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想游戏策略
3、4 岁的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易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当成游戏中的角色。因此教师就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假想游戏情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在吃水果的时候浪费现象严重,于是,教师采用了“为梨妈妈找宝宝”的假想生活游戏情境。在吃午点前,老师拿起一个香梨神秘地说:“听说,梨妈妈的宝宝不见了,它可真淘气,一定是藏在了梨妈妈的肚子里!”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梨妈妈的肚子里有小梨籽儿,肯定是他们,他们是梨妈妈的宝宝”。说完,孩子们就大口地吃起来,都在寻找着小梨籽儿。“老师,我找到了小梨籽儿,你看!”俊俊第一个吃出了小梨籽儿,高兴地捧在手心里,生怕弄疼了梨妈妈的宝宝。看到有人吃出了小梨籽儿,幼儿的动力更足了,都个个儿不停嘴地吃着,很快小梨籽儿都露了出来,老师赶紧拿来容器,幼儿纷纷把自己吃到的小梨籽儿,轻轻地放到了容器中,小梨籽儿越来越多,而幼儿手中的香梨却越来越小。幼儿把果肉都吃到了肚子里,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幼儿在为梨妈妈找宝宝的假想游戏情境中,自然地养成不浪费水果的好习惯!
2.角色扮演策略
3、4 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因此,教师要运用这一特点,创设角色扮演游戏情境,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如刚开学,小班幼儿入园时间比较短,如果我们把各种规则搬出来指导幼儿的行为,小班幼儿会接受不了。因此,我们把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角色。例如,把幼儿当作小火车的车厢,一个接着一个排队;把幼儿当作小汽车,停车入位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争也不抢;小班幼儿在各种角色扮演的情境中理解游戏和生活中的规则,懂得一个接着一个走,以及养成不争抢小椅子等好习惯。(www.xing528.com)
3.隐性互动策略
隐性互动策略是指创设静态的情感与信息交流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行为的一种情境教学策略。环境布置中的情境教学即隐性互动。例如,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不愿意独自如厕,总依赖老师拉手去如厕。为了让孩子养成“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行为习惯,老师把水枪的图案贴到小便池外边,小便池中间弄一个枪眼的图案,孩子们小便时就成了射击手,像是玩打枪的游戏一样,把小便尿到小便池中间部位,这样孩子们就积极主动地自己去如厕了,并能够把小便浇到池子里。通过隐性互动使幼儿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