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2年张闻天调查沃土陕北

1942年张闻天调查沃土陕北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闻天积极响应党中央这一号召,从1942—1943年,他主动率领农村工作调查团,深入晋陕农村进行调查,史称“晋陕调查”。张闻天及调查团一行来到杨家沟村,住在开明地主马维新家里。12月10日,张闻天在西川、双湖峪做市镇乡调查。1943年3月3日,张闻天等回到延安,结束了调查工作。1994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又将这份报告收载。

1942年张闻天调查沃土陕北

张闻天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做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张闻天积极响应党中央这一号召,从1942—1943年,他主动率领农村工作调查团,深入晋陕农村进行调查,史称“晋陕调查”。其间调查团在米脂县做了详细的农村以及公私营工商业集市、物价、租赁、借贷等方面的调查,撰写了著名的《米脂县杨家沟调查》报告,毛泽东十分赞赏:“对我们很有益处,请继续写。”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深刻反映了陕北农村的真实历史和演变趋势,对研究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42年7月,随着八路军“民运股”在米脂县“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全县政治形势基本稳定。中共米脂县委将米脂县政务委员会改称为米脂县务委员会,取代了国民党米脂县政府。米脂人民群众拥护的革命政权正式建立,全县政治气氛十分浓厚,民主、进步的形势空前活跃,支持抗日救国的呼声日益高涨。9月20日,时年42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闻天(化名张晋西),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完成神木农村调查后,再次率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共10人来到米脂进行考察,途经万户峪、大会坪、乌龙铺等地,到达米脂县后,住在八路军华严寺独一旅二团团部。21—23日,在米脂县务委员会分别同副主任魏伯、贺秉章等领导谈话,了解县内情况,商谈调查计划。9月24日,上午同边区米中党总支书记邵凯以及米脂参议会常驻议员高云屏等人谈话,了解米中的相关情况。下午在高云屏家中见到高云屏的父亲高愉庭,了解米脂城内地主阶层的状况。调查组其他成员张闻天夫人,中央书记处处长刘英,中央研究院马洪、许大远等分别与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治文,中共何岔区委书记张国光,绥德分区参议员等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选定杨家沟、刘家峁、高庙山三个典型村,然后分组深入农村展开调查研究。

9月26日,调查团分成三组进村,调查农村地主经济的发展情况。张闻天及调查团一行来到杨家沟村,住在开明地主马维新家里。次日他请教区委干部,同何岔区抗日救国会书记张登特同志谈话,了解何岔区的基本情况和民风习俗。

杨家沟村早在1940年就成为解放区(当时属中共米脂县何岔区第六乡委员会),它是一个全国较为罕见的地主经济集团集中分布的村落,居民大都居住在杨家沟东西两边的半山上,西山上为“扶风寨”55户地主宅院,大都分布在寨内,其特点是“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在调查中张闻天亲手拟定提纲,亲自登门拜访。在56个日日夜夜的调查中,他走遍了杨家沟的家家户户。他寻找地主家族中的各色人物,了解他们的发家史和兴衰变化。既关注农民现实生活情况,又考察了解历史人文演变。

10月1日,他来到马醒民家,通过与其交谈,了解马家地主的家庭经济发展情况。同时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不仅召集各阶层人士召开座谈会,而且还多次走访村内及邻村农民和干部,与他们促膝长谈。分别于10月10日、11日先后向农民刘成元、刘树荣等了解家庭生活以及租种马家地主的土地情况,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张团长。他亲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同群众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成为美谈。

10月13日、20日、23日张闻天分别三次向杨家沟地主集团代表人物马维新了解自种、伙种、安种、经营自号,生意买卖以及雇工情况。后又分别于10月24日、25日,用两天时间,耐心地听取马维新介绍自己的家世。通过一问一答,马维新由被动介绍到自动说出自己经营发家过程。当张闻天得知马维新家保存着一百多年来的铺面生意、土地买卖、典地、窑房、租粟、银钱揭、伙子、工账等账簿及各种文约,十分感兴趣,马维新也毫无保留地将账本借给调查组研究。(www.xing528.com)

张闻天正是通过这个利益集团代表的农商经营模式,揭示出杨家沟地主集团发家致富的规律。他如获至宝,晚上翻阅,对照账簿,逐节逐章,进行修改,并由刘英、马洪对大量的商业账簿、地契等数目进行详细统计核算,综合分析,修改补充,全面了解陕北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如生产、生活、经济关系、阶级斗争、思想动态等。张闻天风趣地对马洪说:“我们好多搞经济学的人,都不知道这一套,而不懂得这一套,经济学上的许多原则就成为空洞的东西。我们在这里研究地主的账簿,也就正像当年马克思住在伦敦图书馆里研究资本家的各种材料一样,《资本论》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呀!”“我们也要弄明白中国的经济,也不能不研究马太爷家的‘账本子’啊!”在米脂十月寒冷的冬天里,张闻天将马维新从民国六年(1917)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26年间使用长工姓名、工资以及牲畜等基本情况编制成表格以及其他资料,一一加以整理。

11月,张闻天还分别同米脂县务委员会秘书华奋以及地主马荣选进行谈话。11月19日,终于将调查杨家沟地主经济过程中的材料,分门别类整理成近10万字的《米脂县杨家沟调查》。11月21日,调查团成员从杨家沟回到了米脂县城,休息一会儿后,又在米脂城内开展调查,于12月2日结束后离开米脂县。这项调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张闻天在1943年《出发归来记》中说,搜集到部分资料,未整理发表。12月10日,张闻天在西川、双湖峪做市镇乡调查。1943年3月3日,张闻天等回到延安,结束了调查工作。

《米脂县杨家沟调查》这份地主经济调查报告,约14万字,记述了马维新一家30多年的经营经济农业过程,剖析了他兼并土地、放高利贷等农商活动。整篇报告由张闻天亲自主持,马洪执笔起草,并经张闻天多次修改、补充资料后定稿。1944年5月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出版,署名“延安农村工作团调查”。195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了修订版。1977年日本学者浅川谦次以《陕西省北部旧中国农村——米脂县杨家沟调查报告》为书名,翻译成日文。1980年8月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1994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又将这份报告收载。报告通过对一个典型地主解剖,以翔实可靠的材料说明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正如有的学者评价所说:“这样一个具体充实的地主经济调查报告,在我国堪称是少有的。”成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典范事例,是研究陕北农村社会现状的珍贵资料。

张闻天米脂之行,特别是《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的出版,给米脂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原载“米脂党史地方志”微信公众号,2017年3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