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阑更演奏《文王》-文化中国仙乐装备

夜阑更演奏《文王》-文化中国仙乐装备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来的一个夜晚,春雨潇潇,在成公亮的那间陋室中,朋友们听到一首沉寂已久的古琴曲——《文王操》。经过仔细的考证,成公亮决定用这本琴谱作为打谱的蓝本,恢复《文王操》的面貌。尽管现今的《文王操》已不是孔子时的曲调,但其中表现出的那种崇高肃穆、智慧仁爱的精神确是通贯古今的。

夜阑更演奏《文王》-文化中国仙乐装备

近来的一个夜晚,春雨潇潇,在成公亮的那间陋室中,朋友们听到一首沉寂已久的古琴曲——《文王操》。他用一张名叫“秋籁”的琴演奏,这张琴音色优美,不过它却比成公亮经历了更多的人世沧桑,因为它制造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玄宗时代。平常的成公亮坐在琴桌前,竟显得有些不凡。琴声响起,幽深的哲理和博大的情怀流露了出来。此时不禁令人想到九百多年前,也是一个夜晚,浩渺的长江上泊着一条船,大诗人苏东坡正襟危坐在船头,听他的父亲苏洵用一张传世很久的琴弹奏《文王操》,他和我们一样,被琴曲深深地感动并写下了一首古体诗,诗的最后描绘了当时的意境:“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

这首曲子不仅感人,而且高贵。因为两千多年前,孔子曾向鲁国的师襄子学习此曲。一连十几天的琢磨,他终于体悟到作曲者的形象和曲子的名称。在中国古代,琴是圣贤诗人的象征,他已超越了音乐的意义。它的声音,代表着中国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根本性体验。

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用电视剧的方式再现孔子的形象时,选择了琴曲《文王操》作为主题音乐,选择了成公亮来整理这首曲子,还请他指导演员们如何表现剧中人物弹琴的动作,这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成公亮要扮好“师襄子”的角色也确实不易,因为孔子时代的《文王操》已成绝响,以后的文献中尽管也间或提及此曲,但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曲谱却出现在明初的刊本《梧冈琴谱》中。清代中叶以来,此曲渐渐又成绝响。经过仔细的考证,成公亮决定用这本琴谱作为打谱的蓝本,恢复《文王操》的面貌。打谱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艺术劳动。《红楼梦》八十六回中写贾宝玉潇湘馆看到琴谱,“有的像‘芍’字”、“也有一个‘大’字旁边‘九’字加上一勾,中间又添个‘五’字”。于是他对林黛玉说:“妹妹进日越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黛玉解释道:“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勾‘五弦’,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这种用汉字笔划组合成的减字谱并不直接指示音高,而是一种手法谱。难怪成公亮把这种打谱称为音乐考古。不过他认为这种记谱方法尽管神秘而粗疏,“但却‘合法’地宽容琴人对原谱作适度的灵活性处理和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理解。”他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打出了全部《文王操》的八段乐曲并完成了该曲五线谱与减字谱的对照谱。(www.xing528.com)

1989年10月间,在电视剧《孔子》的拍摄地山东临淄,他教会了“孔子”演奏《文王操》的神情、姿态和动作。他对“孔子”说:“学会弹琴的姿势和手指的动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人们从你的表情特别是眼神中看出你对琴曲的理解程度。”这种传神的教法,吸引了那些“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拍摄期间,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听成公亮弹琴、讲琴,尽管他们不可能真的学会演奏,但却从成公亮的琴声中感受到了古代君子的气质与神采。当《孔子》每集的片名出现时,那动人心魄的空弦和随之而起的童声合唱,便是《文王操》第六段的音乐。而孔子学琴,则更是一段精采的表演。

琴是孤独的,但它需要知音。成公亮弹了三十多年的琴,作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副教授,他有责任把古琴音乐传播给每一个喜欢古琴的朋友。作为一位现代琴人,他甚至违背了古代圣贤不让“蛮夷”听琴的遗训,两次携琴在欧洲巡回演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同样,他更不愿意让那些高雅的古曲长久地埋没。苏东坡有句诗写道:“千家寥落琴独在。”历史有兴亡,琴曲有流散,但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却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尽管现今的《文王操》已不是孔子时的曲调,但其中表现出的那种崇高肃穆、智慧仁爱的精神确是通贯古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