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思想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杰·佛睿思特提出,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初步构想出未来组织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即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开放化与信息化,民主管理化,持续学习性。其后,经彼得·圣吉的继续研究与发展,于1990年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第一次正式而又系统阐释了学习型组织理论,此后全球掀起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的热潮。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应是一个这样的组织:该组织弥漫着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其组织成员能够持续不断学习,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开拓创新性思维,实现自我超越以期待达到理想效果,改善固有的思维定势,形成积极而又开放的思考方式,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努力奋斗。他提炼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要素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2]。所谓自我超越,即组织为每位成员创造适应个人发展的环境,关注每位成员对于组织成功创造的价值,让每位成员通过学习不断明晰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指导实践行为;所谓改善心智模式,即组织成员要解放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接受他人的想法与行为,同时要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愿;所谓建立共同愿景,即成员们遵循共同认可的目标与信念,它存在于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以激励成员们不断成长与超越自我;所谓团队学习,即成员间相互交流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及过程;所谓系统思考,即指组织成员具有全局意识,将问题放置于系统中去思考,以整体思维与能力去寻求新的平衡。学习型组织重点突出人的意义,成员们通过学习,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创造自我,使其在组织内工作中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根据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相关内容的概述,归纳出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开放、自觉的学习氛围;人人持续不断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意识;亲密协作的成员关系;集体共享知识与经验的观念;创新发展的思维理念;协调统一的目标与愿景;成员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目前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是教师专业化思路扬弃的结果,它决定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是学校及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www.xing528.com)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见解,有强调注重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每一阶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培训的过程;有关注教师在培训或学习中获得某些方面的发展,推动教师获得专业进步的过程;有注重改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专业内容,实现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持续更新、丰富与完善的动态过程。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即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以及前两者兼而有之。目前更多倾向于第三种,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学习活动中,能够批判性获得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以满足自身成长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获得一定程度的职业幸福感的动态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一种成人教育,它关注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究,让教师明晰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社会发展及个人工作生活创造的意义,强化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及活动的理解与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在和谐、融洽、受尊敬的工作学习氛围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及学生获得有效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教师由被动专业化到主动专业化的演变过程,且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取向,包含了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以及生态取向,理智取向是指教师个体通过培训的方式获得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个体反思实践行为并加以理解与改进的取向;而生态取向强调教师与周边工作情境的关系,注重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旨在促进教师团体的协同进步与发展。这三种取向中,生态取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旨在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专业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及教育新时代的变革发展,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合作探究日趋重要,它不仅成为学校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手段,也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终身学习理论
20世纪90年代,终身学习理念传入我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进入21世纪,终身学习理论更是被广泛推广,成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是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终身教育理论的深化与延伸,有关终身学习的定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概念,即“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3]。根据此定义能够从中获悉,终身学习强调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学习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活动,最终能够体现学习主体的学习价值,实现自我完善。
教师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职业,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及思想,解决教育教学难题。因此,教师应时刻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主动意识,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有效地拓宽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应对教学实践的各类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从而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推动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学校教师们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够就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及时、主动地交流学习与合作探究,才能有效保障学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