还有村民们家里有什么好肉好酒,请你去家里吃饭,你不能太客气,吃吃饭,喝点小酒,聊聊天都是很好的。”(T25,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中旬)
可见,“入乡随俗”,即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我们就应该按照不同文化的社会期望和规范去做事、说话和交往。民族地区的教师需要“入乡随俗”,这也体现了教师对文化的认同与融入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前提。
(3)教师有引导学生和家长摒弃陋习的意识。
民族风俗习惯中落后的、迷信的观念和做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的应该去除。对于当地优良的风俗习惯,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与尊重,但是对于一些不良的习俗应该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引导去除。在访谈中有教师这样谈道:
“对于学生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这方面,有些仪式因为是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老师也会尊重他们,学生跟我们请假的时间短可以考虑,时间长就没有必要啦。我们也发现有些家长用欺骗的手段,给孩子送鬼啊,叫小孩‘戒脚’啊这些做法就太不可取,太不科学啦,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T18,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下旬)
一位校长(本村人,中师毕业后一直留校工作至今)在访谈中很无奈地说道:
“这里的家长根本不重视教育,对小孩没有什么期望,只要(小孩)会写名字,会算账,不被人欺骗就好!你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家长还嫌弃我们老师穷,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我在这里教了近30年的书,村子里两百多户人家,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没有一个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也只有3个,当地老百姓根本看不上我们当老师的。还有这里早婚现象很严重,小学毕业一两年就结婚了,他们结婚年龄都偏小,十五六岁就结婚了,有的甚至十三四岁。B族这里的孩子15岁有个成人礼,一般到这个年龄孩子就要结婚了。”(T24,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10月中旬)
一位教研员也提到早婚早恋的现象:
“我们上两届有个姑娘,×族那边的,放假之后就没有回来啦,她班主任就去找,后面才知道她去人家家里做媳妇去啦,就不肯来读书!就这样嫁人了!像这样的情况,很难改变的,有些东西只能慢慢地改变了!它需要很长时间,靠后代接受教育,看到外面社会的现象,慢慢地改变,你要想一下子改是不可能的!那传统观念是无法(快速改变)的!”(T26,摘自访谈实录,2018年7月上旬)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基础且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学生。同时也应该思考哪些风俗习惯可以利用,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同时也要有引导学生和家长摒弃不良习俗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