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教育的起源问题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其中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的说法属于(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 )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其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时至今日,这一教育仍然在教育界得到广泛推崇,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继承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4.下列教育思想与教育家搭配错误的是( )。
5.下列哪项更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B.教育逐步确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
C.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6.晏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晏子强调了( )对于国家治理的关键作用。
A.人才培养 B.政治发展
C.治安稳定 D.经济发展
7.教育在促进人类对各类知识和文化的认知以及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理解、树立世界眼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具有( )。
A.传播功能 B.巩固功能
C.选择功能 D.保存功能
8.《荀子·劝学》中“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这体现了( )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A.环境因素 B.学校教育
9.教师施教应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这样做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整体性
10.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1.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时期是( )。
A.准备期 B.稳定期
C.适应期 D.创造期
1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化,使它具有许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 )。
A.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协调作用
B.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协调作用
C.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
D.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协调作用
1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14.关于小学减负,正确的说法是( )。
A.减负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精神负担以及经济负担
B.减负就是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
C.减负的核心内容是少留作业
D.减负的关键是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
15.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在原始社会初期,主要由老年人教给儿童一些看管所获猎物和设置隐蔽场所的操作方法。到了母系氏族时期,出现了男女分工,男女儿童分别由成年男女指导做一些男性和女性分别应该做的事。上述事件属于教育阶段中的( )。
A.非形式化教育 B.形式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未来的教育
17.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1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体现了教师具有( )的职业角色。
A.管理者 B.“授业解惑者”
C.研究者 D.“传道者”
19.提出师生之间应该是“我—你关系”而非“我—它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真诚、平等对话的思想家是( )。
A.马丁·布贝尔 B.雅思贝尔斯
C.萨特 D.泰勒
20.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D.以传承文化为目标的授受关系
21.( )强调课程“深度”,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纵向性
2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其中,( )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
A.职前师范专业学习 B.新教师入职培训
C.在职进修和校本研修 D.教师自我教育
23.王老师认为教师只需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负责,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案例中王老师的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 )。
A.专业知识 B.教学技能
C.育人职责 D.经济地位
24.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了学生的( )。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25.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6.提出“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呼吁人们既不能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洛克
C.蒙田 D.巴西多
27.“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这条生物课程标准对学生的(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A.学习内容 B.学习方式
C.学习观念 D.学习过程
28.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29.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儿童、学校 B.社会、儿童、知识
C.儿童、知识、学校 D.社会、学校、知识
30.泰勒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 )。
A.鉴定教师的教学水平
B.了解这门课程的适应性及其优缺点(www.xing528.com)
C.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D.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内涵极为丰富,突出表现在( )。
A.人的自由发展
B.人的才能全面发展
C.人的匀速发展
D.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下列选项中,属于《论语》教育思想的是( )。
A.庶、富、教 B.有教无类
C.君子之教,喻也 D.长善救失
3.被称为教育学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为( )。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教育学概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5.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 )。
A.任务和内容 B.方法和手段
C.规模和速度 D.性质和原则
6.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A.它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B.它决定着教育目的
C.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D.它决定着教育的效果
7.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下列理论属于内发论的有( )。
B.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C.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D.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8.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A.性别差异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9.下列属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有( )。
A.陵节而施 B.揠苗助长
C.循序渐进 D.学不躐等
10.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 )。
A.政治思想素质 B.劳动素质
C.学科知识素质 D.身体与心理素质
11.“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中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长期以来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其弊端表现为( )。
A.偏重德育中知识的传递
B.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非应试科目的教学
C.偏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差异
D.偏重校内教育,忽视社会实践
12.关于终身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D.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
1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4.学校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 )。
A.社会的主流文化 B.学生亚文化
C.社会的特定要求 D.外来文化
15.当代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有( )。
A.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心理素养
16.以下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C.承认儿童的主体性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D.教师应尊重儿童,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进行教育
17.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有( )。
A.为行动而研究 B.在行动中研究
C.由行动者研究 D.在行动外研究
18.张老师在进行诗词背诵教学时,为了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反感,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才能背的又快又好,其中有个学生提议,可以把古诗和跳皮筋的动作结合起来,边跳边唱,通过游戏加强背诵训练,张老师欣然同意。案例中张老师进行的活动属于( )。
A.隐性课程 B.学习者中心的课程
C.知识中心的课程 D.活动课程
19.教科书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下列关于教科书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
A.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B.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C.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D.对教科书内容的掌握与否对教师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决定作用
20.下列属于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念有( )。
A.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的发展,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B.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在现实社会中开展学生需要和感兴趣的课程活动
C.为实现其教育价值主张根据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建立课程体系
D.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社会
三、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错误的写“×”)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
2.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 )
3.教育不是促进社会个性化的过程,而是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
4.教育所传播的文化是系统的、完整的、有序的文化,因此教育的文化传播能产生较好的文化知识、吸收融合的效果。( )
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了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作用。( )
6.私学是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贡献之一。( )
7.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导致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 )
8.素质教育是对人发展质量上的一种关注。( )
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程度的学校教育,在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概念等同于“基础教育”这个概念。( )
10.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1.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 )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
13.在课程设计的取向中,学科中心设计抓住了学科的内容,而忽视了学习者的活动,学习者中心设计注重了学习者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科的内容。( )
14.课程标准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卢梭在教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是《_________》,这本西方的第一本教育小说被卢梭自认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________提出的。
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_。
4.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_________三个阶段。
5.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类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________和研究型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