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上城夯土城垣远眺
米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境内有武郁渠、麻土坪、土木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夏商周为獯鬻、鬼方、龙方、狨狁等少数民族游牧驰骋的场所。春秋白翟占据县境,战国时曾归属于赵、魏、秦三国统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境地属肤施县①。秦代以来,陕北一直是边关重镇,该地屯集大量军队和充边的汉人,其时米脂已形成村庄和开垦的农田。人们以过度的垦荒来增加粮食来源。汉代,本境归上郡独乐县(在今龙镇马湖峪)。三国两晋时被羌、羯、氐、匈奴等少数民族争来夺去,风火狼烟,战乱动荡,华夷杂处。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化政郡革融县、大斌县(今子洲境内),安政郡抚定县。北周保定三年(563)正月,在乞银城设置银州隶之(城址在今横山党岔村),故后世也称米脂为古银州。隋大业三年(607)撤销银州,设雕阴郡(治所在今绥德),儒林、抚宁、开疆、大斌改隶雕阴郡,境地分属以上各县,后划归梁国,唐灭梁国后,复置银州,米脂境地隶属银州。唐末至五代,军阀割据,兵连祸结,政权更迭,纷争不已,中央政权与地方武装势如拉锯状。宋初,今红花坪一带,出现惠家砭小村落,时境地归陕西路。天圣十年(1032)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西夏国称帝,境地属西夏版图下的银州。后惠家砭扩建为毕家寨,“宋宝元二年(1039)更名米脂寨”②。俗传“先有毕家寨,后为米脂城”。金天会六年(1128)金人占据米脂等寨,归绥德军统治,金末,蒙古人占领葭州、米脂寨等,驱逐金人,占领斯地。以地有米脂水,“地沃宜粟、米汁如脂,故名”③。从建置来说,“米脂历史上或称寨称城称州称县,或称卫称镇称驿”④。名称繁多,建置不一,到宋代设城、设县,金因之,却是非常清楚的。元朝,米脂属陕西行省延安路绥德州,其时城垣建设也初具雏形。
明代,朝廷为安置屯垦军民而扩大建置,米脂归属陕西布政司延安府绥德州,延绥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是抗击北方外族的重要基地。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改米脂为天保县,清初复名雍正三年(1725)县境属绥德直隶州管辖。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州、厅制,下设道县两级,米脂归榆林道。民国十五年(1926)撤销道制,隶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西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米脂县属第一督察区(榆林)。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米脂隶于绥德专区,属陕甘宁边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绥德第二督察教导员何绍南被赶出陕北,翌年春,“米脂县成立了人民政府,归绥德分区领导”⑤。
社会的动荡,政权的更迭,往往使得版图发生交错与变化。明代米脂县治居于千沟万壑之中,地域宽广,管辖面积及范围大于现在地域的好几倍,包括今绥德、子洲、横山等县的部分地域。“南邻上郡,北控榆关,西达三边,东近黄河,治城居无定河东岸,为古战场。”⑥弘治《延安府志》说:“形据山川,境连沙漠,为绥德咽喉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县内编户十三里,分为万丰一、二里;泰安一、二里;双泉一、二、三里;德政一、二里;福田一、二里;升平一、二里。”⑦嘉靖二十二年(1543)“时编民不孑遗之后号七里,尽括其教”⑧。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以人逃地荒,禀请归并,为万丰、泰安、双泉、升平、德政五里⑨,区划大致同前。
“到清代封建国家管理、控制乡村基层组织运用的是里甲制。在里甲的划分中,以一村为一牌,数村为一甲,同族聚居一村,一牌很可能是宗族中的一门子,一甲又可能是同一宗族中的几门。地缘与血缘重合,没有达到官方预期的宗族辅助保甲控制地方的目的。”⑩在艾氏居住的许多村舍里,都有这种现象的表露和存在。到清康熙十七年(1678)并卫入州时,卫地旧境州并统之。雍正八年(1730)朝廷将绥德卫西北、西南几个屯田百户所划归米脂县,设分隶卫。后又改都为里,每里为十甲,共五十甲,每甲编户无准确数,民户流动频繁,迁徙不定。“民国年间实行保甲制度,米脂划分为7区,辖7镇20乡,1301村。”
米脂县城垣建设始于宋元,这时经济意义上的城市已初步形成,从明清到民国一直在不断拓展、修葺。米脂旧城苕峣山势,三河环绕,北有饮马河,南凭流金河,西临无定河川,东北依大鱼山脉,“枕山带河,扼冲阻险,北为榆塞咽喉,南可屏蔽延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艾氏家族,人才济济,俗语有“明艾清高,民国杜”之说。米脂老城在今马号圪台一带,三官洞即传说为当时的北门,依山而筑,形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元泰定三年(1326)县令吕东主持修缮城池,增筑夯土城垣,局部城垣砌垒石块。明初,米脂设守御千户所,洪武六年(1373)守御千户王纲组织人力修葺上城。正德十一年(1516)知县袁泽建议改筑“仅覆篑土而工辄报罢,使袁君不克终其志”。成化年间知县陈贵将上城东扩至东城圪崂、大鱼山脚一带,主要增筑了城垣的防御守卫功能,二人皆未从根本上进行城市的拓建,其规制草昧。其时城垣西南山脚下至银河北岸已初步形成了商肆和居民区。
米脂上城石坡
米脂城垣向外拓建,始于明嘉靖二十四年正月至次年六月(1545—1546),由推官曾继志、千户刘龙督办,知县丁让主事,县丞郭蟑、典史高增分任其责,官、军、民齐心协力,修筑下城(关城),将东、西关至华严寺湾全部拓筑在城垣之内,城工告竣后,请时任山西按察司副使的艾希淳撰写《重修米邑关城碑记》。他在碑记中详细记载了修城的经过和城池面积。“城东西长五百丈,高二丈五尺,阔一丈六尺,甃大石为基,过丈许始杂用他石,南北添设瓮城,改治楼橹。”按照明代1尺合今31.1厘米测算,新城东西长1555米、高7.8米、宽5米。城墙基部用大砖石垒砌,过五六米后改用杂石,南北二门增筑了瓮城、城楼,以利守城防御。十余年后,套酋入侵,由于城防坚固,居高临下,来犯者被击退,起到了护县保民的作用。万历元年(1573)知县张仁覆再次拓建城垣,加高加固垣体,使上、下二城连为一体。就是把原来居住在流金河北岸以及西城外的居民巷道、店铺拓建在城垣之内,流金河从东向西绕城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屏障,雄浑壮观。周长增至2.5千米,东建拱极门(迎旭门)、南建化中门(捍卫门)、北建柔远门,设瓮城,筑城楼,墙体全部用块石垒砌,城垣东北高、西南低,因防水患,唯独未设西门,在西城角楼上修一方亭,后由艾氏族人艾质明募资建西角楼,其时米脂上、下两城已独具规模,浑然一体。
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又先后4次对城垣进行修缮加固。其中同治三年(1864)由知县张守基主持的修葺工程,规模为最。他采用以工代赈(劝富商大户赞助,县内高、艾、常等大姓族人都有捐资)、廉价雇用灾民的办法,新筑城墙高2.9丈(9米)、厚1.5丈(4.9米),新增雉堞女墙983垛。重新修葺了东、南门城楼,新建北门城楼。除东北大鱼山一隅城垣采用夯土板筑外,其余城垣全部用块石护砌而成。“用银一万八千六百五十三两,大小工十万余个。”⑫使大鱼山与南、北、西城垣连成一体。山上玉皇阁古色古香,高耸云天;钟楼昂首挺立,旭日彤彤;魁星楼重檐巍峨,直插天际;登云路坊供游人蜿蜒而上……“凭临只觉群峰小,俯仰还看驿路长。”⑬南门城楼雄浑,流金耀彩,面视文山;西垣角楼矗立,河川桑田,尽收眼底;北门登高眺望,盘龙山亭台楼阁,饮马河涓涓流淌。米脂一时人杰地灵,风光无限,景物宜人,名噪延绥。
南关新城窑洞城墙
清代到民国年间,由于城内人口逐年增加,户口日繁,渐不能容。居民逐步向流金河南岸迁徙居住。“建房舍,列市肆,商贸云集,成附日多。并文屏山下之南寺坡,凉水沟等处亦孑皆陶复陶穴,有家室也。”⑭遂在民国二十四至二十六年(1935—1937)由县长楼铿声拓建南关新城,因经费拮据,在设计城垣时,把城垣内侧筑为窑洞出售,原则上占谁家的地,谁家就可优先购买,解决了建城所需的一部分资金。部分艾氏族裔也参与集资购窑,至今居住其中,其大门高大,外表式样新颖,大门内依旧用传统的卷棚顶来装饰。这种城防民居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在陕北城垣建筑中也算是一种创新。当年艾氏族人艾宪曾也参加了城垣的建筑,在3年后的竣工典礼上,“他作为司仪成为全县士绅中参与主持大会的唯一人物。他原分管庶务,但修城的大小事人们都来找他。从修城经费的筹集、占地的交涉、图纸的设计与修改乃至技工的聘请与工资等都要问他,因此,城修好了,人黑了身瘦了,但声望却更高了”。新城东起文屏山,西临无定河,南面惧乐岩。周长1.5千米,高9米,上宽6米、下宽8米。东为倚屏门,西为永定门,南为南关、新民门,新旧两城以翔风桥为枢纽,形成南北对峙,相得益彰。历史上,米脂城控扼着榆塞、延绥的无定河川道,凭恃着居高临川的特点,使之成为有名的古战场。
南关西下巷 窑洞城墙大门
米脂县城依山临河而筑,有许多优点,也有其弊端。每当夏秋汛期,暴雨骤来,山上泥土、垃圾随雨而下,至东西、南北大街小巷道路泥泞,脏乱不堪,极易诱发灾情和疫病。南关西下巷地势较低,居民多因暴雨而水漫院落造成危害。更有甚者当洪峰掀动河床里的树木,伴随着雷似的吼声汹涌直下,冲毁房舍、农田,有胆大或会水性的人便会“捞河财”。当山洪越来越大时,满河的泥水便会漫过桥面,淹没街道。新中国成立以前,米脂东沟等河流“发山水”是常有的事情。铺面、院落经常会遭到洪水的冲击,全城百姓就要遭殃。年移代更,当年新旧两城雄浑壮观的城垣多已拆毁,无情的岁月给它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那些残破的古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沧桑的过去。
注释:
①肤施县境:一说在榆林鱼河堡,一说在绥德境内。(www.xing528.com)
②《米脂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③光绪《米脂县志》卷二。
④高应德:《米脂城防纪事》,载《米脂文史资料》第一辑,米脂政协编。
⑤榆林地区地名办公室编:《榆林地区政区历史沿革》,1982年版。
⑥光绪《米脂县志》卷一。
⑦李少山:《绥德州志》。
⑧〔明〕艾希淳:《重修米邑关城记》,载道光十五年《圁川艾氏宗谱》手抄本。
⑨万丰,大致今银州街道、桥河岔。泰安,大致今李站、沙店、高渠、印斗、桃镇、杨家沟、十里铺。双泉,即今龙镇、郭兴庄和横山东部。德政,今石沟和子洲东北部。升平,今子洲马岔一带。
⑩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⑪同⑧。
⑫同④。
⑬民国《米脂县志》卷一。
⑭〔清〕高增融:《米脂宜添建南城私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