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闻记者与新闻纸:新文化运动与副刊

中国新闻记者与新闻纸:新文化运动与副刊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自陈独秀、胡适之假《新青年》杂志,鼓吹新文化运动后,接连发生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北京,为中国青年的政治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民众直接参与政治运动的第一声。《晨报》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确有很大的功绩。上海的新闻纸,从事于新文化运动的,要算《时事新报》和《民国日报》。

自陈独秀、胡适之假《新青年》杂志,鼓吹新文化运动后,接连发生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北京,为中国青年的政治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民众直接参与政治运动的第一声。其时北京的新闻纸,最努力于宣传的,首推《晨报》;《晨报》初办时名《晨钟报》,后改为《晨报》,为蒲伯英所主持,研究系的《机关报》和上海的《时事新报》,同一个性质。

《晨报》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确有很大的功绩。从前无论京沪和各地新闻纸,其报尾所登的小品文字,上海人所谓“报屁股”,都是登些红男绿女的小说和笔记,甚至于引人入迷的鬼怪神话和诱人作恶的黑幕秘诀。《晨报》首先割除这类文字,另于正张之外,添印半张,专刊有价值的文艺作品,由孙伏园主编,极为学生界所欢迎;孙去后,由徐志摩主编。徐去,改由瞿世英主编,每月订成一册,销行及于全国。鲁迅的创作《阿Q正传》,就是每天在这上面所刊登的。即以新闻的编辑方法论,也算《晨报》为中国新闻纸的首屈一指。

上海的新闻纸,从事于新文化运动的,要算《时事新报》和《民国日报》。最初,上海和内地的教育界,所喜欢看的日报,莫过于上海《时报》,因为《时报》在当时,对于教育界的新闻,记载特别详细的缘故;从新文化运动以后,全国青年的思想,为之一新,《时报》的主编者,不晓得迎合时代潮流,并一张副刊都不肯出版,仍保留其“余兴”“小时报”的老套头。因此,《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应时而起,延宗白华为主编,撰述者都是一时之选,于是学界极表欢迎,《时报》十余年来在教育界里所打下的根基,不能不摇动,以至于倾坍。“学灯”自宗白华、郭虞裳以至郑振铎的编辑,仍还能够保留其独立发展的精神,郑去,后续无人,归并报尾,以至今日,已没有人再提起这一张曾经脍炙人口的“学灯”了。(www.xing528.com)

《民国日报》于新文化运动后,初辟“觉悟”“救国”二栏;分刊各类文字:旋归并为一小张,名“觉悟”,名义由邵力子主持,实则由陈望道编辑之,因困于经济,不能多收精美的文稿,但是公开答复来信,亦为当时青年界最欢迎的一种读物;询问的事,独多于婚姻问题,每日满纸刊着“力子呀!力子呀!”的因婚姻不自由的青年们的呼声。后又于报尾辟“杭育”一栏刊登简短的谐文,叶楚伧的《前辈先生》《衣冠禽兽》曾刊于《华北新闻》小说二种,就是登在这上面的。后“杭育”再改为“上海社会”,有姚赓夔编辑,文体以趣味为主:“觉悟”则仍旧着,到现在还继续存在。现由陶百川编辑多刊讨论党义文字与从前“觉悟”亦不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