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亲文化情结与陕北旧址打造

父亲文化情结与陕北旧址打造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9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父亲就率先提出“打造两个皇帝”设想,即恢复杨家沟毛主席旧居和盘龙山李自成行宫,并经政府同意抽调米脂中学王雁老师和电影院马耀南参加筹建工作。父亲多次和马耀南、高治仁等去北京、长沙、武汉、延安等地外调革命文物资料。1971年4月,形成《毛主席在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恢复和革命活动陈列初步方案》。与时同时,父亲在农田基建、县废品收购站和社会上征集历史文物40余件,革命文物30多件。

父亲文化情结与陕北旧址打造

父亲1926年出生于北街寺口巷,祖父从商,家庭殷实。父亲在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东小)读书时,就以书法翘楚。只要每天练习碑帖,即可得到祖父每日一个油干炉的奖赏。1939年,陕甘宁边区公署米脂中学毕业后,跟邻居马健翎在延安边区民众剧团学习戏剧、抄写剧本。后被祖父寻回家,襄助开办“天和义”字号。1945年1月,父亲又在一二零师独一旅延安留守处,随王尚荣(开国中将)夫人黄克从事文书、译电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又被祖父寻回,边做生意,边创办县业余剧团任团长。1952年,考入绥德师范师训班学习,后任县文教科科员。1955年8月,任杜家石沟区文教助理员、区文书、小学教员。

1960年冬,调县文化馆任馆员,会计兼从事群众文化和文物工作。“文化大革命”时,任“筹委会”文卫纵队副纵队长,创办“尽开颜”油印册,刊登漫画、批判文章等。1966年6月,任“筹委会”文艺宣传队负责人,作为“筹委会”三人领导小组成员,制止了“威虎山”(米中十五斋)械斗,避免两派群众组织流血事件的发生。

1970年,父亲和马耀南先生在外调期间

20世纪60年代,父亲活跃在米脂文化圈内,十字街头的黑板报春节东大街的灯谜、南门城楼宣传标语、“文化大革命”规模盛大的群众游行、米脂盲人说书宣传队赴省汇报演出、民间唢呐吹奏家进京表演,无不流淌着父亲的汗水。1969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父亲就率先提出“打造两个皇帝”设想,即恢复杨家沟毛主席旧居(时称毛主席在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办公室)和盘龙山李自成行宫,并经政府同意抽调米脂中学王雁老师和电影院马耀南参加筹建工作。父亲多次和马耀南、高治仁等去北京、长沙、武汉、延安等地外调革命文物资料。1971年,拟写“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报材料,并从省上争取到保护资金。是年,与陕西省文管会戴应新,联合发掘米脂官庄东汉画像石墓,出土画像石30余件,拓片在日本等地展出,这是陕北东汉画像石墓首次科学发掘。其中“牛耕图”被《农业考古》作为扉页插图使用。1970年,对十二月会议旧址进行修缮。1971年4月,形成《毛主席在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恢复和革命活动陈列初步方案》。1972年10月,完成《杨家沟革命旧址陈列方案》(初稿),分“六个单元”进行布展。征集外调革命文物、图片资料120余件,陈列在新院毛主席、周总理旧居和十二月会议旧址内。同时完成《杨家沟革命旧址陈列室陈解说词》(初稿),15万余字,完成室内照片文字内容的布展任务。与时同时,父亲在农田基建、县废品收购站和社会上征集历史文物40余件,革命文物30多件。他征集的秦代龙首镂空提梁壶、战国错金银铜簋,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1972年,恢复杨家沟旧居外调人员在外采访期间,左起艾克信、王燕、赵所智、高治仁(www.xing528.com)

杨家沟革命旧址陈列室陈列方案(初稿)

1973年,因在筹建纪念馆时与某位副县长意见不同。说来,也没有大的分歧,就是在“十二月”会议旧址对面窑洞脑畔上,设置宣传牌运用材料的问题,发生争论,被以“轻狂”“臭老九”“反动学术”等罪名,下放杨家沟公社,让父亲抛弃了他钟爱的事业,导致杨家沟纪念馆的筹建搁置。

那时,杨家沟由于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筹建人员每去一次杨家沟村基本都靠步行,有时从磨石沟翻山后马家园则到何岔再步行到杨家沟,路途遥远,十分艰辛。或者借用自行车代步走杨家沟大路,土质的石子道路,自行车非常难骑,遇虚土坑或结冰的路段,大家只能推车步行。我虽年少,也跟随父亲的团队,去过两三次杨家沟,因此,印象十分的真切,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