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7日,一篇名为《郑州经适房土地建别墅 记者采访被质问替谁说话》的报道披露了这样一则新闻:郑州一处以建设“经济适用房”名义征用的土地,实际上建成高档别墅,市民怨声载道。记者为此走访该市规划局,迎头就被副局长逯军甩来一个问题:“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逯副局长的这一问话,显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他的质问触及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中的一个常常引发争论、常常被混淆的问题——党性与人民性,究竟孰高孰低?
(一)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的争论
在前面内容中,已详细阐述了党性的含义。党性是阶级性的彻底表现,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坚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特征。什么是人民性呢?有学者认为,“人民性”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核心永远只有一个,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含义,学界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分歧发生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
争论最早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在全国新闻工作会上,有人提出了“党报的党性与人民性的问题”,认为党会犯错误,人民永远正确;新闻工作光讲党性难免会跟着党再犯错误,要用人民性衡量、补充、制约党性。同时提出,党性就是人民性,没有人民性就没有党性;党性来源于人民性(或说党性来源于阶级性和人民性),又高于人民性等。在1989年,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再次旧调重弹。有人认为,从历史和逻辑上,人民性都是第一性,党性是第二性。因此,党报首先是人民的喉舌,其次才是党的喉舌。
对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胡乔木的观点是:“共产党的党性,只能来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把党性说成是来源于人民性”,“党报必须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既代表党也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性是含混不清的的概念”[59]。对于这场争论,江泽民指出,“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60]。党性与人民性的争论,指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问题——新闻事业的性质究竟是什么,与党、与人民究竟为何种关系。(www.xing528.com)
(二)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
那么党性与人民性是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坚持党性与体现人民性并不矛盾,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曾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61]。讲人民性和讲党性不矛盾,就像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坚持党的领导不矛盾一样。这种一致性是由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所决定的,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是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二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有深刻阐述,他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因此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62]
党性与人民性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来谈人民性,更不能脱离人民性空谈党性,不讲人民性的党性显然违背了党的宗旨,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已充分证明了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把党性与人民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坚持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维护党的权威,又满足受众需要、增强大众参与性、维护人民利益,这需要不断努力创新传播理念和方法,提高传播与引导的技巧,增强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