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成为文化敏感型教师,要拥有文化移情的能力,而教师要拥有文化移情首先就需要有关怀意识,必须对教育的终极目的有清醒的认识与理解。内尔·诺丁斯就特别强调“关怀的意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健康成长”。[42]而教师作为关怀者就意味着教师始终持有一种“一切为了孩子好”的坚定信念,使教师以恰当的方式去影响学生。因为“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43]而“有效的教学必须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怀,而且这种关怀是在理性支配下的关怀,既要用心又要用脑”。[44]在关心学生方面,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知道多少关心的理论知识,而在于我们怎么把关怀落到实处,真正地帮助每一个学生。由于教育是一个长远的事业,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要拥有文化移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文化移情是指“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45]“移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心、接受和尊重;作为能力,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充分理解,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的方式表达出来。”[46]另外,美国学者Martha Nussbaum指出:“移情需要关爱和想象力,就是想象自己的脚在别人的鞋子里的感受。在对他人下判断之前,先站在他所处的历史社会背景中想象他的处境和感受。”[47]可见,拥有移情能力的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能适时向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在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也提出:“无论教师的入门培训还是在职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48]可见,培养教师拥有移情的能力至关重要,唯其如此以后才能让学生拥有同样的品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