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羽毛球运动发展及国际影响

羽毛球运动发展及国际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 nton”。目前,国际羽联已拥有一百多个会员国。

一、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 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直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

目前,国际羽联已拥有一百多个会员国。国际羽联管辖的世界性比赛有:汤姆斯杯赛(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从1948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尤伯杯赛(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从1956年开始,每3年举办一次(198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单项比赛),从1977年开始;全英锦标赛(非正式传统单向比赛),早在18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

二、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平均分开的长方形场地。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前场就是从前发球线到球网之间的一片场地;后场是指从端线到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中场是前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

羽毛球网长6.10米、宽76厘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毫米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牢固地张挂在两网柱之间。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网柱高1.55米,无论是单打或双打,两根网柱都应分别立在双打场地边线的中点上。正式比赛时,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必须为1.524米高,球网两端高为1.55米。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该有缺缝。

三、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战术与打法类型

(一)羽毛球基本技术

1.羽毛球握拍法

(1)正手握拍法

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球拍,使拍面与地面垂直。再张开右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贴在拍柄上。

①正手搓球握拍法: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离开掌心,拇指斜贴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稍向前伸,使第二指带斜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

②正手勾对角握拍法: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拍柄稍向外转,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第二指关节和其他三指的指根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拍柄不贴掌心。

(2)反手握拍法

反手握拍是由正手握拍法把球拍框往外转(即往左方向转),拇指前内侧部位贴在拍柄的窄面部位,食指往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的方法。通常反手握拍的时候,手心与拍柄之间有一定的空隙,这样握拍法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灵活运用。

①反手搓球握拍法: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使球拍向内转,拇指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三关节贴在拍柄外侧的下小棱边上。

②反手勾对角握拍法: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将拍柄向内转动,拇指第二关节的内侧贴在拍柄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二指关节贴在拍柄的下中宽面上,其余三指自然抓在下中宽面和拍柄内侧的宽面上。

对于握拍来说并不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握的,无论哪种握法,最终目的也就是使自己的手腕能更加灵活转动,手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2.羽毛球发球技术

发球技术可分为正手和反手发球技术。一般来说,发网前球、发平快球、发平高球、发高远球均可采用正手发球法。

(1)发高远球

所谓高远球是把球发的又高又远,使球向对方后场上方飞去,球的飞行路线与地面形成角度要大于45度角,使球在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垂直下落。

(2)正手发平高球

正手发平高球姿势、动作与发正手高远球一样,只是发力方向和击球点不同,高平球时球运行的抛物线不大,使球迅速地越过对方场区空中而落到底线附近,球在空中的路线和地面形成的仰角是45度左右。

(3)正手发网前球

发网前球就是把球发到对方发球区内的前发球线附近,球拍触球时,拍面从右向左斜切击球,使球刚好越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

(4)反手发网前球

反手发网前球就是运用反手发球技术把球发至对方发球区内前发球线附近,击球时球拍由后向前推送击球,使球运行的弧线最高点略高于网顶,球拍触球时,拍面呈切削式击球,使球落到对方场区的前发球线附近。

(5)反手发平快球

反手发平快球与发正手球的球路、角度、落点一样。发球时,球拍的挥动方向也与反手发网前球一样,只是在击球的一刹那,手腕有弹性的击球,拍面与地面的角度接近垂直,将球击到双打后发球线以内的区域。

3.接发球的站位和姿势

单打站位一般是在离发球线1.5米处。如在右发球区则站在靠近中线的位置,在左发球区则站在中间的位置。这样站的目的主要是防备对方直接进攻反手部位。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腿微屈,收腹含胸,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后脚脚跟稍抬起。身体半侧向球网,球拍举在身前,双眼注视对方。

4.羽毛球场上步法

(1)启动

从中心位置上准备接球姿势转为向击球位置出发,称为启动。一场比赛要启动几百次(基本上是每回击一拍启动一次)。要做到启动快,必须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和启动的准备姿势正确。准备姿势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持拍于腹前,整个姿势要协调放松,保持一触即发的启动姿态。

(2)移动

移动主要指从中心位置启动后到击球位置的移动方法。移动的基本步法有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蹬转步、蹬跨步和腾跳步等。

①垫步: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后脚跟进,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迈一步。垫步一般作为调整步距用。

②交叉步:左、右脚交替向前、向侧或向后移动为交叉步。经另一脚前面超越的为前交叉步,经另一脚后面超越的为后交叉步。交叉步一般在后退打后场球时使用得较多。

③小碎步:以小的交叉步移动称为小碎步。由于步幅小,步频快,一般在启动或回动起始时用。

④并步:右脚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时,左脚即刻向右脚跟进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前(向后)移动一步。

⑤蹬转步:以一脚为轴,另一脚作向后或向前蹬转。

⑥蹬跨步:在移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向后蹬的同时,右脚向来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它多用于上网击球,在后场底线两角移动抽球时也常采用。

⑦腾跳步:起跳腾空击球的步法为腾跳步。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网扑球或向两侧移动突击杀球时,以领先的脚(或双脚)起跳,作扑球或突击杀球;另一种是对方击出高远球时,用右脚(或双脚)起跳到最高点时杀球。

(3)回动(回中心位置)

击球后,应尽力保持(或尽快恢复)身体平衡,并即刻向中心位置移动,以便在中心位置上做好迎击下一个来球的准备,称为回动。

5.羽毛球后场击球技术

击高球是后场击球技术之一,高球是从高远球分为高远球和平高球。击高远球就是把球打得又高又远,球飞至对方底线。平高球是从高远球发展而来,它飞行的速度比高远球快,弧线比高远球低。击高球可分为正手、头顶、反手击直线和对角线高球。

(1)正手击直线高球和对角线高球

起跳后手腕控制球拍对准来球路线,快速挥拍击打球的后部,球即沿着直线飞行;若手腕控制拍面击球托的右下方,球则沿着对角线方向飞行。击球后,手臂随惯性自然回收至胸前。

(2)头顶击直线高球和对角高球

如果对方过来的球飞往后场区,那么击球点应该选择在头顶正前方的部位,用力挥拍鞭击球托后部,使球沿直线高飞过网。

头顶击对角线高球,握拍手法略有不同,用拇指和食指向左捻动拍柄,使虎口对准拍靠外的小棱边,球拍仍由右后绕过头顶,小臂向前方内旋带动手腕收发力,形成鞭击,击球托的左后部。击球后,小臂内旋较为明显,惯性作用较大,手臂自然往前摆动。

(3)反手击高远球

如果对方的来球向左后场区的时候,要迅速把身体转向后方,移动到适合的击球位置,背对球网,反手握拍,沿半弧形击球,把球击向后上方。

(4)吊球

如果对方击来高球,本方可以从后场轻击、轻切、轻劈到对方的近网附近,这叫吊球。吊球根据其动作方法,球的飞行弧线的不同可分为轻吊、拦吊、劈吊;根据出手的位置和球落向的位置又可分为:

①正手吊直线球和对角线球。吊直线球时,击球用力的方向是朝前下方,但是击球瞬间,小臂突然减速,用手腕的闪动向下轻轻切击球托的右侧后下方,使球越网后即下落;吊对角线球时,击球用力的方向是对角线斜下方。

②头顶吊直线球和头顶吊对角线球。击球动作几乎和头顶直线高远球相似,只是击球的瞬间,小臂突然内旋并往前下方挥拍,手腕外伸后展带动球拍轻点球托的左侧后下部,球沿直线飞行。

③反手吊直线球和反手吊对角线球。反手吊直线球和反手吊对角线球的击球前的动作同反手击高球动作类似。不同的是小臂要上摆,用拇指内侧顶住拍柄,手腕向后“甩腕”轻击球托的后下部位,使球的飞行方向朝着直线和对角线方向落到对方网前。

6.杀球

(1)头顶扣杀球

头顶扣杀直线球的准备姿势同头顶击高球类似,不同之处在挥拍击球时,要靠腰腹带动大臂,协调小臂、手腕的综合力量形成鞭击动作,全力往下方击球,拍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头顶扣杀对角线的动作方法基本同上,只是击球时要全力向对角线方向击球才行。

(2)反手扣杀球

反手扣杀球的准备动作与反手击高球相同,不同之处是击球前的挥拍用力要大,跳起后身体反弓,加上手臂、手腕的延伸、外展的鞭打用力,可向对方的直线或对角线的下方用力,击球瞬间球拍与扣杀球方向的水平夹角应小于90度。

(3)腾空突击扣杀

除了上述三种扣杀技术外,还有一种扣杀是比赛中经常会用到的,就是腾空突击扣杀技术。当对手击出弧度较低的平高球时,身体腾空,上体后仰成反弓形,肩尽量后拉,击球时,小臂快速举起,手腕从后伸到旋内、小臂跟着屈收、压腕鞭打,高速向前下击球。

7.羽毛球中场击球技术

(1)挡网前球技术

正手挡网前球技术:一种是用接杀球的步法移至球场的边线、身体右倾,手臂右伸,前臂外旋,手腕外展。持拍准备接球,击球时,前臂内旋稍外翻,带动球拍由内右下向前上方推送击球,把球推向直线网前。另一种是击球时前臂中外旋到内收,带动球拍由右向前切送挡直线网前。击球后,身体左转成正面对网,然后右脚上前一步,球拍随身体向左转收至体前。

①正手挡对角网前球:挥拍击球时,在肘关节屈收时前臂稍有内旋,手腕由后到内收闪动击球托的右侧。击球点在右侧前,手腕手指控制拍面角度,使球向对角线网前坠落。

②反手接杀挡直线网前球:用接杀球的步法移至左场区边线,身体左转前倾,右肩对网,手腕外展,引拍至左肩前上方。击球时借对方来球的冲力,以前臂带动球拍由左上方向左前方,用拇指的顶力挥拍轻击球托,把球挡回直线网前。击球后,身体右转成正面对网,球拍随身体的移动收至体前。

(2)接杀

①反手接杀勾对角网前球:用反手按杀勾对角握拍法,击球时,手腕由外展到外伸闪动挥拍击球托的左侧下部,使球向对角飞行。

②正手接杀挑直线后场高球:击球前右臂稍向右后拉,前臂外旋,手腕尽量后伸,引拍于身体后侧。击球时,前臂内旋,手腕从后伸到收腕闪动,急速向前挥拍将球挑到对方后场。击球后前臂内旋,球拍经体前上方挥动,再回收到体前。

③反手接杀挑后场高球:击球前,小臂内旋,手腕外展,引拍至左侧前。当对方杀左边线球时,快速移到球前,大臂支撑,小臂急速往右前方挥摆,手腕由外展至后伸闪动,握紧球拍,加上拇指的顶力,全速挥拍击球,使球向直线方向飞行。若向对角线方向挥拍,则球向对角线方向飞行。

(3)抽球技术

①正手平抽球:站在右场区的中部,两脚平行站立稍宽于肩,重心在两脚间,微屈膝收腹,正手握拍举于右肩前。击球前肘关节前摆,前臂稍往后带外旋,手腕稍外展至后伸,引拍至体后。击球时前臂内旋,手腕伸直闪动,手指抓紧拍柄,球拍由右后往右前方高速平扫盖击来球。击球后手臂左摆,左脚往左前方迈一步,右脚跟一步回中心位置。

②反手平抽球:右脚前交叉在左侧前,重心在左脚上,右手反手握拍在左侧前。击球前肘稍上抬,前臂内旋,手腕外展,引拍至左侧。击球时,在髋的右转带动下,前臂外旋,手腕由外展到伸直闪动,挥拍击球托的底部。击球后,球拍随身体的回动收回到右侧前。

平抽球易出现的错误:身体重心不稳,影响了手臂的击球动作;击球时间掌握不准确;击球时没有完成前臂带动腕部,手指抽鞭式地向前闪动,影响了爆发力。

③正手平抽(快打):两脚分开,右脚稍前,左脚在后,两膝弯曲成半蹲式,正面握拍(虎口对宽面),举起球拍,拍面超过头顶。当判断来球是在头顶上时,身体稍往前移,同时左脚往前跨一小步,右脚稍微伸直,呈左弓箭步,把击球点选在右肩的前上方。上臂向前上方拾起,肘弯曲,前臂稍后摆带有外旋,引拍于头后。击球时前臂向前,手腕由后伸至前屈闪动挥拍击球托的后部,使球平直、急速地飞向对方中间场区附近。击球后,球拍随势前盖,右脚往左前方迈一步,站在中线两侧稍偏后的位置上,球拍由左下回举至前上方,准备迎击第二次来球。

④反手平抽(快打):两脚平行站在左场区,重心在右脚,举拍于右侧前。当判断来球是在左场内时,右前臂往左摆,身体稍向左转至右肩对网,左脚也往左侧迈一小步,前臂内旋,手腕外展引拍于左侧后。击球时,前臂外旋,手腕伸直闪动,手指突然抓紧柏柄,击球托后部,使球比较平直地向前飞进。

8.羽毛球前场击球技术

前场技术包括网前的放、搓、推、勾、扑、挑球等。其中搓、推、勾、扑属进攻技术,要求击球前期动作有一致性,击球刹那间产生突变。握拍要活,动作细腻,手腕、手指要灵巧,以控制好球的落点。前场击球的威胁较大,因球飞行距离较短,落地快,常使对手措手不及而直接得分。即使不能直接得分,也能迫使对方被动回球,创造下一拍的机会。若网前进攻和中后场进攻能机紧密结合起来,则能发挥前后场的连续进攻,掌握主动权。

(1)放网前球

①正手放网前球:当对方将球击至自己正手网前时,以正手握拍法,用球拍轻轻切、托,将球向上弹起恰好一过网就朝下坠落,其一般的动作是:侧身向球的方向移动,上身稍前倾,右手握拍于体前。步法移动的最后一步是右脚向来球方向。跨大弓箭步,身体重心要提高,前臂伸向来球,要往前上方举,稍上仰,斜对网。争取高点击球,握拍放松稍收腕,向球托斜侧击或搓切。击球过程中左手要向后平举以协调动作。挥拍的力量、速度和拍面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来球离网的远近和速度的快慢。来球离网远,速度快些,则放球时的力量要大些,反之则力量要小些。放网后,身体还原准备姿势。

②反手放网前球:击球前的动作要领同正手放网前球动作,只是方向相反。反手握拍,反面迎球,击球时,主要靠小臂的前伸、外旋和手腕由内收至外展的合力,轻托底部将球轻松过网。击球后,整个动作还原成下次击球的准备姿势。

(2)网前搓球

①正手网前搓球:击球前,小臂稍外旋,手腕由后伸至稍内收闪动;击球时在正手放网前球动作基础上,加快挥拍速度,搓切来球的右下部,使球旋转滚过网。

②反手网前搓球:击球前,小臂前伸外旋,手腕由内收至外展状;搓击球的右侧后底部,使球侧旋滚动过网。另外还可以小臂稍伸直,手腕由外展到内收,带动球拍向前切送,击球托的后底部,使球下旋滚动过网。

(3)网前推球

①正手推直线:站在网前,当球飞过来,球拍向右前侧上举。在肘关节微屈回收时,小臂稍外旋,手腕稍后伸,球拍也随着往右稍下后摆,拍面正对来球。小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稍离开手掌鱼际肌。拇指和食指稍向外捻动拍柄,拍面更为后仰。要推击球托的后部,使球沿直线方向飞去。

②正手推对角线球:推对角线技术的准备姿势和击球前动作与推直线相同,但是击球时击球点在右肩前,要推击球托的右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方向飞去。这时,手腕控制拍面角度,闪腕时手臂不要完全伸直。

③反手推直线球:在网前较高的击球点上,以反手握拍法,用推击的方法向对方底线击出弧度较平,速度较快的球,其击球动作是用反手握拍法,前臂伸时稍外旋,手腕由外展至伸直闪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突然握紧拍柄,拇指顶压球拍,往前挥拍,推击球托的左侧面。

④反手推对角线:反手推对角线的击球动作基本与推直线相同,区别点是在击球一刹那要急速向右前方挥拍,推击球的左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方向飞行。

(4)网前勾球

①正手网前勾对角线球:勾球一般采用并步加蹬跨步上网的步法。在步法移动的同时,球拍随着前臂往右前上方举起。前臂前伸的同时,稍有外旋,手腕微后伸,这时的握拍稍有变化——将拍柄稍向外捻动,使拇指贴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的第二指节贴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个宽面上,拍柄不触及掌心。击球时,靠前臂稍有内旋往左拉收,手腕由稍后伸至内收。球拍拨击球托的右侧下部,由手腕和手指控制拍面角度,击球后,球拍回收至胸前。

②反手网前勾对角线球:随着步法移动的同时,手臂向左侧前方平举(注意手臂不要伸直,稍弯即可)。击球时,随着肘部下沉,前臂回收外旋的同时,食指和拇指协调用力捻动拍柄,使拍面拨击球托的左侧后部,将球沿对角线飞越过网,击球后,球拍回收至胸前,为下次的来球做积极的准备。

(5)扑球

扑球是当来球在网顶上方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上网扑压来球的技术动作。扑球可分为正手扑球和反手扑球两种,扑球在网前进攻技术中是威胁较大的一种技术。扑球的关键在于“快”。首先取决于判断快。一经做出判断,即要求启动快并采用蹬跨步或跳步上网,同时出手快,抓住来球在网顶的最高点机会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结束战斗。

①正手网前扑球:身体腾空跃起或右脚蹬跨的同时,前臂往前上方举起,球拍正对来球方向。击球时,随着手臂由屈至伸,手腕由后伸至向前闪动及手指的顶压,将球扑下。其中手腕是控制力量的关键,挥拍距离短,动作小,爆发力强,扑击的球才会具有一定威胁。如果球离网顶较近,就采用“滑动式”扑球方式,用手腕从右向左将球扑压下去,这样可以避免球拍触网犯规。扑球后,注意腿上的缓冲,控制重心,以免身体触网。

②反手网前扑球:反手握拍,持于左侧前。当身体跃起跨步上网时,球拍随前臂前伸而举起,手腕微屈,拇指顶压在拍柄宽面上,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拍面正对来球。击球时,手臂由屈至伸,手腕由微曲至后伸并用力闪动,拇指顶压,加速挥拍扑击。击球后,球拍随手臂回收至体前。

(6)挑球

①正手网前挑球:准备动作同正手放网动作。击球前,前臂充分外旋,手腕尽量后伸。击球时,从右下向右前方至左上方挥拍击球。在此基础上,若球拍向右前上方挥动,挑出的是直线高球;若球拍向左前方挥动,挑出的则是对角高球。(www.xing528.com)

②反手网前挑球:准备姿势同反手放网动作。击球前,右臂往后拉,抬肘引拍。击球时,前臂充分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若球拍由左下向左前上方挥动,则球向直线方向飞行;若球拍由左下向右前上方挥动,则球向对角线方向飞行。

(二)羽毛球战术简介

战术与打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实战中,战术是根据双方的打法和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定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是原则,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战术。

1.单打战术

(1)发球抢攻战术

从发球的第一拍起,争取控制对方,以攻杀得分。这种战术,一般为发网前低球结合平快球、平高球,争取第三拍的主动进攻。用这种战术对付应变能力较差的对手,或实施于比赛的关键时刻,效果往往很好。实施这一战术时,应有高质量的发球予以保证,否则很难成功。

(2)攻后场战术

攻后场战术是通过击高球、重复压对方的底线两角,造成对方的被动,然后寻找机会进攻的战术。用它来对付初学者,或后场还击能力较差,或后退步较慢以及急于上网的对手是很有效的。

(3)攻前场战术

对网前技术较差的对手,可运用攻前场战术先将其吸引到网前,然后再攻击其后场。采用此战术,自己首先要有较好的网前击球技术。

(4)打四方球战术

若对手步子较慢、体力较差、技术不全面,可以快速准确的落点攻击对方场区的四个角落,寻找机会向空当进攻。此战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落点,逼迫对方前后奔跑、被动应付,并在其回球质量下降或露出破绽时乘虚而入且攻之。

(5)杀、吊上网战术

对对手打来的后场高球,本方先以杀球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选在场区的两条边线附近,致使对手被动回球。若对手回网前球时,本方迅速上网搓球、勾对角球或平推球,创造在中场大力扣杀的机会。这种战术必须能很好控制杀、吊球的落点,在使对方被动回球时,才能主动迅速上网。

(6)打对角线战术

对付身体灵活性差、转体较慢的对手,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均应以打对角线球为主。这样,对方移动困难而被动,可为我方创造进攻机会。

(7)防守反击战术

在对方主动进攻、我方被动防守时,我方可高质量地接杀挡网;或抓住对方攻杀力量减弱,或落点不好的机会,以平抽底线球还击对方后场,扭转被动局面,并进行反击。

2.双打战术

双打比赛不仅仅是竞赛双方在技术、战术、体力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打同伴相互配合程度的较量。因此,在学习双打战术之前,首先要了解两人之间站位形式上的配合。一般情况下,有两人一前一后站位和两人分边(左、右)站位两种形式。一前一后站位即在后场的人分管后半场的球,站在前场的人则负责前半场的球。这种站位形式有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守。所以,一般在本方进攻时多采用此站法。分边站位多在防守时采用,这样,各人分管半边场地,在防守时就没有什么空当了。站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比赛中随着进攻与防守之间的不断转换而变化,双打轮转站位多在配对选手水平相差不大时采用。如果技术水平悬殊较大,则水平高者固定站在后场,他除了主要负责后半场的来球之外,同时还兼顾中场附近或前场的球。在混双打中,这种前后固定站位形式是较普遍的(男队员站后场,女队员站前场)。

(1)攻人战术

集中攻击对方中有明显弱点的人,并伺机攻击另一人因疏忽而露出的空当,或对此人偷袭。双打比赛中的配对选手的技术,一般总有一人好,另一人稍差些。即便两人水平相差不多,但若能集中力量攻击其中一人,也可给其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出现失误。

(2)攻中路战术

当对方分边站位防守时,将球攻击对方两人的中间;当对方前后站位时,可将球下压或平推两边半场。这样可使对方防守时互相争抢或互让而出现失误。

(3)攻后场战术

对方扣杀能力差,本方可采用平高球、推平球、接杀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两角移动。当对方被动还击时,则抓住机会大力扣杀。如另一对手后退支援时,即可攻网前空当。

(4)后攻前封战术

当本方处于主动进攻前后站位时,站在后场的队员见高球就杀或吊网前球,迫使对方接球挡网前,这为本方前场队员创造了封网扑杀机会。前场队员要积极封锁网前,迫使对方被动挑高球。一旦对手挑高球达不到后场,就为本方创造了再进攻的机会。

(5)防守反攻战术

在防守中寻找反攻的机会,以便摆脱困境,转被动为主动。例如:挑底线高球,即不论对方从哪里进攻,本方都应设法把球挑到进攻者的另一边底线。如对方正手后场攻直线,就挑对角线,如对方攻对角就挑直线。这是一种较容易争得主动的防守战术,在女子双打中运用更为有效。时机有利,即可运用反抽或挡网前回击对方的杀球,转守为攻,争得主动权。运用此战术时,注意挑高球一定要挑到底线,否则将会出现对方连续攻杀而本方无力反击的局面。

三、羽毛球比赛规则与比赛方法

(一)计分

(1)类似曾经的乒乓球记分方法,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2)新制度中每球得分,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3)得分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二)站位

1.单打

(1)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2)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3)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总的分数来确定站位。若总分为15分(单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若总分为16分(双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4)球发出后,双方运动员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而自由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运动员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这方场区的界内或界外。

2.双打

(1)一局比赛开始,应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

(2)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

①在发球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应该由发球方站在右侧的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方站在右侧的运动员接发球;发球方得分为单数时,则应站在左发球区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

②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

③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适用于他们的同伴。

(3)任何一局的本方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同时对手获得一分,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注意,此时双方4位运动员都不需要变换站位。

(4)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错误和接发球的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有两次发球。

(5)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6)球发出后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了。运动员可在本方场区自由站位和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

(三)比赛

1.交换场区

(1)第一局结束。

(2)第三局开始。

(3)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进行至一方达到11分时。

(4)运动员未按以上规则交换场区,一经发现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

2.合法发球

(1)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2)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3)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必须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4)击球瞬间球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球筐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5)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6)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

3.羽毛球的违例

(1)发球不合法违例。

(2)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3)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4)比赛时:①球落在球场边线外。②球从网孔或从网下穿过。③球不过网。④球碰屋顶、天花板或四周墙壁。⑤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⑥球碰到场地外其他人或物体。

(5)比赛时,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6)比赛进行中:①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持物。②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以任何程度侵入对方场区。③妨碍对手,如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7)比赛时,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8)比赛时:①击球时,球夹在或停滞在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②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击中球两次。③同一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④球碰球拍继续向后场飞行。⑤运动员违反比赛连续性的规定。⑥运动员行为不端。

4.重发球

(1)遇到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2)除发球外,球过网后,球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3)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4)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重发球。

(5)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6)司线员未看清球的落点,裁判员也不能做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7)“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发球。

5.死球

(1)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上。

(2)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这一方落向地面。

(3)球触及地面。

(4)“违例”或“重发球”。

6.发球区错误

(1)发球顺序错误。

(2)从错误的发球区发球。

(3)在错误的发球区准备接发球,且对方球已发出。

7.发球区错误的裁判方法

(1)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发现,应重发球;只有一方错误并输了这一回合,则错误不予纠正。

(2)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未被发现,则错误不予纠正。

(3)如果因发球区错误而“重发球”,则该回合无效,纠正错误重发球。

(4)如果发球区错误未被纠正,比赛也应继续进行,并且不改变运动员的新发球区和新发球顺序。

8.比赛中的出界

单打的边线,是两条边界线中里面的一条,双打的边线就是最外面一条。单打的前发球线,就是最前面的一条线,后发球线就是底线,发球在这两条线之间才有效。双打的前发球线和单打一样,都是最前面一条,后发球线就是底线前的那一条线,发球在这两条线之间才有效。

(四)裁判

(1)裁判长对比赛全面负责。

(2)临场裁判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球场及其周围。裁判员应向裁判长负责。

(3)发球裁判员应负责宣判发球员的发球违例。

(4)司线裁判对球在其分管线的落点宣判“界内”或“界外”。

(5)临场裁判员对其所分管职责内的事实的宣判是最后的裁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