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数据树的多类型信息客体统一表示

基于数据树的多类型信息客体统一表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将通过树形结构对客体进行统一化描述,提出了基于数据树的静态信息客体统一表示模型。数据子树的目的是用于更细粒度地刻画客体内数据间的关系,便于对客体进行裂解,以实施多级别用户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访问。数据树图DTG用于代表某一客体的数据森林,或某一类数据树形成的森林,如数据库某一个表中所有数据。

基于数据树的多类型信息客体统一表示

静态信息客体,一般也称为“数据客体”。数据按照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不论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均可以树形结构进行描述。笔者将通过树形结构对客体进行统一化描述,提出了基于数据树的静态信息客体统一表示模型。该方法相对于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来说更具直观性,描述客体不再仅仅限定于Web资源以及对资源说明(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的处理,而是信息客体本身,有利于安全标记与信息客体的绑定,以及安全标记绑定方法的统一。

(一)客体数据树定义

1.客体数据树的定义和规则

(1)定义

客体数据树(data tree)是一个七元组,dt=(V,E,R,N,τ,σ,φ),其中:

①V={v1,v2,…,vn},数据树节点集合。

②E={(u,v)|u,v∈V},节点间边集合。

③R={≺,→,⇒,||},数据树节点间的关系。其中,“≺”表示节点之间的蕴含关系,即u≺v;u,v∈V,则表示u在内容结构上蕴含v。“→”表示节点之间的推导关系,如 u→v;u,v∈V,表示已知 u 可推导出 v。 u1,u2,…,uk→v表示已知u1,u2,…,uk可推导出v。“⇒ ”表示数据节点间的序列关系,如u⇒v;u,v∈V,表示u和v前后并列关系。“||”表示数据节点间的并列关系,该并列关系不具有前后关系。

④N表示节点的命名空间,包括各类型数据节点的命名。

⑤τ:τ(v)表示节点v的类型,v∈V。节点类型包括数据单元、元素、属性等。

⑥σ:σ(v)表示节点v的内容或者值,内容和值可为空,v∈V。

⑦φ:φ={φr,φp,φc,φs,φl}。 其中,φr为 dt的根函数,φp为节点祖先关系函数,φc为节点子孙关系函数,φs为节点兄弟关系函数,φl为叶节点函数。

图4-3为具有蕴含关系的数据树dt,根节点为φr(dt)=R;图4-4表示的是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dt→,根节点为φr(dt→)=R。dt为一个正常的树形结构,dt→为一个倒立的树形结构。本书对数据树的定义,相对于《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障算法法律的融合》两部著作来说,更侧重于信息客体内部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具有树自身的关系,这在上述两部著作中是被忽略的。

图4-3 具有蕴含关系的数据树dt

图4-4 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dt→

(2)规则

①若 dti≻dtj,dtj≻dtk,则有 dti≻dtk。 该规则反映了数据树蕴含关系的传递性,如果dtj是dti的子树,dtk是dtj的子树,则dtk是dti的子树。

②在数据树 dt=(V,E,R,N,τ,σ,φ)中,若 v1,v2,v3→v,v4,v3→v,则v4与v1,v2是等价的。该规则表示在一个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中,若v1,v2,v3能够推导出 v,且在数据树中,又∃v4,v4、v3能够推导出 v,则 v1,v2必定与v4是等价的,或者存在依赖关系。依此可以进行类推。

2.数据子树

dt'是 dt的子树,dt'⊂dt,dt=(V,E,R,N,τ,σ,φ),dt'=(V',E',R',N',τ',σ',φ'),则有:

①V'⊆V,数据节点具有包含关系。

②E'⊆E,数据子树dt'的边是dt中的边,或者是dt中具有推导关系的节点之间隐含的边。

③R'⊆R,即数据子树dt'的蕴含、推导、序列及并列关系被包含在数据树dt的关系R中。

④τ'(v)=τ(v),σ'(v)=σ(v),v∈V'∧v∈V,即子树 dt'中的节点类型和内容与数据树dt中节点的内容或值是一致的。

数据子树的目的是用于更细粒度地刻画客体内数据间的关系,便于对客体进行裂解,以实施多级别用户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访问。

3.数据树图(Data Tree Graph)

(1)定义

数据树图DTG={{dt},λ},表示数据树与数据树间关系的集合。其中:

①{dt}是数据树集合,它要么是同一客体数据子树的集合;要么是具有某一类特征数据树的集合。

②λ为数据树间关系。λ(dt1,dt2)表示dt1和dt2的关系,关系包括等价关系、蕴含关系、并列关系、序列关系。其中,等价关系指的是相似数据树。

数据树图DTG用于代表某一客体的数据森林,或某一类数据树形成的森林,如数据库某一个表中所有数据。森林中的数据树通过关系λ进行关联。

(2)规则

规则:dti和 dtj具有推导关系,若 dti||dtj,vi∈V(dti)∧vi≠φc(dti),vj∈V(dtj)∧vj≠φr(dtj),vi=vj,且 vj,φp(vj)构成的数据子树是一个线性数据树,则必有φc(vi)→φp(vj)。

该规则说明:在具有推导关系的dti和dtj中,若dti中的节点vi不是其叶子节点,dtj中的节点vj不是其根节点,vi=vj,且vj与其父节点构成的子树为线性数据树,则可衍生出已知vi的“孩子”节点,就能推导出vj的父节点。最简单的实例是具有两个节点的线性数据树间的推导。

4.数据树的删除与合并操作

针对数据树的操作,笔者重点讨论下其删除与合并,以用于多级网络信息客体视图的生成。

(1)数据树节点的删除操作

①节点v为dt叶子节点。若dt为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则在删除v的同时,也要删除其兄弟节点φs(v),以保证推导关系的合理性、正确性;若dt为其他关系的数据树,则直接删除v。

②节点v为dt的根节点。若dt为具有序列关系的数据树,则删除节点v,v的孩子节点φc(v)成为dt新的根节点;若dt为其他关系的数据树,则删除数据树dt。

③节点v为dt的中间节点。若dt为具有蕴含关系的数据树,则将以v为根节点的数据子树删除,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若dt为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则将以v为根的数据子树,以及以v兄弟节点φ(sv)为根节点的子树删除;若dt为具有序列或并列关系的数据树,则将节点v的父节点φ(pv)指向其孩子节点φ(cv)。

(2)数据树的合并操作

①若合并的dti,dtj属于同一客体,则依据数据树图中各个子树间的关系进行合并,若dti的一个叶子节点为dtj的根节点,则合并两个节点。

(二)数据树的性质

为了使得数据树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下面,笔者将对数据树的性质进行讨论:

(1)若 dti≻dtj,dtj≻dtk,则有 dti≻dtk。 该性质反映了数据树蕴含关系的传递性,数据树dtj是dti的子树,dtk是dtj的子树,则dtk是dti的子树。

(2)若 dti≈dtj,dtj≈dtk,则有 dti≈dtk。 该性质表示,如果数据树 dti和dt j是等价的,dtj和dtk是等价的,则dti和dtk一定是等价的。该规则反映了等价关系的传递性。如图4-5所示。

图4-5 规则的实例

(3)在一个数据树 dt=(V,E,R,N,τ,σ,φ)中,若 v1,v2,v3→v,v4,v3→v,则v4与v1,v2是等价的。该规则表示,在一个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中,若v1,v2,v3能够推导出 v,且在数据树中,由 v4,v3能够推导出 v,则 v1,v2必定与v4是等价的,或者存在依赖关系。依此可以进行类推。

(4)数据树 dti和 dtj具有推导关系,若 dti||dt j,vi∈V(dti)∧vi≠φc(dti),vj∈V(dtj)∧vj≠φr(dtj),vi=vj,且 vj,φp(vj)构成的数据子树是一个线性数据树,则必有φc(vi)→φp(vi)。该规则说明的是,dti和dtj是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且两个数据树为并列关系,若dti中的节点vi不是其叶子节点,dtj中的节点vj不是其根节点,vi=vj,且vj与其父节点构成的子树为线性数据树,则可衍生出已知vi的孩子节点,就能推导出vj的父节点。

当然,在第(4)个性质中,最简单的事例为两个节点的线性数据树间的推导,如 vi→vj,vj→vk⇒vi→vk。 因此,dti和 dtj为含有两个节点的具有推导关系的线性数据树,分别包含节点 vi,vj,vk和 vl,vjp(vi),vlp(vk),若vj=vk,则 vi→vl

(三)多类型信息客体数据树转换方法

下面,笔者将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客体,对其数据树的构建方法与原则分别进行讨论。

1.结构化数据

由于结构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结构,可采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通常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而在数据库中,数据都是采用表的方式进行组织的,每个表都是一个典型的深度为2的数据树。如图4-8所示。

数据库表到数据树的转换原则:

(1)的名称转换为数据树的根节点,其类型为元素,值为空。

(2)表的各个项或者属性按照顺序成为根节点的孩子节点,其类型为属性。

(3)若表中存在两个条件:①函数依赖关系F(α)=β,α和β为表中的项,即 α 和 β 存在映射关系;②多值依赖关系 α1,…,αj→α,β1,…,βk→β,…,→γ,即联合推导关系。则将其相应的子树转换为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子树,并保留其祖先树。(www.xing528.com)

通过上述转换原则,将各个表转换为不同的数据树或者数据森林,从而形成由表自身数据树、数据子树以及与该表相关的其他表的数据树组成的数据树图。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述数据库,下面,笔者引入两个概念:一是数据束(data cluster)。数据束DC={DTG},即数据树图的集合,表示的是同一数据库表、关系表、不同属性值的数据树的集合。二是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DB={DC},即数据库是数据束的集合,表示的是由所有表组成的数据库。

2.半结构化数据

半结构化数据是结构化的数据,但是结构变化较大,由于结构变化大,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表与其对应。针对半结构数据,通常的存储方式为XML,将不同类别的信息保存在XML的不同节点中,其优点是比较灵活、扩展性好,信息扩展只需更改对应的DTD或者XSD即可。而XML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的树形结构,它由元素、属性等组成。

XML文档到数据树的转换原则如下:

第一,将XML文档中的标签映射到数据树中的节点上,节点名称与XML文档标签保持一致,但如果存在相同的名称,则按照XML文档中元素的序列关系,在其名称后添加“-1”。

第二,XML文档根元素转换为数据树的根节点,其类型为元素。

第三,XML文档中其他的元素、属性按照XML文档中层次关系转换为数据树根节点的后代节点。

第四,XML文档中存在独立的或者同类的数据单元,可将数据树分割为不同的数据子树,也称为XML片段。

第五,若XML文档数据树存在节点依赖关系,则将相应的元素或属性集转换为具有推导关系的子树。

3.非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是相对于结构化数据而言的,是不便用数据库表逻辑表达的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等。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笔者将从几个典型的数据载体进行阐述。

(1)文本

文本数据典型的代表为office系列,如Word。由于这些文本本身可用XML的方式进行存储,因此文本文件可遵循半结构化数据转换原则进行数据树的转换。但是,文本中可能存在图片、表格等非结构化数据,因此为了方便表示,笔者将把文本中的图像、表格作为整体进行处理,可作为某一元素的子元素或者属性。

对于一个doc文档而言,其目录结构中的节点转换为数据树中的元素节点,每一个元素节点包含属性、子元素和内容节点;文档中的图片和表格可以作为节点来表示。不同的是,form节点下还包括了属性节点。

(2)视频

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组成的,某段连续的帧构成了一个视频画面。

视频到数据树的转换原则如下:

第一,视频中的帧映射到数据树的节点上,帧名为节点名,节点类型为元素。

第二,连续的帧构成数据树的子树,连续帧之间是一种序列关系。

第三,如果存在若干画面可以推导出下一个画面,则可以画面作为节点,形成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子树。此时,节点名为画面连续帧的名,类型为数据单元。

(3)图像

图像包括像素图像和矢量图像,像素图像是由众多像素组成的,而矢量图像则是带有方位位置的像素图像。

图像数据节点(Picture Data Node):将可组成一个可识别图像单元的像素集合,称之为图像节点。一个图像是由若干节点组成的。

由于一个图像是由若干图像节点组成的,所以可根据节点之间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构建成一个数据树。图像到数据树的转换原则如下:

第一,图像节点映射为数据树节点,图像节点名为数据树节点名,节点类型为元素。

第二,将图像进行分割以后,依据图像的特点,选取合理的图像节点作为数据树的根节点,其他节点则按照节点间的相对位置,映射为数据树的其他节点。

第三,图像节点间关系映射为数据树节点之间的关系。图像节点之间的关系通常为并列对等关系,因此尽管数据树呈现的是层次化的节点关系,但是数据树节点关系仍应与图像节点间关系保持一致。

(四)数据树操作

针对客体关系,下面,笔者对数据树的操作进行讨论。数据树的操作主要包括节点删除、合并、拆分等。

1.数据树节点删除(v-delete)

数据树dt节点的删除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

(1)节点v为dt叶子节点

①若dt为具有蕴含关系或具有序列关系的数据树,则直接将节点v删除;

②若dt为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则在删除节点v的同时,也将其兄弟节点φs(v)删除,以保证数据树推导关系的合理性、正确性。

(2)节点v为dt根节点

①若dt为具有蕴含关系或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则删除数据树dt。

②若dt为具有序列关系的数据树,则删除节点v,v的孩子节点φc(v)成为dt新的根节点。

(3)节点v为dt的中间节点

①若dt为具有蕴含关系的数据树,则将以v为根节点的数据子树删除,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②若dt为具有序列关系的数据树,则将节点v的父节点φp(v)指向其孩子节点φ(cv)。

③若dt为具有推导关系的数据树,则将以v为根的数据子树,以及以v兄弟节点φ(sv)为根节点的子树删除。

2.数据树的合并(dt-combination)

数据树的合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数据图中,同一客体所有数据子树的合并;二是不同客体之间数据树的合并。

数据树合并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两方面:

(1)若合并的数据树dti和dtj均属于同一客体

第一,遵循数据图中各个子树之间的关系进行合并。

第二,若数据树dti的一个叶子节点为数据树dtj的根节点,则合并两个节点。

(2)若合并的数据树dti和dtj分属于两个客体

首先,将数据树进行二叉树转换,有两个转换方法:一是数据树根节点v的第一个孩子v1,作为根节点v的左子树,其他孩子节点v2…vk作为v1的右子树;二是分别以v1,v2…,vk为根节点进行递归操作。

3.数据树的拆分(dt-splitting)

数据树的拆分是相对于合并而言的,其遵循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若是一个客体的数据树拆分,则有:根节点可单独划分开,但其孩子节点被拆分开时,必须保留根节点;数据树子树的拆分也要遵循上述原则。

第二,若是多融合客体数据树的拆分,则有:多融合客体数据树的拆分要遵循右子树分割原则,即多客体合并时右子树插入原则;在数据树中,若某一数据子树的根节点与该根节点的父节点相同,则从数据树中分离此数据子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