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复习考点▶
基础掌握
一 单项选择题
1.儿童在解决脑筋急转弯问题“小明吹电扇,为什么越吹越热”时,只想到电扇吹小明,想不到是小明吹电扇,这里体现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是(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问题表征 D.灵感
2.人们常常用电吹风吹干头发,却没想到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属于( )。
A.原型定向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茅草的启示,说明解决问题受( )影响。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动机 D.情绪
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
A.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B.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况
C.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况、系统与具体化
D.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5.教师对学生错误的问题回答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6.在培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下列教师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B.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C.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 D.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
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既定疑问
C.思维定势 D.思维起点
8.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
A.问题表征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9.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应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
A.可逆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10.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征不包括( )。
A.流畅性 B.认知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1.一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指向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2.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13.将问题的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这个过程所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是( )。
A.逆向搜索法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分解法 D.爬山法
14.小明在解数学题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解题的方法,于是将问题搁置了。几天后,他突然想到了解题方法。这属于( )。
A.晕轮效应 B.高原现象
C.酝酿效应 D.定势效应
15.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列举出剪刀的用途,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1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 )。
A.具有积极的作用
B.具有消极的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7.学生小明已经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他在运算6+3×5=?时,还是先把6和3加起来再乘以5,这种情况是受( )影响的表现。
A.定势 B.正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水平迁移
18.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
A.推理式 B.算法式
C.演绎式 D.启发式
19.在解答一些应用题时,数学老师教学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帮助思考及解题。这种方法在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过程中属于( )阶段。
A.发现问题 B.检验假设
C.评价反思 D.表征问题
20.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列举报纸的用途,某学生给出了阅读,包东西、当坐垫、折玩具、剪成碎片玩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说明该学生思维的( )较好。
A.流畅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D.指向性
2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直觉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22.在发散思维训练中,( )是指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想象出利用该种方法的种种可能性。
A.方法扩散 B.结构扩散
C.用途扩散 D.形态扩散
2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打。请问( )的发散思维变通性更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A.小方 B.小明
C.一样 D.不知道
24.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哪一阶段?( )
A.发现问题阶段 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 D.验证假设阶段
25.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下列不恰当的是( )。
A.创设适宜的条件,激发创造需求
B.摆脱惯性思维,发展应变思维
C.运用聚合式提问方式,发展集中性思维
D.调节认知行为,增进创造力
2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7.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原因可能是( )。
A.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认识缺乏 D.意志薄弱
29.学生道德品质构成要素中有一种要素指的是学生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坚持的程度。这一要素是指学生道德品质中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0.品行不良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下列属于客观方面的原因的是( )。
A.意志薄弱 B.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C.不良行为习惯的负面作用 D.学生自身的性格存在缺陷
31.小诺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提出了电子是否跟光一样存在波动性的猜想,对此,物理老师李老师不但允许小诺大胆假设,还鼓励他进行实践验证。李老师的做法能够帮助小诺( )。
A.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B.学习社会规范
C.养成良好品德 D.改善行为习惯
32.内化是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33.在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外显
34.某阶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此时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道德阶段
35.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6.小明同学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者被赞赏的行为。所以其努力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这表明该同学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3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38.与依存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社会性 D.内化性、意志性
39.一个孩子认为故意打破一个杯子比不小心打破10个杯子应该受到的惩罚更大,他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水平所属阶段是( )。
A.从他律到自律 B.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
C.从结果到动机 D.从片面到全面
A.直觉的 B.想象的
C.伦理的 D.行为的
二 多项选择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情绪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
A.序列性 B.逻辑性
C.目的性 D.认知性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根据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B.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C.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D.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4.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知状态,它包括( )。
A.问题所给定的条件 B.任务的目标状态
C.完成任务的算子 D.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5.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需要经历的阶段包括( )。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学习问题 D.解决问题
6.下列做法中,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 )。
A.让学生进行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
B.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C.教授并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D.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7.下列关于创造力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有( )。
A.营造安全严肃的氛围和环境
B.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C.发挥直觉在教学中的作用
D.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
8.问题解决既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又是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知识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问题解决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类思维搜索策略。常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爬山法
C.逆推法 D.联想法和类比法
9.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思维的流畅性 B.思维的敏捷性
C.思维的独特性 D.思维的聚敛性
10.创造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创造活动的相关知识。根据华莱士的观点,创造性活动可分为( )阶段。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
11.下列属于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的是( )。
A.家庭环境 B.道德认知
C.个性品质 D.适应能力
12.道德情感包括(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羞耻感 D.荣誉感
13.手工制作课上,老师让学生们说出矿泉水瓶的不同用途,这个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 )。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4.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www.xing528.com)
C.后习俗水平 D.习俗后水平
15.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效方法有( )。
A.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三 判断题
1.漫无目的的幻想也可以看作是问题解决。( )
2.低智力创造力肯定低,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
3.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在阶段的划分上分为表征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评价结果四个阶段。( )
4.在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酝酿阶段,思考者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5.思维定势是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对解决问题的影响是消极的。( )
6.证明几何题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 )
7.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都对问题解决起着消极作用。( )
8.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 )
9.品德在个人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
10.儿童品德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可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不再是以单方面服从权威为特征,而是以相互遵从规则为特征。( )
1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儿童在10岁之前属于他律阶段。( )
12.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
13.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
14.道德情感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
15.中学阶段学生品德发展形成的关键期是高中二年级。( )
16.衡量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看他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水平。( )
17.处在习俗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并以社会成员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准则。( )
18.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8岁的儿童在道德上一般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反抗和不满,处于自律道德阶段。( )
19.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
20.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改变可以导致人的态度改变。( )
21.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 )
22.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方式来考虑问题。( )
23.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
24.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受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内化阶段。( )
四 填空题
1.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_、_______和道德行为。
2.________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进阶提升
一 单项选择题
1.王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经常鼓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2.国际象棋大师看五秒钟能复现20多个棋子,而新手看五秒钟只能复现4—5个棋子。此例反映了新手和专家之间( )的差异。
A.有意义的知觉模式
B.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技能执行速度
D.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
3.关于问题情景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问题情景中所包含的事物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景中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景中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4.( )是指在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引导下的具体操作,也就是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使之逐渐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
A.评价解决结果 B.确认认知操作
C.建立问题表征 D.实施认知操作
5.以下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
A.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B.政治选择题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16年的G20峰会在哪举行
6.想起来岳飞的高风亮节,就能激起我们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7.跑1500米,前面匀速,中间追逐跑,保持前几位,最后提速冲刺。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是( )。
A.逆行思维 B.尝试错误
C.爬山法 D.手段—目的分析
8.( )是以书面形式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实施和监督关系的一种矫正方法。
A.改过迁善法 B.防范协约法
C.自我观察法 D.提高品德认识法
9.下列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荡秋千
C.穿衣服 D.用一个词语造句
10.科学家通过观察鱼类的体态特征,发现它们的流线型体态适合在水下运动,减少阻力。于是将这一发现应用于船舶的制造,现在大部分船舶都采用流线型的造型。这个创新正是利用了问题解决中的( )策略。
A.逆推法 B.联想法
C.爬山法 D.类比法
11.陈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用黄泥做杯子的手工任务,为了完成该任务,学生们纷纷开始翻书,寻找灵感。案例中,学生处于创造性思维的( )。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12.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奥斯本 D.桑代克
13.不良少年的转化过程( )。
A.忏悔—顿悟—转变 B.醒悟—转变—自新
C.顿悟—自新—转变 D.认知—顿悟—自新
14.某学生欺负班上一位年龄较小的儿童,班主任在教育该学生时引导他从“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的角度思考,老师这种方法是运用了品德教育的( )。
A.移情训练法 B.群体讨论法
C.习惯养成法 D.条件反应法
15.最近陈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抄袭行为,对此陈老师应当优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
A.和抄袭作业的学生约法三章,规定若下次再发现抄袭行为,将取消学生本科目成绩
B.与抄袭作业的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请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C.实行分层作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布置数量和难度不同的作业
D.主动找学生沟通,将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逐步引导学生行为改变
16.假如学生喜欢某位老师,随之也会喜欢该老师上的课,并取得较好成绩。( )是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
A.态度中的情感迁移 B.学习兴趣
C.学习需要 D.强化说
17.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学说,处于( )的儿童,会盲目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
A.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B.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
C.守法与良好的道德定向阶段 D.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二 多项选择题
1.关于问题解决,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启发式策略与算法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B.对问题深层特征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C.个体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D.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问题解决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训练,教师要注意( )。
A.训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B.培养学生解题的信心
C.要求学生严谨地思考问题 D.随意抛弃原有的思路和答案
3.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对此,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不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独创性的活动
B.向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
C.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和独到的意见、看法,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D.创设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以下说法符合他律道德阶段特点的是( )。
A.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听话即好,不听话即坏
B.在惩罚时可以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C.惩罚应该带有补偿性
D.规则是不可以变更的
5.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下列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必然具有高创造性
C.低智商也可能具有创造性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6.小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
A.验证假设 B.明确创造目的
C.收集广泛的信息 D.必要的技能
7.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包括( )。
A.依从 B.认同
C.信奉 D.从众
三 判断题
1.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2.态度与品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态度所涉及的范围比品德要大,且态度的价值内化程度比品德更深。( )
3.缺乏知识的头脑是可以产生创造性的,创造性可以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 )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
5.在角色扮演法、行为操练法和表扬鼓励法中,最易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法。( )
6.如果儿童判断事情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做某事是否得到大众认可,即认可是好的,不认可是坏的,则其处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前习俗水平阶段。( )
7.小学生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年龄越小越不一致。( )
8.人类的道德体系是多层次的,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行为能力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
9.良好的性格塑造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必由之路。( )
10.归纳结构问题是要问题解决者对自己所面临问题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做出鉴别和推导并发现隐含在其中的规律以解决问题。( )
高级挑战
一 单项选择题
1.创造技法中的( )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和领域,以期取得新的发明和创造的方法,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应用领域。
A.类比推理法 B.智力激励法
C.移植综合法 D.检查单法
2.“在高山煮食物为什么煮不熟?”依据探究的深度,这种问题属于( )。
A.描述性问题 B.解释性问题
C.预测性问题 D.关系性问题
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是( )。
A.目标 B.觉察
C.检评 D.改正
4.以下对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更快,深度更深
B.专家的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更丰富,加工程度更深
C.专家由于专门知识的水平高,更加注重细节
D.由于技能已经自动化,专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自我监控
5.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
A.发散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6.易拉罐的用途可以做成花篮儿,可以做成烟灰缸,可以做成铲土的小铲子,这属于训练发散思维的( )。
A.特征扩散 B.结构扩散
C.材料扩散 D.方法扩散
7.问题解决的灵感往往( )。
A.在高度紧张的思索时出现 B.在冥思苦想之后的紧张状态下产生
C.在高度紧张的思索之前出现 D.在冥思苦想之后的放松状态下产生
二 多项选择题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 )方面入手。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关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错误的道德观念,误把英雄当成英雄主义
B.明显的意志薄弱,容易在煽动和引诱下犯错
C.异常的情绪表现,对教师、父母及其他关系的他人对立
D.不良的行为习惯,经侥幸得逞而强化
3.创造力的三维侧面模型认为,创造力是由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侧面组成。这三个侧面是( )。
A.创造力的动机侧面 B.创造力的智力侧面
C.创造力的智力方式侧面 D.创造力的人格侧面
三 判断题
1.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 )
2.考试时主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 )
3.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观念冲突论解释。( )
4.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
5.处于品德最高层次上的品质是科学世界观。(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