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在陶行知文本中深刻的批判精神是我们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时重要的思想资源,至今有着十分重要的认识论方面的价值。
陶行知的批判精神包含着两个侧面。一个侧面,可以称之为自我批判。
他回国最初的一段时间,花较大的精力传应西方先进教育思想。这是有意义的工作。但不久,他认为自己回国后拉了几年洋车。陶行知从深刻的自我批判而走向创造。
陶行知最初主张教育救国,当然这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在社会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时,单纯依靠教育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的。陶行知很快就批判了自己的这一认识,认为救国大事“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单独办得成功的”;教育是“政治斗争的武器”,“政治与教育原是不能分离的,二者能同时并进,同时革新,国民革命才有基础和成功的希望”。他正是自我批判中与肤浅的教育救国论划清界限,成为革命者。
“中国人受了二千年之专制政治压迫,几乎每个人一当了权便会仗权凌人……就是我这个区区校长,也不是例外,常常不知觉的独断独行,违反了民主精神,一经别人提醒,才豁然大悟。”他认为“做一个独裁校长,是千不该万不该的事情。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过不了多少时候,病又复发了。那只有再接再厉多方想法,以克服这与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作风。”
陶行知正是在这种自我批判中不断前进,体现出自我变革、自我再阐释和自我价值重估的可贵精神。这对所有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长久的启示。
陶行知批判精神的另一个侧面,是作为一个人民教育家、现代教育家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首先是进行了大量形象的批判:陶行知把传统教育称之为汉奸教育、奴化教育、亡国教育;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假先生、假学生、假国、假世界;填鸭教育;跑狗式的赌博教育(“每一个学生是父母、亲戚、朋友的赌具。大家帮助他读书是要他升官发财。一人学成,亲友名利双收;学不成,大家倒霉。”老鼠钻牛角筒是中国传统教育小影;中国有裹脚布,把女人的脚裹成“三寸金莲”,传统教育是裹头布,把中国读书人的头裹成“三寸金头”;有守财奴也有守知奴;“中国因为有了‘书呆子’和‘田呆子’,所以形成了一个‘呆子’国家”。等等。这些形象的批判显示其深刻性,表现了强烈的爱与憎,充满着智慧,揭露其实质。很少有人以如此强烈的感情,如此辛辣的语言,如此众多的生动比喻,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过如此激烈的批判。(www.xing528.com)
其次是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实质与危害:实质是吃人的教育。一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损害健康,毒害灵魂;一是教学生吃别人,教人升官发财,吃农人工人血汗。——这与鲁迅批判传统道德吃人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妙。危害性有多方面,但主要有两点:
第一,摧残人才,摧残青年。“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就会考,会考过了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现在时有中小学生因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的;也有心理变态,成为犯罪分子的;更多的未自杀、杀人,但厌学,饱尝失败之苦,形成自卑、懦弱的人格,而这会像阴影一样笼罩人的一生,造成真正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第二,传统教育的严重危害性是大规模消灭我们民族的生存力。有人认为这可能说得过分,但如果研究一下历史、研究一下现实,就会觉得这绝不是过分,而是深刻。元代以前直至明代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到明代后期,逐渐落后,以至到近代成为挨打弱国。其原因固然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传统教育消灭了民族的生存能力。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疑问:既然中国曾经在技术上如此先进,为什么伽利略产生在欧洲?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隋唐时代创立科举制,到明末走进考八股文的死胡同。这种僵化的制度浪费了无数优秀学者的精力和才华,一切具有科学认识价值的知识,不为官僚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级所重视。陶行知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指出:以应试为主要特征的科举制,传授的全都是无益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伪知识,并由此造成伪知识阶级。到鸦片战争以后,为伪知识的国与真知识的国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非惨败不可。
历史上的事实证明了传统教育大规模地毁灭地我们民族的生存力。
再看现实,现在小学在校学生1.4亿人,初中在校学生0.6亿人;高中在校学生2700万人,大学在校沉重约800万人。如继续按传统教育的办法搞应试教育,那就以升学为成功,升不了学为失败。那无论教师学生如何努力,每年必定有相当一部分人进不了高一级学校而成为失败者。每年都有一批人怀着失败者的心情步入社会,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生存力?
现在我们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各地都有一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但发展很不平衡,应试教育影响还存在。只要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只要其严重危害还在起作用,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就具有永久的警示作用,就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传统教育的深刻批判,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