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地区教师素养研究
有研究者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进行了研究,认为21世纪民族地区的教师除了具有思想道德、创新等素质外,还应该具备文化业务素质和民族教育素质,比如教师应该拥有民族平等观、民族团结与发展观、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观以及民族感情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12]还有研究者认为,民族地区教师素养现代化主要包括专业素养和基础性素养现代化,而教师多元文化素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础性素养。[13]另有研究者认为,民族地区教师承担着促进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的跨文化教育使命,通过学习民族历史和文化,进而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而拓宽学生对他民族、他国的文化视野,进而帮助学生在尊重和理解他族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进而自觉创新和传承本民族文化。[14]也有研究者通过对美国文化敏感型教师的介绍,认为在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和培训中要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质”,即关注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敏锐地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接受差异、欣赏差异,并针对差异开展教学。[15]可见,由于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2.民族地区教师发展问题研究(www.xing528.com)
民族地区教师发展问题主要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两方面。在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短缺、缺乏双语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低以及教师进修机会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在相关政策的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环境、政策内容和政策主体方面呈现出自身特征,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现实诉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政策将来应进一步回应目标定位、治理方式和文化适应等具体问题。[17]上述学者的研究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启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自身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因此对于民族地区教师的研究,需要考虑其特殊性,需要从教师所生活与工作的大环境如民族文化、民族政策等方面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