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新闻事业: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中国新闻事业: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这些可贵之点,不是新闻纸本身所具有的,乃是新闻记者所造成的。这就是新闻纸的功用方面说——也可以说是从新闻记者的功用方面说。报馆与通讯社的关系既明,如今可说到新闻记者了。但也有以为只要从事于新闻事业的,除了印刷工人,不管他是报馆的营业员,校对员,和通讯社的抄写员,都一律称之为新闻记者。今试说新闻记者之范围如下:凡供给、编辑各种新闻,使成为报纸者,便是新闻记者。

中国新闻事业: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开宗明义第一章,我要提出“新闻记者是什么”这一个问题。

随便什么事物,如果不加以一种慎思精辨的功夫,对于那一件事物的意义,总是似明了非明了,而不能加以明确的解释的,譬如“国家”一个名词,几乎个个人都知道的了,都明白的了,但你倘若随便问什么人,说:“国家是什么?”那这个人一定不能回答,最多也只能说“国家就是国家”罢了。至于国家的性质,国家的作用,国家的历史,就很少有人能回答得明白的了。世界上像这类的事情很多,表面一层似乎人人都懂得,若揭开了表面讲骨子,便不能回答了,这正合上了我国的一句“似懂非懂”的俗语。

如今我提出了这个“新闻记者是什么”的题目,猛一看我知道一定要惹人家的笑话,一定有人要说:“新闻记者就是新闻记者;新闻记者难道不是新闻记者吗?”不错,新闻记者固然就是新闻记者,但“就是新闻记者”六字难道就可以回答“新闻记者是什么”一个问题了吗?这种半斤八两的回答也就未免太简单,太滑稽了罢!

当然,如果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也总是免不了“新闻记者就是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也决不会变成非新闻记者的。但我们所要求的回答,是要从各方面去说明新闻记者,不是从新闻记者本身去证明新闻记者这一点。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当得要注意的!

就历史方面讲,我国是向来没有报纸的——从前的邸抄官报,完全是一种公布命令的机关,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称为报纸——所以可以说我国向来是没有新闻记者的。新闻记者的发源地还是在外国。

我们现在都知道报纸的重要了,没有了报纸,差不多就如失去了我们的耳目一样,但报纸是一个空壳子,要没有新闻记者替报纸支持门面,那报纸仅不过一张白纸而已,决不能成为社会的必需的读物了。

但报纸何以必需新闻记者支持门面呢?新闻记者又何以能替报纸支持门面呢?我们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要先明了报纸的可贵之处何在,再研究这些可贵点的来源,就可以得到相当的答复了。

我们先问:我们为甚么一天不能不看新闻纸呢?人类是求知的动物,人类又是万事都要求解答的动物,知可以从学校的书本上获得,知也可以从一切自然现象上获得,但最重大最需要的是从人类自己的行为上能获得一切更大更深更切实用的知。人类不能不求知,人类不能不明了自己的行为。但自己的行为不是从自己本身可以看出的,一定要从普照一切的镜子里方可以映出——这普照一切的镜子,就是我们日常必需的新闻纸了。因为那上面详细的载着:人类的斗争,自私,虚伪,强暴,一切无告的痛苦,罪恶的欢乐,人类从这里可以窥见自己——但一般醉生梦死的局促之夫,也可以从这里迷却自己!

这些就是新闻纸的可贵之点,新闻纸之所以成为我们每天必需的读物之理由也就在这一点。然而这些可贵之点,不是新闻纸本身所具有的,乃是新闻记者所造成的。新闻记者去采访了一切珍贵的新闻,新闻记者又把这些珍贵的新闻分门别类的编辑起来,再经过了一翻印刷的手续,才成为我们一日不能脱离的新闻纸。所以饮水思源,如果我们要把新闻纸的价值看高,我们就得要把新闻记者的地位也同样看高才对。这就是新闻纸的功用方面说——也可以说是从新闻记者的功用方面说。

再从性质方面说。中国的新闻记者,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组织。恐怕欧美各国也是如此的——那两种呢?一种便是报馆里的记者;另一种是通讯社[1]的记者。

为说明便利起见,这里似乎要把报馆与通讯社二者的关系略加说明的必要。报馆,那便是日报的制造发行者。而通讯社则仅是新闻的供给者,通讯社每天所得的新闻,只要有报馆肯采用,且能给与相当的稿费者,通讯社便能将新闻送给报馆,由报馆加以编辑而披露于报端——通讯社的新闻稿,也有私人订阅的,但无关紧要,故不赘述——报馆因欲报纸的发达,不能不采用新鲜的重要的新闻,故除了自己雇用的新闻记者(即报馆新闻记者)外,更得要采用通讯社的新闻稿。而且通讯社供给新闻于各家报馆,不仅只一家,所以它常常是为各报馆所重视为新闻之重要的来源。(www.xing528.com)

报馆的组织比较复杂,所以对于新闻的采访也不能十分普遍而完备,虽然有些报馆也雇用着很多的外勤记者,但仅能采访到某种特别的新闻而已,它的范围是决不会普泛的,所采访新闻也是很有限的。而通讯社则不然,因为它把采访到的新闻作为唯一的职务,所以对各种新闻的来源,常常不肯轻易的放弃,就是新闻的材料,也是没有一定的限制的。因此,通讯社的新闻,与报馆记者采访来的新闻,常常不会冲突。所以通讯社能够存在,而报馆方面也就不得不重视通讯社了。

报馆与通讯社的关系既明,如今可说到新闻记者了。照普通的解释似乎新闻记者的职务仅不过采访新闻而已。这句话自然有一部分的真理,譬如通讯社的记者,和报馆的外勤记者(专司采访新闻之责任),岂不是他们的职务仅限于采访新闻吗?但如果要把新闻记者的意义扩大时,则这句话便不能成立了。但也有以为只要从事于新闻事业的,除了印刷工人,不管他是报馆的营业员,校对员,和通讯社的抄写员,都一律称之为新闻记者。这样的解释又似乎太宽泛了。

今试说新闻记者之范围如下:

凡供给、编辑各种新闻(电报当然在内),使成为报纸者,便是新闻记者。凡代表报馆立论者,便是所谓评论记者——这往往是一报馆的总主笔。而文艺编辑虽也有称为记者的,但是是附庸的,无关重要。

就通讯社方面说,自社长,外勤,编辑,都可以称为新闻记者。就报馆方面说,自总主笔,电讯编辑,外埠编辑,本埠编辑,商业编辑,教育编辑,文艺编辑——这些都是内勤的,以至于外勤的记者,都可以称为新闻记者。

此外又有特约的通讯记者,譬如在重要的行政区域,如像北京、南京、广东、武汉等处,各报馆或各通讯社,差不多都有特约的通讯记者长驻那边,遇有紧要事情发生时,或拍电报告,或快信报告,或用抽绎线索的方法详细的把政局变化的内幕通信报告。这当然也是新闻记者。

除了这些之外,另外还有一种名为访事员的——这也许是上海新闻界所特有的,他专采访一些社会的琐闻,及机关上的新闻(如像上海临时法院里面就有专司记录新闻的一个访事员,他把法院里边所得到的各种新闻记录出来,送给各家报馆),这种访事员在供给新闻于各家报馆的一点上,颇有些似通信社的性质,但是个人的,没有如通讯社那般的组织了。照理,当然不能把访事员屏之于新闻记者之外。

关于新闻记者概括的意义,我大概已说个明白,读者们当已无所犹疑。至于新闻记者的职务及分工,我当于以后几节内去详细的叙述它。

【注释】

[1]编者注:原稿为“通信社”,现依规范改为“通讯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