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炕围子:传统装饰与保平安符号

陕北炕围子:传统装饰与保平安符号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北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从古迄今都十分讲究用炕围子这种形式,来装饰美化居室环境。这种原始的红色线条壁饰,便是陕北“炕围子”的原始表现形式。在陕北的乡俗民风中,炕围子不仅表现出装饰美的效果,而且保留着祛邪恶、保平安的象征作用。陕北农村的炕围子比较繁复,讲究艳丽,而城市的却时兴简洁。

陕北炕围子:传统装饰与保平安符号

古代壁画

炕围子是陕北窑洞、房屋住室里炕墙周边的一种绘画装饰图案,它是由原始壁饰传承发展而来。陕北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从古迄今都十分讲究用炕围子这种形式,来装饰美化居室环境

陕北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6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的彩陶绘画技术已非常精湛,不仅装饰线条流畅,繁丽多彩,而且图纹逼真,生动写实。到约4000—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原始的墙裙装饰便随着绘画、宗教艺术的日益发展而诞生了。198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在绥德小官道龙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在3座房址的墙壁下部与居住地面衔接处发现有枣红色的平行线条,称为“壁饰”。那时先民们在粉饰居住面墙裙的过程中先将墙壁面修整平坦,从居住面高0.8米处标以厚2厘米的草拌泥,再涂上厚3厘米左右的红胶泥面,用白灰或姜石粉抹面,每一层粉饰都保持薄厚均匀,平坦光洁,然后在墙壁底部紧接居住面处,涂一条枣红色壁饰,线条粗细一致,色彩鲜艳,朴素美观,简单大方,从后室一直延伸至前室。后室中央部位有一椭圆形图案,底涂枣红色再涂黑色,似与宗教有关。原始的壁饰均匀平坦美观,与今天工匠们粉饰的墙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考古发掘证明,史前先民们的居住面地炕不分,先民们席地而坐卧,原始的壁饰不仅仅具有装饰美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画,而且表现出原始宗教崇拜的深刻含义。这种原始的红色线条壁饰,便是陕北“炕围子”的原始表现形式。

炕围子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承,在陕北地区广为流行。传统的炕围子在线条表现的基础上,逐步引入绘画的题材和体裁,人物花鸟、山水名胜、人物故事、琴棋书画等尽在其中……在陕北的乡俗民风中,炕围子不仅表现出装饰美的效果,而且保留着祛邪恶、保平安的象征作用。每逢阴历旧年前夕,居民“打扫窑”后,即要换新的炕围纸或炕围布以寓除旧;兴修窑洞盘新炕要贴炕围子或油漆炕围子以图喜庆吉祥;结婚迎新也要贴炕围子或油漆炕围子以装点喜庆气氛。

陕北农村炕围子(www.xing528.com)

炕围子的用料、图案以及表现手法,因时代的不同、家庭的贫富以及工匠的手艺而定,其美感效果不尽相同。其色彩多给人以热烈、温和、吉祥、高雅的感觉。炕围子的用料早先用色彩夺目的颜料涂底,桐油敷面,以后用纸、布以至调和漆、壁纸等。炕围子布、纸可以直接到商店里买到,花边图案、尺寸式样都是固定的,用稀糨糊直接贴裱于炕壁。布炕围有婆姨们飞针走线亲手制作的,也有买现成印花的,悬挂于炕壁,效果明显,洗换方便。旧时刺绣的布炕围和桐油敷面的炕围子,都是富贵人家的专利。陕北农村的炕围子比较繁复,讲究艳丽,而城市的却时兴简洁。炕围子的新旧、干净、繁复即可看出这家婆姨的聪明勤劳、讲究爱好。油漆炕围子则比较复杂,须请专门画炕围子的工匠来完成。先用大白粉打底,使炕墙平坦,根据主家爱好着底色,用线条变化纹样,其绘制工序同原始壁饰的工序基本相同。它是我国壁画艺术长河中的一个缩影,其图案多以四周边框、单双线条变化出勾连万字、云纹、如意纹和富贵不断头等纹式;以葫芦宝饼、莲花生子、鹿鹤同寿、石榴牡丹、花鸟鱼草等寓意性和装饰性较强的图案为主题内容。现代的炕围子多讲究一两种色调的搭配,底色以奶油、苹果绿为多,镶以黑色宽边、简约明快。也有用壁纸、贴塑、水色木质炕围子等新型材料点缀的。小小的炕围子融几何、美学、绘画、审美观为一体,极富民间美术特色。

陕北炕围子的装饰艺术,随着时代的不同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花样不断翻新,图案用料也不断变化,其乡土气息、象征意义却始终未变。而今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淡化,承袭这种传统文化的人也日渐减少。不过从炕围子的传承变化,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追求、向往,也说明了炕围子从简洁装饰到繁复表现再到简单明快的发展轨迹。

(原载《陕西史志》,1997年第2期,略有改动,入选《世界学术文库、文化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