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事实与新闻这一对矛盾关系中,强调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新闻反映事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事实的认识。新闻对于事实的反映,也不是如“照镜子”般的机械和刻板,新闻对于事实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其中烙下了传播主体的立场与观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在有的学者看来,新闻对事实的反映是纯客观的,是如影随形般的忠实反映。在新闻实践中,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新闻,作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不掺杂一点个人的色彩与立场,是不可能的。因为,新闻毕竟是主观活动的产物,谁来发现、由谁来报道,都会影响新闻的呈现,都会体现个体的差异,反映不同的立场。再者,新闻事实的观察分析与选择,也摆脱不了人为的因素,都留下了人的印记。
在西方新闻界,曾一度流行“纯客观主义”,认为新闻是不掺加半点个人观点,是对事实纯之又纯的客观反映。这种观点,等于说记者是不变的照相机,或者是永恒的摄像机,是对新闻事实的机械抓拍,没有思想的驱使,只有孤立的举动。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是机械唯物论,将人视为没有情感、没有理智、冰冷的机器,将新闻视为孤立产生的“相片”,歪曲了新闻是对事实的能动反映,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视为实践的奴隶,割裂了新闻与传播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西方新闻界,素来拒绝承认新闻的倾向性,拒绝承认新闻的立场。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了30多年、被奉为“西方政治新闻采访之母”的法拉奇,却是一个个性鲜明、立场分明,常常先入为主的女记者,具有浓厚的个人气质,她的采访尖锐犀利,她的写作深刻冷静。她说:“我对所见所闻的参与是个人的,对于这些事件我必须采取立场。……每一个采访都是我自己的一个肖像画,是我的想法、气质和耐性的混合物。所有这些导致了那些问题的提出。”咄咄逼人的法拉奇说:“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把自己当作一架只是机械地记录所见所闻的机器。”[15](www.xing528.com)
没有立场、没有倾向性的新闻有吗?答案可能会有两个,但事实却只有一个:没有立场、没有倾向性的新闻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人要吃五谷杂粮,人有七情六欲一样,没有色彩、没有表达倾向、不受任何人的因素所影响的新闻是一种理想的想象,不符合客观实际。那么倾向性又由何而来呢?答案是,传播者的倾向来自他的立场,而他的立场来自他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或者是财富巨大的财团,或者是国家,或者是公众,或者是政党……他所服务的对象决定了他的新闻立场。在下一讲《新闻传播主体》中将详细论述这些问题。
当传播者将具有倾向性的新闻传播后,新闻的接受者——受众就会受到影响。他们会根据新闻报道来观察事实、评价事实,从而影响他们对事实的认识,并进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