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正气”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御能力及康复能力,而将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了正邪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发病的根本内因在于正气不足以抗邪,发病的条件是邪气侵袭。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消长变化是发病的基本病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正邪交争的结果相关,正胜于邪则不发病,邪胜于正则发病,因此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中医学正邪交争的病机学理论在微生态系统中得到体现。人体内的微生物群保持正常的种类、数量、分布等秩序,就是“正气”,一般认为有益菌代表正气,有害菌代表邪气。若微生物种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比例失调,分布异常,人与微生物之间不相应,就是“邪气”,邪气盛则会发病。(www.xing528.com)
微生态学认为,正常情况下,健康机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各类菌群处于动态平衡。只有因某些因素破坏了正常菌群与机体的微生态平衡,才会造成微生态失调,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定植抗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帕金森病、肝硬化、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均与肠道微生态的失调有关,因此,治疗相关疾病不是单纯杀菌和抑菌,而应注重微生态的平衡协调,使其恢复正常状态,使正常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通过营养竞争、占位效应,以及肠道细菌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菌素等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生物拮抗效应),使致病菌无法定植,从而祛除致病菌,这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不谋而合。研究也证实,服用某些中药时有良好解热抗菌的效果,但是在体外培养时其杀菌、抑菌的作用并不显著,其可能作用机制在于此类中药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提高机体抗定植力、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制衡致病菌,最终使其排出体外的效果。比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益类的中药,均具有扶植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多项研究证实,此类中药虽不具备直接的杀菌、抑菌作用,但其中的多糖、皂苷、黄酮等物质对于肠道微生物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功能,有利于肠道微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因此,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和功能正常,可能是中医调理阴阳、扶正祛邪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