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建议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问题串”问卷分析、遵循原则及教学策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串”教学建议。为此,在“问题串”的设置上,还出现一些轻率或者马虎的教学行为。(二)改进数学“问题串”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非常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问题串”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改善。(四)增长“问题串”教学知识经验教师在教学和职业发展中出现执教能力停滞状态。

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建议

基于“问题串”问卷分析、遵循原则及教学策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串”教学建议。

(一)提升“问题串”教学思想认识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日益认识到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此开始逐步地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上运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一些教师明显低估了“问题串”教学方式的复杂性,在准备工作上有些不足,甚至在“问题串”的认识上、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在“问题串”的设置上,还出现一些轻率或者马虎的教学行为。作为数学教师,要在“问题串”的设置上有高度的重视,从思想上将“问题串”的设置重视起来,明白为什么设置“问题串”,设置“问题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而且不因为看到大家在进行“问题串”的教学实验,自己也盲从地跟进,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随意的、盲从的“问题串”的教学方式要不得。为此,作为教师,对于“问题串”的设置,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问题串”的设置是为日常的教学目标所服务,不是为了走形式,一定要保证“问题串”设置具有时效性。其次,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问题串”的设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成熟的过程,对于“问题串”的设置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一次“问题串”的设置不成功,不要丧失信心,更不要对“问题串”的设置抱有抵触情绪,而要通过“问题串”设置的失败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不断完善和提高“问题串”教学水平。再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问题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过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改进数学“问题串”教学方式

教师的工作非常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要有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投入教学的精力,这样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问题串”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改善。“问题串”的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数学“问题串”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若过于简单,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答“是”和“否”,不需要开动大脑,就可以知道教师在“问题串”中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涵,就会失去“问题串”的作用。“问题串”设置过难:设置的问题若过难,学生们即使绞尽脑汁,也不能觅得解题的良方,这样学生对于“问题串”教学就会心存敬畏,以后在课堂上对于“问题串”教学就可能不再进行积极参与。“问题串”情境设置缺少艺术性:为了加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教师应重视“问题串”情境的设置,提升设计的艺术性。设置“问题串”与课堂提问区别不大:教师在数学“问题串”教学上值得注意的是所呈现的效果和日常的课堂提问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显然无法达到“问题串”教学的效果。

为此,在数学“问题串”的课堂教学上,在保证课题设置正确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效果,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问题串”日常教学的顺利推进。

(三)改变数学“问题串”教学态度(www.xing528.com)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导致现在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自由性和开放性。“问题串”教学的实施以及被广泛地运用,使得教学的氛围变得更加宽松,师生在课堂交流上也相对轻松。但是,即便如此,在“问题串”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教学态度的处理上也还有待提高。

“问题串”教学方式要推进,作为教师要从思想上和实际的规划上改变自身对于学生的态度,大胆地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发挥,使得学生更容易感知“问题串”教学的乐趣。

(四)增长“问题串”教学知识经验

教师在教学和职业发展中出现执教能力停滞状态。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得非常快,但经过一些年的教学实践以后,其教学能力的提高明显变得缓慢,甚至开始下滑。造成这种教学能力停滞不前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对自身知识储备的吸取开始放松,有的执教理念上有所落后,还有的教师是职业规划上另有想法。但是,多数教师是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严重透支,导致自身教学能力难以提高。而且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按照固有的经验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客观感受,甚至有些内容教授上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和影响这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为此,作为中学教师,不仅在数学“问题串”的教学上要有着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未来的教学发展目标也要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不吃过去知识储备的老本,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对于教学能力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教学中“瓶颈”都积极地面对,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进而进一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