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工程观
工程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综合性。伴随着美国工程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体系被提出,其核心理念认为工程教育是科学、技术、非技术要素的融合共同体,不仅要注重工程技术本身,还要把非技术因素加以整合参与到工程活动中,才能形成完整的工程系统,才能对整个工程系统进行重点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工程系统表现出多种技术的集成和综合,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进行融合。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工程观”指引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可以从整体论的视角进行探讨。
运用整体论思想分析工程系统,首先要了解包含在大型复杂系统工程中的各学科的理论,了解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综合、工程系统与工程背景的整合。运用整体论思想分析工程实践系统,其内容就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开展工程活动,与不同学科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合作,分析、解决现实世界的工程问题。运用整体论思想分析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更要从目标、实现条件、程序和评价几方面出发,每一部分都缺一不可。将整理论思想应用于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中,包括: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的、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调整课程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将深入的自然、人文社科知识整合到工程教育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进行科学分配,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建立联系工程实际的工程训练中心,给学生真实的工程师工作体验;强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理论与技能教学能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工科毕业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保证学生学习成果。此外,运用整体论思想进行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还要求设立多学科小组,建立交叉学科。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相比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其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实践”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内在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通过设计、制造社会、企业所需的人工产物作用于自然世界,另一方面在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人的认识逐渐变得丰富、全面,并且开始了解自然的表象、本质、规律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在一边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人类也会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一切这些知识,都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才可以获得的。
工程教育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实践性。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在做中学”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但从教育过程、人才成长过程的角度上看,整体上应该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以至无穷。[1]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是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和程序上缺一不可。学习理论阶段和实践训练阶段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及收获不完全相同,但却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学习理论阶段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迁移能力,同时培养工程思维方式;实践训练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做实验、做项目,全面感受“工程”的各项内容。(www.xing528.com)
通过多次实践,人们的思维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自我经验的总结形成解决、分析相关问题的大体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付诸实践,这样就完成了对整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开展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不断提高能力。
(三)全面工程教育观
全面工程教育观(Total Engineering Education,TEE)是立足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工程实践变革的新形势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出的最新设想。全面工程教育观将工程思维作为人类共性的学科基础,倡导全过程、全包容和全民的工程教育。
“全过程的工程教育”主张工程教育包括整个教育和专业培养体系,覆盖从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全包容的工程教育”强调观察世界的全面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综合技术和人文、技术和商贸,培养学生以多学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民的工程教育”强调工程思维对全体民众的草根性影响,主张强化工程教育的平民意识。
全面工程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厚基础、强实践,文理并重,使学生从依赖的学习者变为独立的学习者。全面工程教育帮助公众理解和体会工程对于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影响,并认识到工程教育在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各种挑战时的强大能力。在我国实施全面工程教育,要着重强调通识性工程教育、面向技术前沿的教育、面向全球化的教育、创新教育、面向工程实践的教育几个方面,同时还要关注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教育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工程教育还强调在我国工程教育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与企业联合,启动合作教育项目,加深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同时学校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