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道微生物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能受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TLR和促进肝脏内炎症小体的形成影响全身免疫应答。对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患有各种全身免疫介导疾病患者的研究已证实了这些假说的正确性,并证明它们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中起作用。现已明确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的易感因素。

肠道微生物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能受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7%~18%的患者同时出现PBC或PSC的特征(“重叠综合征”);49%~92%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典型核周抗嗜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中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有组成上的改变(生物障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结合肠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小带闭塞蛋白1和闭塞蛋白)减少,血浆LPS水平升高,肠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这些发现支持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与生物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以及肠道来源的微生物产物转运到全身循环中相关。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TLR和促进肝脏内炎症小体的形成影响全身免疫应答。由抗生素、遗传因素或疾病(生物障碍)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可通过克服或逃避对共生细菌的正常耐受性反应来维持或增强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菌成分可充当抗原,刺激全身免疫应答或肠内原代免疫细胞,随后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微生物和宿主衍生的抗原之间的分子模拟以及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混乱的靶向可能随后启动或加强遗传易感个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对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患有各种全身免疫介导疾病患者的研究已证实了这些假说的正确性,并证明它们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中起作用。(www.xing528.com)

现已明确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的易感因素。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P4502D6,CYP2D6)和羧酶胺转移酶胱氨酸脱胺酶(carboxamide transferase cystine deaminase)已被提出作为某些患者的主要抗原靶点,大多数北美和北欧白种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其主要靶抗原尚不清楚,迄今为止尚未识别的自身抗原或与自身抗原相似的外源抗原可能触发该疾病或增加对该病的易感性。肠道的共生细菌及其代谢副产物构成可与黏膜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并影响全身免疫应答的外源抗原库。人类微生物群已经牵涉多种全身免疫介导的疾病的发生,包括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和炎症性肠病及炎症性肝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