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勤记者的职务讲完了,如今该来讲内勤记者了。所谓内勤记者的意思,便是在报馆里编辑新闻之谓,与外勤记者之终日在外面奔走探访新闻者不同。内勤记者在报馆里是重要的一部分,邵飘萍先生曾称他为报馆的司令部。我国的报纸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对于编辑部的组织——内勤记者工作的分配却也无多差别,大约分做:1.主笔(多兼作评论者),2.总编辑,3.电报编辑,4.外省新闻编辑,5.地方新闻编辑,6.本地新闻编辑,7.社会新闻编辑,8.教育新闻编辑,9.文艺编辑,10.游艺编辑,11.商业经济编辑等等。此外,还有直接隶属于某一部分的专门记者,完全听命于编辑者的指挥和派遣,如教育新闻记者,商业新闻记者,游艺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都是。但此已属于外勤记者范围,兹不赘论。
属于编辑部之下,还有一种专门技术的职员,通常亦有称之为记者,实则其工作完全与新闻记者不同,如外国报纸的翻译员,电报的翻译员,时事讽刺画的绘画者等。
今且分述各部分的工作区别如下:
评论记者——是主持一个报馆对外发表其第三者地位所下的批评者,亦即是社会舆论的建设者,其责任綦重,一言的出入,不仅于报馆的本身有安危的关系,即对于国际,政府,社会,亦均有莫大的影响;所以一张报纸的评论,就是一家报馆的灵魂。这做评论的记者,都是专门的学者,其地位在报馆的编辑部里为最高级,尊之曰“主笔”,通常称为评论记者,其俸给亦最优。中国现在最受读者所欢迎的评论记者,全国没有几人,如北京《益世报》的颜旨微,天津《大公报》的张一苇,《上海商报》陈畏垒,《时事新报》的潘公弼,一篇评论往往辗转译述,遍传世界,认为中国舆论的代表,其权威之高,效力之大,可想见了。此外多数守旧的报纸好作模棱两可囫囵吞枣之谈,在作者自以为语不露骨,深得文章的窍诀,而在读者,则胥不重视,简直不当他是舆论看待。这种评论之所以尚能存在,完全因为我国向来是不准言论自由的缘故,一言之微,如或触怒某方,必遭拘戮,如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之死,成舍我之险遭不测等是。所以论者不敢显语,流为我国报纸之怪现象(自前清以迄于国民党统治下,初无二致)。
总编辑——对报馆内最重要最负责的主持人员为总编辑。总编辑的职务在审查检阅各方面的新闻来源及其性质,如发现有危害国家社会安宁的新闻,或疑似不甚可靠的新闻时,总编辑就有全权随时改正或舍弃之,并评量全部新闻的轻重缓急而规定其排列先后的次序,摘录全部新闻的提要,刊诸报端,使读者于展报时就一目了然,通常多混主笔与总编辑为一职,其实是错误的。
电报编辑——外国新闻多用电报传达,故无论那一部分的编辑,都可以称之为电报编辑;中国因交通不便,及报纸的经济不富裕之故,非有重大事故,非在重要都会,都不用电报以传递新闻,故中国的报纸,电报仅占其一小部分。二三年以前,上海最大的报馆如《申报》《新闻报》等,对于电报的编列,都不分类别,也不辨其性质的轻重,只是刻板般地将北京来的电报列为第一,广州或天津来的电报列在第二第三,从别处较不重要的地方或外国来的电报列在最末。自从《上海商报》出世,电报的编辑法,始引起社会人士的注意,不但辨别电报的性质,分别轻重,排别先后,而且归纳若干相同的电报在一处,另加一行足以引人注意的标题及摘要,读者称便。自此以后,各报相继仿行,到现在差不多国内报纸对于专电,无不分类编辑,加以标题及摘要了。
外省新闻编辑——各报馆为求新闻的真确迅速的特色起见,于国内外各大都会商埠,都聘有特约通讯员,担任各该地方新闻,用快信寄递其所采访所得的新闻,通讯员所作的新闻,与本地所采访的新闻,其编制微有不同。通讯员所做的通信,大都是有系统的,每一次通讯,对于某一件新闻的发生和经过,必有详细的叙述,若有时非一次通讯所能概括,则视其新闻的重要,而分若干次的记述方告一段落。不比采访本地新闻时只记个大概便算尽事了。外省通讯员不仅须为各该地的土著,而且对于军政学商各界,均须熟悉,其所作的通信,于叙述事实之外,且须修饰词藻,使本来记述新闻之文字异常干燥者,一变而为流利生动之记叙文,足以引起读者之美感。编辑此类新闻者,称之为外省新闻编辑,或亦称紧要新闻编辑。但此类新闻,非全由通讯员记述,亦间由各该地之报纸剪裁而来者。下列之地方新闻亦然。(www.xing528.com)
地方新闻编辑——地方新闻系指省内或邻省各县市所发生的新闻而言。各报馆对于各县市常约定一人做各该县市新闻报告的职务,每日或间日作一小简由邮递寄来,这类琐屑的新闻虽不会受人特别的注意,但是因数十百万的读者中,总有不少人注意其各本乡的事务者,所以各报馆对于这一类的新闻,也就特设一个编辑专司其事。
本地新闻编辑——凡一张报纸欲求销路广大,必求刊登新闻之迅速翔实,而于本地新闻尤须注意。能先取得本地读者的信仰,然后方能慢慢的推广到外埠去;未有一张报纸能于外埠畅销,而反不能接受本地读者的欢迎者。所以本地新闻,在报纸的全部,常占有极大的面积,以容多量的新闻,本地新闻的编辑,因欲求新闻的真确与迅速,常指派外勤记者随时采访其所欲的新闻,或临时去访问某要人某学者等。本地新闻的编辑者,最好是一个活动而又善于交际的人,常与各阶级间的人物相周旋,熟习了就地的风土人情,明瞭了就地各阶级的动作的内幕,就不容易受外界的欺骗,为土豪劣绅会棍流氓所利用了。我们要晓得社会上尽有许多吃饱了白米饭没有事做的人,他们以制造新闻为业,蒙混社会,借此赚钱,编辑者一不谨慎,便要受他们的欺骗,供他们的利用,这种情形,在上海尤其层出不穷,我们不必明指出某人来,我们可以晓得,上海有多少劣绅和会棍,他们之所以成名,就完全是从报纸的本地新闻上所吹捧出来的;有多少团体机关,是利用了报纸的本地新闻而欺骗诈财的。上海一隅是如此,其他各地怕也不见得不是如此吧?倘若我们的本地新闻的编辑者他不是一个熟习社会上的内幕者,那么,他岂不是他将为一般劣绅土豪所利用造机会了吗?所以充当本地新闻的编辑者,他决不能仅是一个老成持重者,或有新闻专门学识者,他还须是一个熟悉社会一切情形的人,方不致于为人利用。上海有几家报馆的本地新闻编辑者,他们虽有的是老成持重,有的是具有新闻专门学识,但他们于社会情形不甚熟悉,就不免有为土豪劣绅会棍流氓造机会之嫌了。
社会新闻编辑——所谓社会新闻者,是专记盗贼奸拐婚姻以及家庭等等琐事,以示别于国际政治新闻而言。社会新闻名称是否确当,固尚有讨论的余地,但这名词差不多已为一般人所惯用,且别无相当替代的名词,故此处仍称之为“社会新闻”。我国报纸之注重社会新闻者,以北京的《社会日报》为首创,其后北京各报相继仿行,其新闻的来源,得诸侦缉队公安局者有之,得诸临时新闻记者(详外勤记者与访员节)的投稿者亦有之。如奸拐盗窃杀人自杀恋爱离婚等事,凡从前为报馆编辑所不注意者,亦即所谓访员所供给的死的刻板的琐闻,现在都用小说记事的方法,原原本本,详为记述委婉曲折,几与短篇的侦探或恋爱小说无异,为一般读者所欢迎。上海首先注重这类新闻者为《时报》,现在则各大报均辟专栏刊载,而《时事新报》尤为偏重,较之北京各报,可说是“青出于蓝”了。
文艺编辑与游艺编辑——为调和读者的口味起见,各报纸都于最后一版,附刊文艺作品或游艺新闻与批评,上海的《申报》《时报》等在二十年前即已聘有文艺作家担任这项工作。至设立专栏,实始于《申报》的“自由谈”,刊载通俗小说笔记等有趣味的文字。近年来《申报》又新辟“本埠增刊”一栏,刊载上海各商店有广告作用的新闻,及各种游艺新闻,“艺术界”一栏则专刊批评书报音乐等文字,自新文化运动后,上海《民国日报》增添副刊一张,名“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名“学灯”,专载学术思想的介绍和批评,与新文艺的翻译和创作,为一般新学界所欢迎;均印单张,可以合订。唯现在“觉悟”与“学灯”二栏虽犹存在,已无生气,迥非往日之有左右学术界的势力了。北京如《晨报》《京报》及《世界日报》等副刊,亦曾哄动过一时,自革命军兴,北京为军阀控制,钳制舆论,无所不用其极,加以素来麕集在北京许多文人,都纷纷南下,于是停刊的停刊,消灭的消灭。按副刊如编辑得法,辅助报纸的销行之力甚大,因容易受一般青年学子所欢迎,往往为了副刊而订阅一份报纸,这事情是很多的。
教育新闻编辑——教育新闻报最先注重者,为上海的《时报》,在五四运动前,《时报》在教育界的势力是非常之大的。自新文化运动后,上海的《时事新报》,北京的《晨报》,便代之而兴;但《时报》对于教育的新闻,仍旧是注重的。现在上海的《申报》《新闻报》都辟有教育新闻专栏,延请专门记者司理编辑,除学校教育之外,兼载体育界的消息,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的比赛等,亦为留心运动的读者们所欢迎。
此外各大报的专刊,如《上海商报》的商业金融,《申报》的汽车周刊,《时报》的图画二日刊,北京《世界日报》的图画周刊等等,或临时增刊,或永久增刊,有设专员办理,或并属某一部分办理,则以各报的经济能力为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