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偃师八景》诗赞:陕北人文历史探微

《偃师八景》诗赞:陕北人文历史探微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鞍山:位于偃师之南,海拔1258.1米,属万安山系,其山势东西两峰高,中间低,状如马鞍,故名。首阳山:为邙山一峰,居偃师西,海拔359.1米,因山势旋绕,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名之。

《偃师八景》诗赞:陕北人文历史探微

1.马鞍山色

远岫参差列翠纹,峰峦叠叠锁层云。雨笼烟树鸟啼急,日映岚光草色匀。穿洞樵歌声乍歇,攀岩游屐酒初醺。遥望少室迥相接,不尽岧峣杂郁纷。马鞍山:位于偃师之南,海拔1258.1米,属万安山系,其山势东西两峰高,中间低,状如马鞍,故名。

2.首阳晴晓

山势崚嶒半入空,天光淡淡泻云封。草痕轻透春风碧,树色先分旭日红。古刹偏宜明灭见,河流更在有无中。登临极目情何限,疑是钟山第一峰。首阳山:为邙山一峰,居偃师西,海拔359.1米,因山势旋绕,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名之。

3.杨村晚渡

洛水潺潺映晚红,片帆欸乃櫂轻风。数声僧磬远山外,一曲渔歌夹岸中。颓马骋途嘶古渡,劳人欲济看高舂。绿杨千树村灯暗,又见沙鸥西复东。杨村渡:居伊、洛河汇流处,为偃师重要渡口,滩渚开阔,河流澎湃,风景宜人。

4.伊洛合流

伊洛西来各一川,会奔此地复沺沺。鸟惊沙岸北南树,渔到波心上下天。既出图书泻绿宇,更环球鼎灿青躔。旷径今古流无际,总是朝宗入大渊。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张家村,洛河出陕西洛南县西,二水自西向东,滔滔百里,会流于岳滩镇岳滩村东与顾县镇杨村之间,为引人入胜之一大奇观。

5.缑山夜月(www.xing528.com)

缑山夜色月澄清,四野无尘花露凝。白鹤不迷仙岛路,碧云空锁滑王城。光摇古殿松楸老,字灭残碑涧户明。可惜翠裘相拟似,教人徒忆凤笙鸣。缑山:在偃师之南,拔地而起之孤峰,乃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老子曾于此布道,又名“青牛观”。据传,周灵王太子晋在此控鹤升仙,山上有女皇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

6.夹河渔歌

偃师八景 杨村晚渡

轻舟片叶挂飞蓬,弱笠蓑衣溪上翁。数曲歌残两岸雨,一声棹破隔江风。桃花浪里春长住,杜若洲边瓮不空。醉卧顿忘天地老,浮沉宜与世人同。夹河:指伊洛两河入偃师后,二水之间的川区地带,历史上两岸村民以打鱼捕虾为生。

7.滑城烟雨

费滑城头送落晖,于今最是满林霏。马嘶曲坂疑驼偃,麦秀丘垅有雉飞。淡抹峰峦匀翠碧,疏笼涧草自芳菲。年年烟雨堪图画,亦识兴亡共一机。滑城:古为春秋滑国都城,亦称费滑,周襄王二十五年为秦国所灭。遗址在今府店镇北滑城河村一带。

8.邙山霁雪

彤云吹散北风寒,雪色连峰树色干。不夜城夭封古冢,长春苑落压重峦。林皋有屐觅山晚,溪谷无人嗟路难。共道灞桥诗思好,曾知磐石赖谁安。邙山:一曰郏山,一曰平逢山,系秦岭北支崤山沿黄河边向东北方延伸部分,自古为帝王陵墓之地,素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自陕西华岳而东来,横亘四百余里,自偃师西凤凰山入境,连绵起伏五十余里入巩义境,海拔200—400米,虽有崎岖之势,而无峭峻之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