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样设计
本研究采取的是方便性抽样的原则,方便性主要是指要选择那些愿意接受访谈的人员进行访谈,同时也会通过在与教师的交往、观课等方式来选择那些最可能为本研究提供有用资料的人员进行访谈。其具体步骤是先请求老师、同学和朋友帮助寻找研究对象,同时告知他们研究意图,并向研究对象承诺保密原则。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参与这项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地区学校的管理者6名和教师30名,覆盖不同学科、不同学校(苗族学生为主的学校;侗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和苗族、侗族学生混合的学校)、新手/年长教师,本民族(侗族和苗族)教师和汉族教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的访谈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36名,在对资料进行处理时,考虑到资料本身的质量等问题,最终,仅选取了其中的26位教师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为了使获得的资料更为客观,对15名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访谈。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研究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访谈者进行适当追问,或对问题进行一定的调整、扩展,以求最大限度获取信息,为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遵循“理论饱和”的原则。
2.资料收集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同时辅之以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除此之外,还采用了随意聊天、偶然观察等非正式的资料收集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到非常丰富的原始资料。
(1)访谈。
访谈主要在受访教师家中、办公室或教室进行。访谈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视频访谈和音频访谈。研究者提前征求受访者的意见,与其约定访谈时间和地点,同时告知访谈主题,正式访谈时间1~2小时不等。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资料(另外,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同时观察被访者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不失时机地记录下来)。
(2)观察和非正式交谈。
除了深度访谈,研究者在征求研究对象的同意后对其课堂进行参与式观察。正如深度访谈要誊录文字稿一样,参与观察法则要做实地笔记:分析就是从这个关键性的资料记录中浮现而出的。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人类大脑倾向于遗忘许多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遗忘了。因此,在观察结束后就记下所观察到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72]当然,研究者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天或观察结束后,将所有的大脑记忆和草稿笔记转化为实地笔记定稿。
除了正式的观察,研究者还利用调研期间的一些非正式场合收集相关资料。总之,研究者会把观课、收集到的实物、随机对话、偶然观察等体验到的每一件事情及时转化为文字,因为这些资料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把握研究问题,同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补充和检验。
3.资料分析[73](微分析:分析归纳法)
本研究的资料分析是综合陈向明教授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的《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以及凯西·卡麦兹的《建立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和约翰·洛夫兰德等的《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四本书中关于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展开的。资料的分析首先是阅读录音稿、观察笔记、接触摘要单、田野日记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并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好,根据研究目的,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资料,然后对选择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编码,具体编码过程如下:
(1)一级编码。
在一级编码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这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过程。
(2)二级编码。
二级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3)三级编码。
三级编码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核心类属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编码是资料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料分析就仅只是编码,此外还有反复听录音、阅读和思考访谈资料、写田野日记、填写接触摘要单和写备忘录等这些重要的资料分析方法。
4.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质的研究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也就是说,整个研究目的与方法的采用,以及采取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多元资料搜集方法,通过多元视角采集可靠和适用数据,并在资料搜集过程中随时提醒本身去除个人主观偏见,避免只搜集到自己所想听或所想见的资料,确保研究实施的一致性;同时在资料分析阶段每逢访谈或观察纪录有不清晰之处,便随即向参与教师请教检视,增进研究结果的可靠和一致。[74]本研究中的“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互检验。
5.研究伦理[75]
在质的研究中遵循的伦理道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自愿和不隐蔽、尊重个人隐私和保密、公正合理以及公平回报。本研究严格按照以上原则为基础展开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自愿。
研究对象参与本研究完全出于自主的意愿,即研究者首先向研究对象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意图,在民族地区工作的老师(研究对象)愿意接受访谈和观课。
(2)化名。
化名的使用是隐瞒受谈者身份,保护他们免受潜在伤害的一个简单办法。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学校名称和参与者的姓名均用字母代替,避免研究对象因研究引起不必要的干扰与焦虑。
(3)互惠。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帮助应表示感谢。因为研究对象工作忙,通常牺牲休息时间与研究者交谈,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或场合研究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回报。
(4)感恩。
研究者以感恩之心面对一切,这既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待研究的态度。尽量少地麻烦他人,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如有什么一定要麻烦他人的,一定学会感恩。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走进研究对象的工作与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因此,要好好珍惜研究对象给予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后,准备一些伴手礼给研究对象以表谢意,虽然这些所谓的礼品或真诚的关怀都无法回报研究对象所给予的帮助,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研究者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诚态度。
【注释】
[1]郑金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2]席蔚华.美国学校的多元化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滕星.问题与困境——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J].中国教师,2003(5).
[4]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18年3月22日.
[5]杨世玲.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6).
[6]中国教育词典编委会,张念宏.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46-648.
[7]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2.
[8]陈时见.当代世界教育改革[M].重庆:重庆教育出版社,2006:81-82.
[9]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10]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多元文化教育[M].新北:国立空中大学,2001:56.
[11]王雅玄.进入情境与历史:台湾原住民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及其实践[J].台东大学教育学报,2008(1).
[12]木多.21世纪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应具备的素质[J].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2).
[13]张健.优化民族地区师资队伍 促进民族教育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7(17).
[14]蒲雯,刘妍.论民族地区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使命及其核心素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15]苟顺明.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质——美国文化敏感型教师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4(4).
[16]王嘉毅,赵明仁.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17]李祥,任胜洪.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问题的对策应对及问题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7).
[18]转引自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8-29.
[19]转引自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30.
[20][美]詹姆斯·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168-170.
[21][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等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21-22.
[22]Sleeter,C.E.&Grant,C.A.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2nd ed.)Columbus,OH:Merrill,1994:1.
[23]转引自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2.(www.xing528.com)
[24]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2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90-199.
[26]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重庆:西南大学,2009:41.
[27][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等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32.
[28]陈时见.课程与教师发展:多元文化的检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224.
[29]李纯.从文化传递者到文化研究者——论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天中学刊,2009(6).
[30]单文经.在班级中营造多元文化教学环境的策略[M].台北:台湾书店,1993:427-458.
[31][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等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19-29.
[32]托比亚斯·吕尔克尔.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及其改革战略[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3(1).
[33][美]詹姆斯·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123-127.
[34][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等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85-125.
[35]王辉.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6]刘刚.以培养多元文化教师为目标——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构想[J].教师教育研究,2011(1).
[37]薛正斌.回族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J].回族研究,2017(2).
[38]Boyle-Base,M.&Sleeter,C.Community-based Service Learning for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Foundations,2000(14):36.
[39]Edwards,S.&Kuhlman,W.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Do We Walk Our Talk?Multicultural Education,2007(14):49.
[40]王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培训[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
[41]张学强,富婷.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3).
[42]刘晶波.这样做,你才能胜任——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的教师培训[J].早期教育,2003(5).
[43]靳淑梅,孙启林.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育实习方式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9).
[44][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等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73-74.
[45]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的西方探索与中国实践[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46]Banks,J.A.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M].Boston:Allyn and Bacon,1988:204-205.
[47]转引自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6.
[48]王艳玲.美国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9).
[49]王艳玲.美国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9).
[50]孟凡丽,于海波.国外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1]特古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少数民族教师素质的重建[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52]白亮.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教师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8(5).
[53]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重庆:西南大学,2009:101.
[54]王丹丹.西南民族地区师范生多元文化素养培育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21.
[55]靳淑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教师的培养目标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3).
[56]欧群慧.云南省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68-174.
[57]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7.
[58]转引自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9.
[59]程红艳.文化敏感性教学:理解“外来者”“少数人”和“沉默者”[J].南京社会科学,2013(3).
[60]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61]程良宏,马新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
[62]张凤.文化敏感性教学的研究——武汉市一所进城务工子弟学校的个案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3]金志远.多元文化时代的教师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14(4).
[64]苟顺明,王艳玲.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与教师培训的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2).
[65]田友谊,林静.文化可持续教学与多元融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66]田友谊,林静.多元文化教育与学校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15(2).
[67]夏正江.简析文化回应性教学——兼评文化与教学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7(3).
[68]孟凡丽.文化回应性教学探析——以美国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69]余娟,郭元祥.论外语课程的文化回应性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1(3).
[70]王艳玲.培养文化敏感型教师: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议题与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2).
[71]胡丹.美国文化回应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72][美]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M].林小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26.
[7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2-334.[美]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73-76.[英]凯西·卡麦兹.建立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54-85.[美]约翰·洛夫兰德,戴维·A.斯诺,利昂·安德森,林恩·H.洛夫兰德.分析社会情境:质性观察与分析方法[M].林小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23-251.
[74]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重庆:西南大学,2011:30.
[75][美]大卫·M.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M].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44-161.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27-4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