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县城北25公里,隶属孙家岔乡刘家石畔村,遗址分布在考考乌苏沟与其一条支流交汇处的山峁上,为二层台地,高出河面约40米,神木至内蒙古东胜公路从遗址西侧山下经过,宋代琉璃堡占压遗址北半部,总面积万余平方米。
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厚1—1.2米,包含物以夹砂灰陶较多,亦有少量的夹片,胎较薄。纹饰可分为绳纹、蓝纹、菱形纹、划纹、附加堆纹、指压纹、戳刺纹。采集的标本可复原的有:泥质灰陶盆一件,浅腹、敞口圆唇,壁斜内收,平底,手制,口径27厘米、高8厘米、厚0.9厘米。夹砂灰陶盆,体较厚重,曲壁内收,最大径处横贴附耳做把手,饰以划线纹。泥质灰陶罐,筒状,敞口,直壁微曲,口沿下贴一周泥条并经指压成凹凸不平的方坑状,下施泥条附耳。夹砂灰陶瓮,方唇平沿,印压蓝纹。夹砂灰陶鬲,高裆,中空袋足,把手下端连在足上。纺轮,泥质灰陶,正中钻一孔,边沿有残缺,直径4.3厘米、厚0.8厘米、孔径0.7厘米。石器采集有斧、刀各1件,凿2件。
四卜树出土陶片示意图
斧,青石质,通体磨光,孤背,双面刃,刃部稍残,长10.2厘米、宽5.6厘米、厚2.6厘米。
刀,扁平长方形,近刃部有孔,残长5厘米、宽4.5厘米、厚0.5厘米。凿体窄长,刃部与背等宽,两腰微鼓,双面刃、肩弧形,一件长9.8厘米、厚1.8厘米、宽2.8厘米,另一件残长13厘米、厚2.2厘米,略大于前一件。装饰品有灰陶环,细泥质,内厚外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一件直径7.3厘米,另一件直径8厘米。这些遗址大多分布在长城沿线和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从遗址内出土物可以推断,史前时期神木一带人口稠密,有较集中的原始群落。先民们从事着以农耕经济为主,兼营畜牧、渔猎和采集,随着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地貌,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新华村、滴水崖、四卜树、刘家石畔遗址显系同一类型的文化遗存,可找到与石峁的陶鼎、斝、盉、罐等器型,陶质、纹饰相同的陶片,新华村的敛口折肩瓮与山西东下冯折肩瓮形制一样②,各遗址都具有龙山文化的特征,应属于龙山文化,不过各遗址延续的时间长短有别,四卜树有早到仰韶时期的陶片,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神木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四卜树属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滴水崖、新华、刘家石畔则属于龙山文化。
在陕北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如石峁的Ⅰ式侈口折肩罐③,与山西陶寺发现的折肩罐④有相似之处。虽有器形的差异,但在风格、造型上则特别接近。神木龙山文化的内涵,包括了山西东下冯、陶寺的文化特征,它们在文化发展的关系上有一定的联系。内蒙古朱开沟遗址中也同样发现与石峁遗址文化层中出土的Ⅰ式盉、Ⅰ式鬲⑤,从中可以看出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石器文化的相互波及与联系。
以上四处遗址多临近水源,背风向阳,而今生态、地貌却显得荒凉,不是沙化就是被雨水冲蚀得支离破碎,沟峁纵横,但遗址内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续时间的长久,充分说明四千年前神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调查这些遗址对研究工作来说,仅仅是一个起步,目前还没有揭示出确切的地层叠压关系,他们的文化序列尚不能排列,然而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发展,望能引起注意。(www.xing528.com)
①戴应新:《陕西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
②《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第76页。
③同②。
④《考古》1987年第1期,第36页。
⑤《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原载《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