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教育必须做到自然、朴素、真实,矫揉造作的情感只会让教学虚无缥缈。要情感真实,就要“目中有人”。要摒弃重知轻人的陈旧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基于学生问题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文学作品,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提高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在教学毕淑敏老师的作品《学会看病》时,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努力使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如第三板块引导学生“品悟母亲内心,感悟表达方法”时,我出示以下PPT,引导学生经历三个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母亲的矛盾心情写出来的:
独立“勾句子”,找到表达母亲心情的句子后,一是组内“说想法”,体会矛盾心情;二是绘制“心路图”:感悟心情变化;三是总结“新发现”,聚焦母亲心理(见图1)。至此,学生的所有发现,都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在学习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描绘母亲的心情是一种内心独白式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
(www.xing528.com)
图1 《学会看病》PPT
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体验,触摸到母亲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这样的触摸中,母亲的形象真实亲切。学生生发了真实的情感,明白了别样母爱的伟大。这样的教学避免了贴标签式的口号,不是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结果上,而是自始至终在真实的情感中体验语言文字。在不断发现的“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是从物本到人本。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情有所动,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目中有人”,让学生走向了情感之美,是实现“学科育人”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