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县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C县自然山水绮丽多姿,民族文化原生古朴,森林覆盖率高达68%。C县是贵州省乃至全国资源类型最全、原生性最强、保存最为完整的县份之一,因而享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县”“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诸多殊荣。正是遥远、原始、高山、峡谷、偏僻和封闭,孕育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因此又有“养心圣地,神秘从江”之美誉。
1.多民族聚居,多种语言并存
C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截至2017年,全县土地面积3244平方千米,辖19个乡镇,总人口36.2万,世代聚居着苗族、侗族、瑶族等1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是一个多民族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语言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其文化传播的符号和载体,也是其文化传承的基本形式之一。语言不仅充当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工具,而且传承着深层次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心理,蕴含深刻的民族情感,也反映着民族心态。”[2]C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主要有侗语、苗语、瑶语、壮语和水语等,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其独特之处。一般而言,县城的居民主要讲地方方言(汉语方言),而在乡镇或农村地区的民众主要讲自己的民族语言,普通民众一般都具有双语能力,他们在与本族人交流时通常使用本族语言,而在与外族人交流时通常使用地方方言。
2.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C县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1)侗族:占里生育习俗。
占里村位于C县高增乡西侧,距离C县城19千米,截至2017年,全村192户817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是一个美丽而独特的侗族村寨。从C县县城出发,驱车大约半个小时能抵达占里。占里,一个古朴的村落,周围青山如黛,鼓楼立于寨中,村头寨尾成排的禾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将整个村子遮拦起来,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走进占里,仿佛走进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情画卷。占里拥有独特的传统生育观念及其在控制人口上的特殊方式与效果。在占里,流传有一种能够控制人口的神秘草药叫作“换花草”,它是生长在山上的一种藤状植物。根据不同的配方,它主要有两种药效:避孕功能和确定性别的功能,可根据需要用它来改变胎儿性别,占里人便是靠它来控制生育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因而有“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之称。同时该村有很多寨规寨矩,如村民不喜欢外面的人来占里定居,他们认为外面的人进来会把一些不良习性带进来,会破坏他们的民风。故而,占里的女儿一般不外嫁,男生也不娶外寨的姑娘。此外,占里村民还以歌为工具教化子孙后代,在占里流传着这样一首侗歌(汉译):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男多无田耕\女争金银男争地\兄弟姐妹闹不停\盗贼乃由贫穷起\多生儿女生祸根\……[3]占里至今仍然民风淳朴,保存着完整的自我管理体制,这也许是因为朴素的生态意识与独特的生育观念在人们心灵深处发挥作用。
(2)苗族:岜沙成人礼俗。
岜沙苗寨位于C县丙妹镇西南面的月亮山腰间,距县城7.5千米,土地面积18.28平方千米,海拔高500米。这里居住着一个2000余人的苗族部落,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支枪手部落”。岜沙汉子历来“枪不离身,刀不离腰”,这里传承着神秘独特的成人礼。岜沙男孩到15岁以后,都要举行“成人仪式”。“成人仪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剃头,用一把磨得锋利的镰刀把男孩头上四周的头发剃光,只留下头顶部分,然后将头顶中部所留的头发挽成“户棍”。“成人仪式”是每个岜沙男孩都必须经历的人生洗礼,举办过“成人仪式”的岜沙男孩,就完成了人生中身份角色的转换,从此便开始了新的生活,担负起岜沙人所有的权利和义务,成为真正的岜沙人。可以说,岜沙苗族这种独特的“成人仪式”,至今仍然是维系这支苗族部落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和情感寄托。[4]
(3)瑶族:瑶族药浴。
瑶族药浴是流行于C县境内的瑶族人世代相传、秘不外传而独有的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沐浴保健方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7年,C县境内的瑶族共7000余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93%,主要居住在西山镇的高脚村、秋卡村;斗里乡的登面寨;翠里乡的高华、摆翁、高芒等村。居住地海拔较高,在800米左右。在新中国成立前瑶族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民族,主要散居在大山深处,高寒山上,生存条件恶劣,与外人交往甚少,一旦染病凶多吉少。瑶族同胞为了抵御风寒、防病治病,他们的祖先创造了用山中草药煮水净身的奇特健身、防病治病方法。药浴最早用于斋戒前的净身,瑶族规定正月初二、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二为全族斋戒日。斋戒日,以户为单位在家祭祖,祭祖前要洗药浴以净身。瑶族老人常说:靠山吃山,莫伤其本;靠水吃水,莫损其源;让山长青,让水常绿。因此,瑶族同胞采药一年只采一面山,来年再采另一面山,如此周而复始,不过分索取,这种养生文化也体现了瑶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5]
3.民间宗教信仰
(1)侗族:侗族没有专一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自然崇拜比较普遍。在不同的神灵崇拜中,“萨岁”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祖宗。据说,“萨岁”能驱邪除恶,保寨安民。侗民不管举行什么大的活动,都要先祭“萨岁”,祭“萨岁”活动十分庄重、严肃,然后才正式开始其他活动。可见侗族人民对“萨岁”是非常敬仰和崇拜的。[6]
(2)苗族:以比较典型的岜沙苗寨为例。岜沙苗族自古以来崇拜树,信仰树,树是岜沙人的自然图腾。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树连在一起,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他们敬畏这些灵魂,并坚信这些灵魂也庇护着他们。孩子一旦出生,父母便为其栽下一棵生命树,希望孩子像这棵生命树一样茁壮成长。当生命走到尽头之后,家人会用这棵生命之树为其制作棺材,将死者放入棺材,随后在埋葬他的地方种下一棵树或插上树枝,以此表示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再生和延续,这就是岜沙别具特色的“树葬”文化。因此,岜沙人世世代代爱护树木、崇拜树木,坚信生命与树同在,人类的生命在树木的生长中延续,生生不息。[7]
(3)瑶族:比较典型的是瑶族同胞对自然界的崇拜,认为“万物有灵”。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包括树木、山水、石头、风、雨、雷、云等,认为这些都是有神之物。这与瑶族的历史有关,处于原始时期的瑶族先民,由于对自然界缺乏了解,当遇到自然界的种种威胁,感到渺茫,无力抗拒,就产生了虚幻观,加以崇拜。如有人久婚后未生育,便架桥修路,以求生育;有的子女多病,发育不良或有缺陷,经过看鬼问神后,符合自然界中的山、水、石、树哪种,就对哪种进行祭拜。比如鬼神认为某某小孩发育不良,需要祭拜古树,则对古树进行祭拜。又比如某某有缺陷,认为是基石不牢造成的,则需要祭拜石头以确保一生平安。[8]
4.多元的艺术文化
C县境内的少数民族都是欢歌乐舞的民族,有些少数民族还常举行集体的歌舞和赛歌活动。
(1)跺耶。
跺耶是侗族地区一种十分流行的大型交谊舞,过去主要在祭祀“萨岁”等重大节日时举行。因为跺耶人数不限,男女共舞,气氛热烈,老幼皆宜,现在各种庆典、节日、迎宾、拜年等社交活动中都普遍举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民间歌舞形式。在正式进行跺耶前,一般都要进行较大规模的芦笙演奏和芦笙舞表演,以烘托气氛。当气氛达到高潮时,主持的歌师便大声喊道:“号拉哇——耶罗耶!”于是,表演的男女便以手搭肩或手牵手,以芦笙队为中心围成圆圈,如果人多可围成两层甚至多层圆圈,附和歌师的领唱,在芦笙的伴奏下边唱边舞。过去,跺耶还是长辈借以教育晚辈的文艺形式。舞蹈形式不变,歌师往往由年长者担任,主唱的内容有叙述民族迁徙艰辛历程的古歌;有指导年轻人从事农活的时令歌;有教育晚辈尊重长辈的父母歌;有赞美和祝福未来的祝愿歌。[9](www.xing528.com)
(2)苗族芦笙舞。
加勉乡苗族每年过苗年都要跳芦笙舞,欢度自己的节日。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姑娘们身上穿着彩边衣,下身着长短三叠百褶裙,脚上穿着船形绣花鞋,腿上裹着筒布系着雪白的飘带,头插银花、银梳,颈佩银项圈,胸挂吊铃、胸牌,腕戴银手镯,装扮得靓丽多彩。男青年纵情地吹奏着优美动听的芦笙曲调,姑娘们踏着轻快的芦笙节奏,扭动着柔美的身姿,翩翩起舞。[10]
(3)瑶族长鼓舞。
长鼓舞是瑶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反映瑶族质朴、浪漫的民族文化,也呈现了瑶族同胞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长鼓舞的表演,分喜庆和祭祀两种,喜庆表演为多人参与,一般春节期间进行。祭祀表演由两人或者四人同时表演,表演主要以展现瑶族的开荒、种地、砍树、造屋、制鼓、击鼓、祭祀等生活场景。2009年,瑶族长鼓舞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西山高脚村,至今仍保存着很少向外人展示过的古老而神秘的瑶族长鼓舞。瑶族长鼓舞,过去只在过年、为盘王还愿和度戒的时候跳,平时不允许跳。2000年以后逐步放开,现在有重大庆典时,瑶族同胞用长鼓舞参加庆典活动。跳长鼓舞时要穿上专门的传统瑶族长鼓舞服装,村里一些人家还保留着这些专用服装。该舞动作复杂多变,幅度大且铿锵有力。[11]
5.节日文化
“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际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我们从岁时信仰、节日传说、节日娱乐中可以提炼出节日民俗的精神传统。”[12]C县境内各少数民族节日较多,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这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1)侗族大歌节。
C县是侗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县份之一。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大歌在C县侗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C县的小黄村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这里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小黄人说:“饭养身,歌养心。”心靠歌来养育、调理,心灵靠歌来塑造,他们把唱歌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侗族大歌是小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逐渐创作和发展起来的。
(2)苗年。
苗年是苗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农历十月中旬开始,各地区依习惯顺序过年。到过苗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打扫清洁,备好酒好菜,凡是在外乡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佳节。小孩大人都要打扮一番,全家享用丰盛的美餐。除夕之夜,每家都要守岁。这期间的活动主要有赛芦笙、踩歌堂、斗牛等,同时也是走亲访友的好时机。
(3)吃新节。
“吃新节”,又称“新米节”,即品尝新米饭,预祝丰收。“吃新节”是C县农村除春节(过年)以外的第二大节日,境内侗族、苗族、壮族、瑶族等均有过吃新节的习俗,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因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谷物的成熟期存在差异,虽然各地民族过节的时间不统一,过节的长短也不一样,但是各地的“吃新节”都含有预祝丰收之意。
6.生活文化
C县境内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生产、饮食、服饰和建筑等方面。如前文提到的岜沙苗寨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喂养牲畜、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馆”。岜沙人之所以能够将本民族的文化保存完好,是因为他们有着朴素而令人惊叹的人生信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尊重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坐山吃山”是他们的生存特征,他们日常的饮食主要来源于自己种植的糯禾、菜园里的各种蔬菜、喂养的家禽、野生的蕨菜、竹笋以及河里的小鱼和田间的泥鳅等。他们身上穿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因此,几乎每家都有织布机和染色桶。由于苗族大多数都居住在山腰或山梁上,他们通常使用木材根据地势来修建居所。
苗族同胞通常居高山,而侗家人常住水边,他们对水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极致。因此有人说“侗家人生活节奏要比城里人慢半拍,日子总是慢悠悠地过,一如桥下溪水虽然汩汩有声却漫不经心”。侗家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为主要生产方式,侗族是勤劳而善良的民族,身上穿的是用自己织的亮青布做成的衣裳。侗家女孩富有灵性和聪慧,从小跟着母亲学织布、刺绣、做衣。侗家人桌上吃的是自己种的,住的是自己建的木制吊脚楼。鼓楼是侗寨吉祥的象征和团结兴旺的标志,是侗寨必有鼓楼。风雨桥则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风雨桥和侗族大歌被称为“侗族三宝”。
瑶族村寨大多数远离城镇集市,建于靠水近林的高山地带。瑶族的生产方式与其他民族区别不大,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吊脚木楼里,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瑶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和艺术。
综上可见,C县境内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保存着最原始的自然生态、最淳朴的生活方式、最本真的人性、最温暖的人情以及最古老的人类文明。这些极具智慧的生活文化,拥有神秘色彩的信仰和习俗,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以及颇具民族风情的节日文化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相互对话与尊重,使得各少数民族和谐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孕育了C县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